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晖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音乐
  • 6篇教学
  • 4篇声乐
  • 4篇乐教
  • 3篇音乐剧
  • 3篇声乐教学
  • 3篇剧场
  • 3篇乐剧
  • 3篇歌唱
  • 3篇歌剧
  • 2篇选秀
  • 2篇演唱
  • 2篇艺术
  • 2篇诗性
  • 2篇视频
  • 2篇教育
  • 2篇歌唱感觉
  • 2篇歌曲
  • 1篇电视音乐
  • 1篇新课程理念

机构

  • 20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郑晖
  • 1篇蔡坚勇
  • 1篇林潇
  • 1篇吴怡
  • 1篇李晖

传媒

  • 3篇福建歌声
  • 2篇解放军艺术学...
  • 2篇天津音乐学院...
  • 2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北方音乐
  • 1篇人民音乐(评...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崇尚“原创”重提《中国好歌曲》
2016年
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曾经一度被“模仿秀”一统天下。这些“真人秀”以将国际或本土巨星们的相貌和声音演绎得惟妙惟肖为“天才”选拔标准。然而,当人们大肆赞赏其“模仿力”,并将其视为“艺术才能”大肆追捧之时,却在不知不觉中与艺术创作与教育推崇的“创造性”相背离。
郑晖
关键词:歌曲原创崇尚电视音乐
初一学生情绪稳定性、注意稳定性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初一是中学教育的开端,初一阶段在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分化出大批的后进生,这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严肃的问题。注意稳定性是一种注意品质,它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某项活动上。学生的学...
郑晖
关键词:初中教学学生情绪学业成绩学生心理学
文献传递
总体剧场与诗性剧场
西方音乐剧进入中国,必然遇到本土化问题。如何利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结合音乐剧的特征,寻找一条合适的本土化途径,就成为本文论述的主题。当代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舞台手段的本土化,一个是...
郑晖
关键词:传统戏曲
关于“歌唱感觉”的综合培养被引量:6
2000年
一、嗓音条件和歌唱感觉 声乐教学很注重歌唱者的自身条件,即嗓音的生理状态如何?一般都认为,嗓音条件好的,音色、音量、音域先天充裕,自然就好教,也有发展的前途。但在声乐的教学实践中,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嗓音条件出众,似乎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郑晖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感觉教学研究
声乐教学中课堂视频录播的研究
2018年
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视频播放是声乐教学中最直观、最有吸引力的教学形式之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的普及,移动式教学便捷有效。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课堂实录,将视频录播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从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舞台实践经验、视频上传网络空间利于线上线下学习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课堂录制及播出所带来的教学收获,对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功效。
郑晖
关键词:课堂录像
娱乐与尖锐,而非仅仅惬意的玩笑——《三分钱歌剧》的艺术价值与当代启示
2012年
《三分钱歌剧》作为德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其作者德国犹太作曲家库尔特.魏尔的艺术创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本文从《三分钱歌剧》的创作背景、创作观念、歌剧结构、音乐戏剧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三分钱歌剧》历久不衰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本文认为:鲜明的社会与现实批判意义,对传统歌剧的突破与对新型歌剧的探索及创新,将歌、舞、乐、话的综合应用形成独特的"音乐戏剧"的艺术开拓等,是其成为艺术经典的重要因素。而其对布莱希特关于"娱乐与尖锐,而非仅仅惬意的玩笑"的主张的实现,更为当代轻(喜)歌剧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郑晖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被引量:21
2006年
本文认为现代音乐剧向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传播时,都在它那开放性的结构中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传统资源就是古代戏曲。目前,中国音乐剧创作与研究的失误,在于过分拘泥于“专业”,没有建立制作人制度,也就没有产业化的生产规模;而专业院校学科交叉问题又没有解决,社会化批评偏弱。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音乐剧创作的本土化问题及非专业性和“专业化”的倾向,讨论制作人制度、市场运作前景及人才培养方式,同时探讨如何建立中国音乐剧的现代理论表述。
郑晖
关键词:中国音乐剧制作人本土化
外来范式&本土经验——论当代中国音乐剧的演唱特点被引量:3
2004年
中国当代音乐剧创作不过20多年,发展却十分迅速。对中国音乐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创作中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特征,而音乐剧的演唱与欧洲的古典歌剧又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当代音乐剧中的各种演唱风格,讨论与歌剧的联系以及所出现的"文化拼盘"现象,指出文化串讲是当代艺术家常用的手法,而外来范式与本土经验的协调与发展,是当代中国音乐剧创作的最大问题。
郑晖
关键词:本土经验
总体剧场:剧场传统与歌舞戏
2005年
剧场,就是戏剧演出的场所。一个特定的公共空间,依照特定的制度形成特定的“演出”模式,也就构成特定的创作模式。其实,不论是流动剧场还是固定剧场,其基本制度相对稳定,其空间样态也相对稳定。我们可以一眼识别戏剧舞台外部形态上的差异,但我们是否注意到其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我们探讨两种不同形制的剧场时,既不是讨论两种时效功能不一的剧场形式,也不是讨论某种形式规模不一的剧场样态,而是讨论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两种剧场形态。中国戏曲的表演张力与舞台的张力是无法分离的,其历史的穿透力与语言的穿透力也无法分离。歌舞戏,是中国戏曲的传统,也是中国剧场赖以存在的理由。传统剧场的总体性就体现为人的协调能力,包括人的空间想象力和歌舞戏剧的活动力。
郑晖
关键词:歌舞戏文化传统
以全民音乐教肓视角为《中国好声音》点赞
2016年
十年前,以《超级女声》作为综艺“选秀”节目的开端,中国电视此类节目一路升温,掀起经久不衰的“选秀”狂潮.为争夺观众的耳朵和眼球,大大小小的“选秀”以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视角,各具特色,各具看点,娱乐了大众,亦发现并推出了新人.而《中国好声音》作为典型代表值得我们称道——不仅因其收视率,更因其顺应了新世纪全民教育的理念.
郑晖
关键词:中国电视声音乐教全民教育收视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