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金美
- 作品数:57 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楮头红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楮头红鲜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楮头红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6℃、超声功率870W、超声时间51min,该工艺条件下楮头红中总黄酮提取率为2.53mg/g,与预测值(2.55mg/g)的相对误差为0.87%,研究结果可以为楮头红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
- 邹金美罗开梅方清灵叶玉华余香妹张国广
- 关键词:楮头红总黄酮提取率
- 一种生姜调味汁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姜调味汁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姜清洗后晾干;2)将生姜切成生姜块后放入不锈钢容器中,盖上盖子,放入烘箱内,设置温度84~86℃,烘制48~50 h进行巴氏灭菌;3)打开容器盖子,调...
- 张国广黄家福王兵丽邹金美郑晨敏黄昱梵
-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被引量:25
- 2009年
-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 张国广王丽霞占凌云张颖邹金美
- 关键词:食用菌菌丝
- 比色法测定大血藤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中药材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Rehd.et Wils]的乙醇提取物为对象,提出1种基于比色法的大血藤总黄酮测定方法,同时考察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以芸香苷为标准品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更适合大血藤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定波长为510 nm,芸香苷在0~0.5 m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理想;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血藤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王伟邹金美黄冰晴赵晓丹洪雅珍张国广
- 关键词:大血藤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自由基
- 楮头红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分别用纯水、60%乙醇和无水乙醇三种溶剂对楮头红进行提取,检测了三种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水、60%乙醇和无水乙醇三种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81、0.311、0.217mg/mL,三种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黄酮含量最高的60%乙醇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抑制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最强,三种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自由基的抑制能力在1~7g/L的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且与总还原力测定结果呈正对应关系。
- 罗开梅邹金美方吉乐郑建萍郑灵榕张国广
- 关键词:楮头红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一种楮头红速溶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楮头红速溶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药用植物制剂。制备方法:1)将楮头红植株除杂、清洗、晾干后匀浆,得匀浆液A,在匀浆液A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酶解后进行第二次匀浆,得匀浆液B,再加入纯净水,得混合物;2)将混合物...
- 邹金美张国广罗开梅陈碧凤高雅云
- 文献传递
- 四种抗菌素对侧耳科三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该研究测试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卞青霉素、潮霉素4种抗菌素对秀珍菇、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菌落形态基本没有影响,有些浓度处理对菌丝生长还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潮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2.5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秀珍菇的菌丝生长,5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3种食用菌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打下了基础。
- 张国广王丽霞黄淑惠贺春华黄燕萍邹金美
- 关键词:平菇秀珍菇杏鲍菇抗菌素菌丝生长速度
- 一种具有食疗价值的白萝卜调味汁及其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食疗价值的白萝卜调味汁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萝卜清洗后晾干;2)将萝卜切成萝卜块后放入不锈钢容器中,盖上盖子,放入烘箱内,设置温度83~87℃,烘制48~50 h进行巴氏灭菌;3...
- 邹金美张国广费鹏黄冰晴郑晨敏黄昱梵
- 羽衣甘蓝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本实验以6份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细胞学观察表明,当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之比为1/2~4/5时,45-65%的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晚期,是花药培养的最佳时期.花药培养结果可见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有极大的差异,最容易形成胚状体的材料是Y3,诱导效率达17.74%;胚状体的出现在花药接种后的15-30天之间.培养基的种类不同,培养效果也有差异,其中以Keller培养基效果最佳;培养基中有机成份加倍,则可以显著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对胚状体的诱导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 邹金美张国广潘一山
- 关键词:花药培养羽衣甘蓝细胞学观察小孢子发育胚状体诱导率
- 一种安装于镊子的夹取配件及镊子
- 一种安装于镊子的夹取配件及镊子,涉及器械领域。所述夹取配件包括夹头、立柱、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供镊子的镊柄从连接件穿过的卡槽,所述紧固件活动设于连接件上以紧固或松开连接件与镊柄,所述立柱的下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 邹金美张国广康红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