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更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水利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太湖
  • 16篇流域
  • 13篇太湖流域
  • 13篇湖流
  • 5篇水利
  • 4篇平原河网
  • 4篇流域管理
  • 4篇河网
  • 3篇生态
  • 3篇适航水深
  • 3篇水生
  • 3篇水生态
  • 3篇水资源
  • 3篇污染
  • 3篇科技需求分析
  • 3篇蓝藻
  • 3篇测量系统
  • 2篇底泥
  • 2篇营养化
  • 2篇指标体系

机构

  • 29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河海大学
  • 3篇水利部太湖流...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水北方勘测...
  • 1篇天津市耀华中...

作者

  • 32篇贾更华
  • 3篇韩龙喜
  • 3篇徐家贵
  • 3篇朱威
  • 2篇叶建春
  • 2篇徐雪红
  • 2篇吴浩云
  • 2篇秦忠
  • 2篇杨磊
  • 1篇宋立新
  • 1篇亢文强
  • 1篇王芳
  • 1篇詹昊
  • 1篇雷晓辉
  • 1篇冉光兴
  • 1篇惠武权
  • 1篇王会容
  • 1篇唐跃平
  • 1篇马琳
  • 1篇徐雪红

传媒

  • 4篇中国水利
  • 3篇水利经济
  • 3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湖泊科学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水文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2004年太...
  • 1篇上海市水利学...
  • 1篇首届中国原水...
  • 1篇太湖高级论坛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
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为例,从河流开发与保护的流域水生态安全概念出发,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的水文水动力、水生态环境特征,根据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及运行状况,及其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水利工程进行分类,分别辨析不同水...
韩龙喜贾更华杨钟凯杨磊孙明园
关键词:平原河网水利工程生态效应指标体系
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机制评析被引量:1
2012年
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被认为是解决水问题的出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明确了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通过对我国有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协调机制、流域和区域关系分析,对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的制订和实施作出了详细的评析,认为《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所确定的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既体现了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在这一体制框架下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建立常设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制订和完善流域管理的专项协调机制。
贾更华
关键词:太湖流域综合管理条例
1980年以来太湖总磷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28
2021年
磷是湖泊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控制性指标.为分析太湖富营养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总磷(T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20年太湖TP浓度数据并分析了TP的时序、时空和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s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初,伴随着工业和三产用水量激增,废污水排放量和入湖负荷大增,19851995年太湖TP浓度急剧升高.随着治理与保护措施的实施,到1995年达到峰值后逐步走低,2009年后进入了窄幅波动期.从空间上看,不同时段TP浓度分布格局较好地反映了入湖污染物的输入分布.通过分时段对比分析可能影响太湖TP浓度变化的驱动因子,分别讨论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废污水排放量,入湖水量、入湖河流TP浓度、入湖TP负荷,蓝藻水华、水温,高等水生植物,底泥释放,太湖换水周期变化等.结果表明,近10年来入湖TP负荷增加,蓝藻水华强度加大,水温升高,高等水生植物面积减少,这些因素会导致太湖TP浓度上升.20082019年净入湖TP负荷比19982007年增加了33.9%,而近10年太湖换水周期缩短了17.7%,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影响太湖TP浓度升高的驱动因子的不利影响,太湖TP浓度不升反降.为此建议在新一轮太湖治理中积极开展控源截污、节水减排、水资源调控、高等水生植被恢复、重点污染湖区清淤疏浚等针对性措施以期获得更好的太湖TP浓度控制效果.
吴浩云贾更华徐彬邵嫣婷赵晓晴
关键词:太湖富营养化总磷蓝藻水生态
太湖湖底淤泥测量的研究
曹宏彬谢津平徐雪红王庆玉贾更华亢文强鲁志文惠武权宋立新徐家贵詹昊张明东马琳王芳韩青
该项目应用SILAS走航式水底淤泥连续密度测量系统结合钻孔取样信息及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提出了测定浅水型湖泊、河道及水库淤泥的新方法,获得了按密度值划分太湖浮泥、流泥、淤泥、淤泥质土的成果,绘制了太湖各种密度值淤...
关键词:
关键词:密度测量测量方法太湖
黔南水利转型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2014年
黔南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土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调配能力低,工程性缺水严重。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黔南州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水利所面临的战略环境正发生历史性的变革。重点分析了黔南州水利发展的战略形势,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亲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贾更华
关键词:水利
太湖流域近期防洪战略——对《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几点认识被引量:7
2002年
为进一步推进太湖流域近期防洪建设,水利部组织太湖流域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对太湖流域近期防洪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论证,编制了《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已批转了《若干意见》。本文根据《若干意见》,对太湖流域近期防洪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进行了论述。
徐家贵贾更华
关键词:太湖防洪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水利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
太湖流域平原区河网密集,治理难度大。近年来河网污染问题、本地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从河网水利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参考世界各国的治理经验,探索性地提出综合治理、生态治理、量水而行、创新理念等针对太湖流域...
贾更华
关键词: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利事业取得了卓越成就,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太湖流域正在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但是水利建设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水脏”三大水问题是困扰太湖流域21世纪社...
贾更华
关键词:水利可持续发展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科技需求分析
"科技治太"是流域治理的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针对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管理现状,探索分析太湖流域水利科研的核心需求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
贾更华
关键词:太湖流域
2007-2019年太湖藻型和草型湖区叶绿素a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18
2021年
基于太湖31个站点的逐月监测数据,分析了2007-2019年太湖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的叶绿素a变化特征,并分析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湖区叶绿素a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太湖不同类型湖区的总磷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类型湖区的总磷浓度拐点均为2015年,叶绿素a浓度拐点均为2016年.最低月平均水温、前冬积温、年平均水温、年均风速与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沉水植物分布面积与草型湖区叶绿素a浓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湖西区年内和年度降雨剧烈变化,湖西区年降雨量与不同类型湖区当年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不明显,5日极端降雨量与不同类型湖区下年度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太湖蓝藻水华强度在短期内可能仍会处于较高水平,迫切需要高度重视高温时段太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湖西区强降雨期间的非点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推动入湖污染通量稳步降低,并探索东西山之间及东茭咀附近水域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降低风浪扰动作用,尽快恢复相关重要水域的沉水植物.
吴东浩贾更华吴浩云
关键词:叶绿素A水温沉水植物水华太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