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患者15例,统计其临床资料,判断消化内镜技术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 小儿碱... 邱瑜P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PICU患儿肺部感染真菌的分布,分析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PICU住院治疗的112例临床资料完备的肺部真菌感染危重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同时采集血常规、C-反应蛋白、G试验、GM试验和肺部CT结果。结果112例危重症患儿痰液标本共分离出126株真菌,原发病中以重症肺部感染最常见占30.36%(34/112),其次为严重脓毒症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占16.07%(18/112)和15.18%(17/112)。按年龄分类,第1位为〈1岁患儿,占43.75%(49/112),其次为1岁至3岁患儿,占29.46%(33/112)。真菌菌株分布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61.90 %和16.67%,其中14例为混合感染。3株隐球菌感染患儿有2例为HIV感染,1例为恶性肿瘤,其痰液、胸腔积液及脑脊液培养均培养出隐球菌生长。126株真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2.70%,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7.14%,对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具有极低的耐药率。其中烟曲霉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隐球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高,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较低。结论白色念珠菌为P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可选用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作为危重症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周雄 贺杰 杨梅雨 范江花 蔡姿丽 邱瑜 曹建设 袁远宏 胥志跃 卢秀兰 肖政辉 张新萍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耐药性 危重症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蛋白浓度,探讨其与该病病情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ICU一科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 NT-proBNP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清 NT-proBNP浓度的差异。【结果】手足口病患儿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 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 NT-proBNP浓度可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邱瑜 胥志跃 肖政辉 何伟志关键词:手足口病 血液 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一2014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患者15例,统计其临床资料,判断消化内镜技术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 小儿碱... 邱瑜 唐娟 肖政辉 张新萍脓毒症患儿乳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住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脓毒症患365例,依据入住PICU 24 h内的血清 LA水平分为重度组(≥4 mmol/L)47例,轻度组(2 mmol/L≤LA<4 mmol/L)108例,正常组(<2 mmol/L)210例。分析血清 LA水平、6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与脓毒症患儿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A重度组,轻度组及正常组并发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53.19%%、38.89%%、14.29%(P<0.05),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4.68%、33.34%和13.34%(P<0.05)。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和一般脓毒症组 LA水平分别为(4.00±3.85)mmol/L,(2.98±2.54)mmol/L,(1.85±1.52)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8.55,P =0.000)。三组患儿的6 h后 LCR分别为(8.01±0.70)%,(12.34±15.89)%,(22.28±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01,P=0.000)。随着时间延长,入院时、入院24 h及入院48 h其 LA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存患儿与死亡患儿入院时 LA水平分别为2.09±1.67 mmol/L,4.27±4.16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24.00,P=0.002)。低LCR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高L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乳酸变化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有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隆彩霞 范江花 胥志跃 周雄 杨梅雨 邱瑜关键词:脓毒症 乳酸 预后 银黄清肺胶囊对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银黄清肺胶囊对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1日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黄清肺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百蕊胶囊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个组动物经鼻腔接种甲型流感病毒,连续3 d,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炎模型。除了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造模当日开始每日灌胃给予银黄清肺胶囊药液(100、200和400 mg·kg^(-1))或百蕊胶囊药液(600 mg·kg^(-1)),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鼻流感病毒感染的模型组动物饮食进水量显著减少,活动量减少,精神状态差,呼吸频率加快,肺组织灌流液中FGF2含量增加,肺组织中FGF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银黄清肺胶囊(400和200 mg·kg-1)能显著改善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动物的一般情况,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增加肺组织灌流液中FGF2含量和上调肺组织FGFR1蛋白表达。结论银黄清肺胶囊对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肺组织中FGF2/FGFR1通路有关。 邱瑜 张思 张妙红关键词:流感病毒 肺炎 幼龄大鼠 PICU患儿脓毒症病原学分析及WHO推荐抗感染治疗应用现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细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诊断为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结果】190例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中,86例为单一细菌感染,85例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细菌感染,共分离到病原菌3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0株,占45.6%,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第一、二位,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杆菌130株,占42.3%,居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较敏感;真菌37株,占12.1%,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较为敏感。【结论】细菌是脓毒症患儿的主要病原体,细菌耐药率高,应重视对抗生素使用史的确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邱瑜 胥志跃 肖政辉 何伟志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检测对急性胰腺炎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压积(HCT)、血尿素氮(BUN)检测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为疾病病情预测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1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型胰腺炎122例(M A P组)、重型胰腺炎40例(S A P组),同期非肝脏、胆囊、胰腺疾病的急性腹腔炎症患者40例(对照组),于入院24 h ,抽取静脉血行 HCT、BUN检测,比较各组血液指标水平。【结果】SAP组患者上述血液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M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急性胰腺炎发病24 h以 HCT>39.0%,BUN>8.32 mmol/L ,作为预测重型胰腺炎的血液指标总准确率为87.3%。【结论】HCT、BUN指标检测有助于重型胰腺炎诊断,可作为早期预测和诊断重型胰腺炎的指标之一。 唐娟 游洁玉 乐世俊 邱瑜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病 血细胞比容 血尿素氮 预后 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认识。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间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2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疾病转归。结果 18例出现持续高热,热程较长。所有患儿均出现并发症;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胸部影像学表现以渗出、实变为主,双侧多见;纤支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膜炎、喉气管软化、气管狭窄等病变;中位发热时间(IR 16-20.5)d;发病到病情加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中位数时间(IR 8.5-15)d。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病程长,易继发细菌感染,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重症病例中,患儿多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心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中重度营养不良等,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加大治疗难度,及时、早期纤支镜检查及灌洗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邱瑜 张新萍关键词:肺炎 儿童 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提高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本院治疗的15例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消化内镜技术对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小儿碱性电池消化道异物15例,其中食管异物7例(46.67%),胃内异物7例(46.67%),十二指肠异物1例(6.66%),成功取出14例(93.33%)。【结论】碱性电池食管、上消化道异物腐蚀性强,危害大,易危及患儿生命及形成食管狭窄、溃疡、穿孔;及时诊断、合理手术是治愈的关键。碱性电池下消化道异物由于消化液的中和,嵌顿概率低,密切观察,多可自行排出。 唐娟 邱瑜 游洁玉 乐世俊关键词:胃肠道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