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黎
- 作品数:86 被引量:3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雨课堂的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传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名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轮转的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0年4月—2021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3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PBL联合雨课堂教学方法;两组学员轮转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价;利用雨课堂对试验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员在病例分析、客观评价及总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满意(23.68%)或者满意(63.16%),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能够得到学员的认可,学员非常愿意(26.32%)或者愿意(60.53%)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应用。结论同传统教学比较,基于雨课堂的PBL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住培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 翟嵩李亚萍王媛李梅潘国英贾晓黎党双锁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PBL教学传统教学传染科
- 布鲁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
- 2023年
- 布鲁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布鲁菌病罕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易被误诊、漏诊,病死率高,迄今尚缺乏标准的诊疗方案。现对布鲁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病理过程、临床特征、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与经验指导。
- 叶丹石娟娟赵文学贾晓黎党双锁高宁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转归
- 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TPO、GM-CSF表达与外周血细胞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髓内环境造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液中的表达及其与外周血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晨起空腹采血、检测血常规、肝脏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并行骨髓穿刺术,取骨髓液、离心分离,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骨髓液中TPO、GM-CSF浓度。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液TPO浓度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96,P<0.05)。骨髓液TPO的浓度在肝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756±30.92)pg/ml、(118.414±49.232)pg/ml,二者之间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功能按照Child-Pugh分为A、B、C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随肝脏损害加重,TPO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CSF的浓度在肝硬化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内环境TPO浓度降低可能是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原因之一。肝脏功能状态及GM-CSF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顺达党双锁程延安高宁张欣贾晓黎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细胞计数
- 柴胡皂甙-d对鸡胚血管形成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 d,SSd)对鸡胚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制备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86个制备成功,鸡胚开窗后,随机分为4组:SSd大剂量(20μg/mL)组,16个;SSd中剂量(10μg/mL)组,19个;SSd小剂量(5μg/mL)组,25个;对照(PBS,0.01 mol/L)组,26个。将药物或试剂20μL置于CAM表面的载体上。3天后,用数码照相机照像记录血管生长情况;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炎性细胞计数;Leica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血管生成反应阳性率。结果胚龄第6天时,CAM血管生长呈叶脉状,以载体为中心呈放射状生长,可见血管辐轴,贯穿于载体。加样后SSd各剂量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明胶海绵周围放射状走行的微血管极不明显,可见血管截断、缺如现象。显微镜下SSd各剂量组明胶海绵内及周围CAM间充质内微血管数目及炎性细胞浸润数目均较对照组减少。SSd对中、小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P<0.01),而对大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较弱,和对照组比较(5.06±1.89vs5.56±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M大血管生成数目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未见明显的相关关系(r=0.117,P>0.05);随着炎性细胞浸润数目的增加,CAM小血管生成明显增多,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71,P<0.01)。结论SSd能够抑制鸡胚生理性血管生成,对中、小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明显,而对大血管形成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Sd抑制白细胞的游走、活化作用密切相关。
- 王宝峰程延安党双锁刘振国贾晓黎马红兵王西京
- 关键词:柴胡皂甙-D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
- 没药甾酮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没药甾酮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没药甾酮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没药甾酮可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24 h最大抑制率可达(57.4±2.45)%(100μmol/L);50μmol/L和75μmol/L没药甾酮可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多,G0/G1和S期比例下降;没药甾酮可使MDA水平下降,GSH和SOD、CAT活性升高。结论没药甾酮可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还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 贾晓黎石娟娟封婷程延安潘国英刘静坤党双锁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周期
- 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prohibit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石娟娟杨宁吴凤萍杨颖李梅张欣贾晓黎党双锁
- 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特异性细胞免疫及T细胞表位的初步筛选
- <正>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衣壳蛋白VP1诱导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干扰素-γ(IFN-γ)应答特征。方法 31例EV71感染患儿根据临床特征分为三组,分别是:A组...
- 党双锁高宁李梅王文俊张欣贾晓黎
- 关键词:特异性细胞免疫VP1肠道病毒
- NF-κB、α-SMA及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大鼠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及其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肝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造模组(CCl4诱导)30只。造模组首次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以后每周2次背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1.5 ml/kg,30%乙醇6 ml/kg隔日灌胃并给予高脂饮食连续造模10周;对照组首次皮下注射橄榄油2 ml/kg,以后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1.5 ml/kg,正常饮水饮食连续10周。分别于实验第2、6、10周处死大鼠,进行HE染色及VG染色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动态观察NF-κB、α-SMA及TGFβ1在对照组及肝损伤造模组不同时期的表达和定位特点,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损伤造模组NF-κB、α-SMA及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实验性肝损伤不同发展阶段,三种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TGFβ1、α-SMA三者之间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1=0.961,P1<0.01;r2=0.923,P2<0.01;r3=0.953,P3<0.01)。结论 NF-κB、α-SMA及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致肝纤维化作用,可以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为今后以NF-κB、α-SMA及TGFβ1为靶点的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李亚萍党双锁翟嵩贾晓黎王媛王秀芳王文俊李梅
- 关键词:NF-ΚB肌动蛋白类转化生长因子Β1
- 138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西安市2011年1381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26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控制及有效治疗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西安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的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
- 党双锁李亚萍李梅高宁翟嵩贾晓黎
- 关键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患儿危重型流行病
- 40例健康成人肠道病毒71型VP1和RdRp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Tl)结构蛋白VP1和非结构蛋白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诱导健康成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干...
- 党双锁高宁李梅李亚萍王军王文俊贾晓黎翟嵩
- 关键词:细胞免疫应答VP1健康成人抗原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