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波沣

作品数:2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甲状腺
  • 5篇唾液
  • 5篇唾液腺
  • 5篇腺癌
  • 4篇甲状腺癌
  • 3篇肿瘤
  • 3篇唾液腺功能
  • 3篇显像
  • 3篇脑梗
  • 3篇功能磁共振
  • 3篇功能磁共振成...
  • 3篇分化
  • 3篇分化型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影像
  • 2篇针刺

机构

  • 17篇深圳市中医院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北京医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3篇赵波沣
  • 8篇胡元明
  • 5篇吕涵青
  • 5篇潘明志
  • 5篇魏玮
  • 3篇佘响云
  • 3篇陈树平
  • 3篇刘杨
  • 3篇杨欣欣
  • 3篇李春生
  • 3篇谢宗贵
  • 2篇姚稚明
  • 2篇王立振
  • 2篇屈婉莹
  • 2篇陈健湘
  • 2篇于治国
  • 2篇杨小川
  • 2篇杨福霞
  • 2篇关岚
  • 1篇张建飞

传媒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 4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MRI与钼靶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3.0MRI与钼靶两种方法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疾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3.0MRI和钼靶进行诊断。对比分析患者的钼靶和MRI的影像特点,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总结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每组病理诊断确诊的35例患者中,MRI组诊断出阳性32例,诊断准确率为91.43%;钼靶组诊断出阳性30例,诊断准确率为85.71%。MRI组的准确率稍高于后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3.0MRI和钼靶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赵波沣关岚佘响云胡元明
关键词:MRI钼靶乳腺疾病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与病理学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诊断中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中的110例乳腺癌患者,均实施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乳腺癌病灶边缘不光滑更多,TIC类型以Ⅲ型为主,病灶形状以分叶状或不规则为主,DWI信号以不均匀性高信号、均匀性高信号为主,病灶强化以不均匀强化为主,部分会出现乳头受累、腋窝淋巴结肿大、皮肤增厚、病灶周围水肿。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能够准确的检出乳腺癌,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证据。
关岚赵波沣张春红邵牧民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扩散加权成像
基于临床特征和CTA冠周脂肪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冠周脂肪(PCAT)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CTA检查结果,根据患者随访记录分为稳定型冠心病(SCAD)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CCTA图像勾画出PCAT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出最优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整合临床资料和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决策树、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逻辑回归(LR)等五种分类器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差异,通过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其临床获益。结果164例冠心病患者中,107例为SCAD,57例为ACS。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所有模型中,基于LR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1(95%CI:0.912,0.990)、0.845(95%CI:0.713,0.977),DeLong检验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其他分类器(P<0.05)。校准曲线显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CTA冠周脂肪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能有效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ACS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武成赵波沣盘中贤胡熙灵吕涵青
关键词:冠状动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前后唾液腺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首次接受131碘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的功能。方法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依据服131碘量分为2.96~<3.7GBq组和5.55~7.4GBq组。患者分别于131碘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唾液腺功能测定。结果37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131碘治疗前其唾液腺功能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131碘治疗后2.96~<3.7GBq组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5.55~<7.4GBq组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ER(P<0.005)和EP(P<0.01)的降低。结论131碘治疗甲状腺癌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与131碘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潘明志赵波沣杨小川
