郝惠文 作品数:9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铁路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诊血液透析不同血管通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寻找急诊血液透析时最佳的建立血管通路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及华西附一院肾内科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行急诊血液透析的住院病例。结果301例患者因病情需要急诊血液透析接受了340例次血管通路的建立。直穿1次成功率75.0%,透析时能提供血流量>180ml/min者50.0%,不能保留。深静脉置管成功率98.0%,透析时均能提供>180ml/min的血流量,平均保留时间21.6d。深静脉置管中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23.5%,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的发生率为13.9%,与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好,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影响患者活动,应作为急诊血液透析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股静脉置管方法操作方便,相对安全,但影响患者活动。锁骨下静脉不易定位,且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尽量不作临时血管通路。直穿不能保留,不能提供有效的血流量,对血管损伤大,不建议作为急诊血液透析时的血管通路。 陈侣林 徐秀蓉 周妤 郝惠文 刘俊 贾丽娟关键词:急诊 血液透析 临时血管通路 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给予常规饮食、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d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0.3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液流变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MAP、F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LB、TC、TG、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MA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MAP、降血脂、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两药联合使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增加。 徐秀蓉 郝惠文 谷粒 鲜平 许益平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阿魏酸钠注射液 微量白蛋白尿 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观察1267例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者37例,发生率2.92%。其中过敏性休克2例,发生率0.16%;胃肠道反应11例,发生率0.87%;皮疹8例,发生率为0.63%。结论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的出现不良反应者并不少见,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过敏体质病人要慎用。 郝惠文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 静脉应用 大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冲击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病人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每周2次,剂量为10000U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2周后改为每周1次。B组每周1次,每次10000U。C组每周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95.0%,86.7%。副作用少,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剂量rHuEPO冲击治疗,安全有效,可较快提高Hb,纠正贫血。 郝惠文 徐秀蓉关键词:尿毒症 肾性贫血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盐酸米多君防治透析低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4年 徐秀蓉 郝惠文 陈侣林关键词:盐酸米多君 低血压 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 盐酸米多君防治透析低血压 目的探讨盐酸米多君对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规律性透析中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共21名,其中男12人,女9人。年龄40-70岁,透析龄2-5年,一般情况,营养状... 徐秀蓉 郝惠文 陈侣林文献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 (HPD)和血液透析滤过 (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溶质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 1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选择 8例为HPD组 ,7例为HDF组。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Fresenius聚砜膜F60血滤器(第一次 )及 40 0 8s(on -lineplus)透析机 ,透析时间 4h/次 ,透析次数 3~ 5次 /2周 ,血流量均为 2 5 0ml/h ,HPD组透析液流量为5 0 0ml/h ,HDF组透析流量 80 0ml/h。透析前后分别采血测BUN、Cr、磷、血 β2 -MG以及 3个月后透析前血 β2 -MG ,并计算溶质下降率。观察记录患者透析中和透析间期体征和并发症。结果 HPD组溶质下降率BUN(74 2 3± 5 2 0 ) 、Cr(70 2± 8 5 5 ) 、磷 (5 1 5 4± 18 70 ) 、血β2 -MG(5 7 42± 16 2 8) 、3个月 β2 -MG(2 14± 1 15 ) 。HDF组溶质下降率BUN(78 11± 2 3 0 ) 、Cr(74 3 0± 7 88) 、磷 (5 7 14± 13 2 0 ) 、血 β2 -MG(66 3 2± 15 72 ) 、3个月 β2 -MG (13 10± 2 3 4) 。HPD组和HDF组透析充分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0 )。透析前后BUN、Cr、磷下降率两组无显著性意义 (P >0 10 )。血 β2 -MG下降率HDF组优于HPD组 ,3个月后 ,HDF组血 β2 -MG下降率明显优于HPD组 (P <0 0 0 1)。 郝惠文 徐秀蓉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HPD HDF 透析方式 血Β2-MG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36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P-HD)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P-HD组在每周2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周1次HP-HD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浓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HP-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HD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徐秀蓉 谷粒 郝惠文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严重皮肤瘙痒 被引量:2 2007年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皮肤瘙痒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的许多治疗措施疗效有限,不能根治皮肤瘙痒症状,血液灌流常用于抢救重症药、毒物中毒。我院采用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严重皮肤瘙痒20例.现报道如下: 陈侣林 徐秀蓉 郝惠文 周妤 刘俊 贾丽娟关键词:血液透析灌流 尿毒症患者 皮肤瘙痒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