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念珠菌感染现状与实验诊断进展被引量:45
- 2001年
- 胡文强何卫东邹飞黄作美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感染分子生物学
- 结直肠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黏液腺癌的CT影像比较
- 目的 探讨结直肠原发性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的CT 影像表现,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收集2015 年3 月至2018 年2 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56 例和黏液腺癌患者115 例,比较...
- 邹飞
- 关键词:结肠肿瘤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计算机断层扫描
- 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分光比色法测定36例原发性肝癌(PHC)、5例肝硬变、4例肝良性占位病变、4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值。结果:PHC组血清AFU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AFU对PHC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06%、899%、872%,阳性预报率、阴性预报率分别为762%、920%;AFU与AFP联合检测可使PHC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17%。结论:AFU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对AFP阴性病例尤有价值。
- 何卫东邹飞黄作美
- 关键词: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肝癌
- 非小细胞肺癌影像特征及病理类型联合Ki-67基因表达对术后脑转移的风险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特征、病理类型及其Ki-67抗原表达与术后是否发生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并追踪随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及颅脑影像学检查、术后明确病理类型并完善标本免疫组化Ki-67检测;术后随访未发生脑转移组83例,发生脑转移组27例。结果 Ki-67表达水平发生脑转移组较未发生脑转移组明显升高,肺部原发肿瘤的大小、形态、胸内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在脑转移组与无脑转移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胸内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是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胸内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及Ki-67抗原表达与术后脑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
- 胡利平邹飞方常练王索宇黄传生黄先明黄建江峰刘敏知徐炎良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影像病理KI67脑转移
-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PLB)相关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PLB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 7例患者2例单骨发病,5例多骨发病,最常累及股骨、髂骨,骨质破坏以浸润型为主,骨皮质可见T2WI高信号"肿瘤通道",周围软组织肿块多巨大,累及关节者,关节间隙保持正常。结论 PLB与其它恶性骨肿瘤鉴别困难,但具有以下特点:全身症状轻、溶骨型骨质破坏(尤其长骨远端)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质破坏轻微、病变有包绕关节趋势(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 邹飞杨建新汤敏周红炎
- 关键词:原发性骨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 癌症患者尿液渗透量的检测分析
- 1996年
- 何卫东邹飞黄作美
- 关键词:尿液癌症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导用药活性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CT影像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B)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加强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MTB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IMTB患者年龄偏小,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为最常见症状,好发于顶壁、前壁及侧壁,增强呈“快进慢出”强化征象,无盆腔其它脏器或淋巴结转移。结论IMTB有一定临床特点,CT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对诊断有较大提示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提供确诊依据。
- 邹飞赵锦洪杨建新
- 关键词: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计算机体层成像
- 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分析测定
- 1997年
- 采用即用型S-P一步染色法,对正常人及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和食道癌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活性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各肿瘤组NK细胞的活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各个肿瘤组的NK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P<0.001~P<0.01),而各个肿瘤组之间的NK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 湛学军邹飞章涛谢大泽
- 关键词:肿瘤外周血NK细胞活性
-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分析
- 1998年
- 湛学军邹飞
- 关键词:NK细胞活性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恶性肿瘤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肾上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b值肾上腺病变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比较不同b值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之间的差异,探讨最佳b值的选择并尝试寻找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病灶的ADC值阈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单个肾上腺病变患者行MRI检查和DWI扫描,b值分别取0、400、800、1 000 s/mm^2,观察不同b值下病灶的信号差异,同时分别测量ADC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b为0 s/mm^2时,所有病灶的信号和T2WI信号一致,当b值为400、800和1 000 s/mm^2时,随着b值升高,良性病变的信号下降程度较恶性病变明显,囊变、坏死区信号减低明显,实性部分信号变化不明显;(2)3个b值组肾上腺病变的平均ADC值有显著差异(F=23.092,P<0.05),随着b值的增大,平均ADC值逐渐减小;(3)肾上腺良、恶性病变平均ADC值在b值为400 s/mm^2时无统计学意义(t=-1.932,P=0.063),b值为800、1 000 s/mm^2时有显著差异(t=-2.290,P=0.029;t=-2.257,P=0.031);(4)对b值取800 s/mm^2时得出的ADC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736,诊断阈值为1.52×10^(-3)mm^2/s。结论肾上腺病变的DWI扫描b值取800为较佳选择,此时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56±0.49)×10^(-3)mm^2/s,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25±0.24)×10^(-3)mm^2/s,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的判断有一定补充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更趋完善。
- 邹飞胡利平方常练王索宇刘岚孙美易波刘敏知彭德新文庆怡
- 关键词:肾上腺病变扩散加权成像AD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