关键词: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唾液腺功能
^(131)I-WBS、Tg和X线胸片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对131磺全身显像(131I-WBS)、Tg和X线胸片检测分化型甲癌肺转移灶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研究。62例被怀疑有甲癌肺转移患者,通过随访、术后剩余甲状腺被131碘去除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诊断与治疗剂量131I-WBS和X光胸片三种检查。结果表明:14例确诊阴性患者,三项检查均为阴性,因而特异性均为100%。48例阳性患者中,剩余甲状腺去除前诊断剂量131I-WBS敏感性69%,准确性76%,治疗剂量131I-WBS敏感性75%,准确性81%,Tg敏感性73%,准确性79%,X光胸片敏感性52%,准确性63%,明显低于Tg和131I-WBS(P<0.05)。将三种检查合并,其敏感性与准确性明显提高,分别达92%和94%。剩余甲状腺去除后131I-WBS(诊断与治疗剂量敏感性相同)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达96%和97%,而Tg和X光胸片无变化。结果提示三种检查诊断肺转移灶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以131I-WBS>Tg>X光胸片,尤其是剩余甲状腺被去除后;三种检查联合使用于高度怀疑肺转移的患者可提高检出率。
潘明志赵波沣杨小川
关键词:肺转移X线胸片分化型甲状腺癌TSH
^(131)I治疗分化型甲癌时氨磷汀对唾液腺保护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首次接受131I治疗后氨磷汀对唾液腺防护作用。方法:对40例确诊为DTC患者,按照接受131I治疗时是否应用氨磷汀分为两组,应用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唾液腺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应用氨磷汀组腮腺和颌下腺UR30、排泌分数(EF)、排泌率(ER)均降低,排泌时间(EP)延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首次接受131I治疗DTC患者,氨磷汀对唾液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
赵波沣潘明志谢宗贵杨欣欣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涎腺氨磷汀
基于fMRI技术研究针灸对第5腰椎神经根性痛的镇痛作用脑功能改变机制或探索
2020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5神经根卡压的效果,探讨fMRI对腰5神经根卡压程度的价值及针灸治疗后脑功能区域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我院针灸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第5腰椎(L5)神经根性痛患者40例。对腰骶痛患者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治疗20例,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20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R Prisma 3.0磁共振仪,比较治疗前后腰5神经根卡压症状及体征评分、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治疗后,3D-DESS、3D-SPACE、L5神经起止长度、L5神经节长径与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成正相关(r=0.885,r=0.792,r=0.855,r=0.875)。治疗后,观察组激活体积、ADCAVG值、FA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MRI对腰5神经根卡压程度评价及针灸治疗后效果评估提供了可视化及可量化依据。
关岚赵波沣杨福霞盘中贤邱绍清
关键词:针灸中药热敷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唾液腺功能影响及氨磷汀对其保护的研究
研究目的: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1%。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121Ⅰ+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但在大剂量131Ⅰ放射治疗的同时,因唾液腺组织也能摄取131Ⅰ而致唾液...
赵波沣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唾液腺功能核素显像氨磷汀
文献传递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07年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男28例,女15例,年龄(64.75±12.04)岁。43例融合显像中,15例诊断肋骨转移,8例骨转移可能;4例性质待定;12例良性病变,4例良性可能。随访诊断总符合率74.42%;但在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变者,诊断符合率96.3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郑建国赵波沣于治国鲁振萍姚稚明屈婉莹
关键词:SPECT/CT融合显像骨转移
钆贝葡胺延时1h肝胆期扫描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信号分析价值
2012年
目的观察钆贝葡胺注射液(gadobenate dimeglumine injection,Gd-BOPTA)作为磁共振的特异性对比剂,在1h延时肝胆期肝脏病灶的信号强度,分析良恶性病灶的信号特征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可疑肝脏病变50例,共70个肝脏病灶行MR平扫、BOPTA动态增强及1 h延时并2周内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或手术证实。记录各种病灶在T1平扫及1 h肝胆期的信号强度,计算各种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噪比(CNR)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h延时后,97.8%的恶性病灶表现为低信号,40%的良性病灶表现为低信号,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典型的恶性病灶的组织学特征反映出的钆贝葡胺核磁增强肝胆期低信号改变,而一些良性病灶由于内部结构的原因,也可表现为低信号,鉴别诊断依然存在困难。
李春生魏玮赵波沣王立振胡元明王小珍廖炯杨欣欣
关键词:磁共振对比剂钆贝葡胺肝脏局灶性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