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林 作品数:99 被引量:839 H指数:1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脊柱与骨关节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2年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无创超声治疗技术。MR引导下的HIFU (MR-guided HIFU, MRgHIFU)能实现对病变靶点的精准消融,其兼具的测温功能还可对消融区温度进行实时监测。MRgHIFU的这些优势使其处理病变的同时极大减少了周围组织损伤风险,显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RgHIFU作为不同疾病状态的一种多模式治疗选择,在肿瘤学、神经系统、整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等多领域的临床应用和临床前期研究中已有广泛报道。慢性疼痛是增加全球经济与疾病负担的主要病症,脊柱与骨关节疼痛是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MRgHIFU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侵袭性治疗方法可能在脊柱与骨关节疼痛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脊柱与骨关节疼痛的微创治疗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马云龙 宋春雨 李水清 贾东林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非侵袭性 疼痛科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被引量:5 2021年 疼痛科进修医师对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强疼痛科进修医师人文教育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有重要意义。 贾东林 马云龙 易端 王凯 孟秀丽 李水清关键词:医学人文 教育 预后 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于已使用阿片药物的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随机分成联合组和阿片组。纳入标准:已确诊癌痛并接受阿片药物治疗病人,年龄≥18岁,既往24 h疼痛NRS≥4分,神经病理性疼痛LANSS量表≥12分。联合组在原阿片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瑞巴林(普瑞巴林第一天75 mg,每2~3天增加75 mg,第8天开始150 mg bid,当NRS≤3则无需加量),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酌情减量。阿片组继续增加阿片剂量至NRS≤3。观察周期为两周。评价指标包括NRS、疼痛异常评分、吗啡日剂量、HAMD抑郁评价、病人满意度、30%疼痛缓解率(临床意义)和50%疼痛缓解率(高度临床意义)。结果:第14天联合组和对照组疼痛NRS评分分别下降2.3和1.3(P<0.05)。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感觉异常评分分别下降1.6和0.4(P<0.001)。联合组吗啡平均日剂量158.8 mg/d,低于阿片组206.5 mg/d(P<0.001)。HAMD评分联合组降低4.4,阿片组降低2.4(P<0.001)。病人满意度评价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30%和50%疼痛缓解率两组分别为85.7%和58.9%(与阿片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神经病理性癌痛,在阿片基础上联合钙通道阻滞剂,较单纯提高阿片剂量更有利于疼痛缓解和情绪改善。 司马蕾 樊碧发 徐仲煌 贾东林 张挺杰 张国荣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 普瑞巴林 阿片 麻黄碱预注对异丙酚注射痛及循环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麻黄碱对丙泊酚(异丙酚)静脉注射引起的疼痛及循环抑制的影响.方法120例ASAI~Ⅱ级的择期门诊无痛取卵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施行异丙酚诱导之前60秒给予生理盐水、利多卡因(40mg)、麻黄碱(0.1mg/kg).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根据Ambesh法进行疼痛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SB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麻黄碱和利多卡因均可降低异丙酚注射疼痛发生率(P<0.01),麻黄碱与利多卡因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组和利多卡因组相比,麻黄碱组在麻醉诱导前后SBP和HR变化不明显.结论与利多卡因相比,麻黄碱同样可降低异丙酚引起的静脉注射痛,而且还能减轻异丙酚的循环抑制程度. 贾东林 杨宣关键词:麻黄碱 疼痛 异丙酚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7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周围神经后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常表现为疱疹消失后原发疱疹皮损区出现的持续性自发痛、痛觉过敏和(或)感觉异常,临床上以肋间神经为最为常见的受累部分[1]。PHN发病率以及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发生PHN几率高达20%~30%[2]。 易端 贾东林 崔立刚 李水清关键词:肋间神经 疱疹后神经痛 PHN 射频热凝 穿透性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行剖宫产的麻醉管理(附1例报告) 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报道2014年5月我科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的管理过程。手术顺利,胎儿成功娩出,Apgar评分1 min 4分,5 min 8分。手术时间139 min,术中出血2000 ml,围麻醉期平稳渡过。我们认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充分准备,术中合理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参考Snegovskikh的液体复苏策略,避免出现"致死性三联征"为麻醉管理要点。 史成梅 贾东林 李民 岳峰 邓鑫 郭向阳 王军关键词:穿透性胎盘植入 前置胎盘 麻醉管理 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对手术患者的镇静作用 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评价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抗胆碱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颈椎手术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阿托品)、对照组II(东莨菪碱)和试验组(盐酸戊乙奎醚),每组各3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5,15,30min分别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病人的面红、口干程度及对觉醒/镇静(OAA/S)评分,记录术后拔除尿管时间及恢复排气时间。结果用药后各时点心率试验组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AA/S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I(P<0.05)。对照组I拔除尿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II和试验组(P<0.05)。3组恢复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均未发现镇静过深和严重呼吸抑制情况。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安全、有效。 王军 李水清 贾东林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 麻醉前用药 预吸氧对大鼠缺氧/复氧性脑损伤时脑皮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氮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预吸氧对大鼠缺氧/复氧性脑损伤脑皮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脑缺氧复氧前30 min预吸氧30 min,测定大脑皮质HO-1蛋白表达、NO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大鼠缺氧/复氧后大脑皮质有所损伤,表现为HO-1蛋白表达增加[(0.65±0.18)%增加到(10.50±1.83)%]、NO含量增加[(2.03±0.28) μmol/mg蛋白增加到(5.50 ±0.52) μmol/mg蛋白]和超微结构变化,预吸氧可显著加重这种损伤,HO-1蛋白表达南[(10.50±1.83)%降低到(7.14±1.35)%],NO含量由[(5.50±0.52)μmol/mg蛋白增加到(7.89±0.20)μmol/mg蛋白].结论 预吸氧可加重缺氧复氧性脑损伤,其机制与抑制HO-1蛋白表达及增加NO含量有关. 林洪启 贾东林关键词:预吸氧 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氮 不同麻醉方法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60例颈椎手术采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进行气道管理,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局麻组、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各20例。比较气管造口前(T1)、气管造口即刻(T2)、气管造口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时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pulse oxygen,SPO2),以及气管造口完成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局麻组、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PDT完成时间分别为(7.6±1.8)min、(4.8±0.7)min和(5.0±0.8)min。局麻组T2、T3、T4 3个时点MAP分别为(96.3±11.2)mm Hg、(98.5±10.5)mm Hg、(95.6±13.1)mm Hg,显著高于同一时刻气管插管组(87.6±7.3)mm Hg(q=3.979,P<0.05),(88.4±6.5)mm Hg(q=4.962,P<0.05),(86.4±7.9)mm Hg(q=3.817,P<0.05),显著高于喉罩组T3(91.6±9.8)mm Hg(q=3.390,P<0.05),但T1、T2、T3、T4、T5同一时点气管插管组与喉罩组MAP无统计学差别(P>0.05)。局麻组T2、T3、T4、T5 4个时点HR分别为(92±7)、(90±6)、(92±7)、(81±5)次/min显著高于同一时刻喉罩组(77±4)次/min(q=13.507,P<0.05)、(76±6)次/min(q=11.011,P<0.05)、(75±5)次/min(q=12.456,P<0.05)、(74±6)次/min(q=4.719,P<0.05),显著高于同一时刻气管插管组(76±3)次/min(q=14.407,P<0.05)、(75±5)次/min(q=11.797,P<0.05)、(76±5)次/min(q=13.234,P<0.05)、(75±6)次/min(q=5.505,P<0.05),但同一时刻气管插管组与喉罩组HR无统计学差别(P>0.05)。局麻组T2时点SPO2为(97±3)%显著低于喉罩组(99±1)%(q=4.140,P<0.05),但与气管插管组(98±2)%无统计学差别(q=2.070,P>0.05),其他各个时点3组SPO2无统计学差别(P>0.05)。术后局麻组、气管插管组、喉罩组分别有2、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声嘶,但3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323,P=0.851)。结论与常规局麻下或气管插管下PDT比较,颈椎手术使用喉罩通气下行PDT,循环平稳、安全性高、� 王军 蔡海河 李水清 贾东林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 颈椎手术 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012年 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技术已由传统的阿片类药物静脉自控镇痛和椎管内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本文综述了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局部用药、冷冻疗法、多模式镇痛等镇痛方法的最新进展。 贾东林 郭向阳关键词:镇痛 术后镇痛 膝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