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洋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电力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多馈入直流和交流交互作用现象的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09年
- 对多馈入直流和交流互联电力系统的交互作用现象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多馈入直流与交流系统强度和交互作用的评估指标,为其交互作用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然后,详细论述了各种交互作用现象(谐波谐振及谐波不稳定、次同步振荡、换相失败、暂态不稳定、动态过电压等)的机理、影响因素。接着,对直流系统从故障中的恢复及其协调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回顾前人的研究,分析了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 贺洋李兴源徐梅梅刘建
- 德宝工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直流输电线路异步联接的两个交流系统为模型,分析了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机理。通过将其等效为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利用扩展等面积法则推理可知,系统正摆时提升直流功率,回摆时回降直流功率可分别达到吸收和补偿交流系统中有功过剩和缺额的目的,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在此结论上,针对德宝直流异步联接的四川—西北电网2010年丰大方式,在BPA仿真平台上研究了四川电网交流线路短路故障、无故障切机、无故障甩负荷情况下的德宝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表明,对于交流线路短路故障,宜采用大方式调制策略;而对于无故障切机和无故障甩负荷故障,则应采用功率回降(或提升)结合大方式调制的策略。
- 贺洋
- 关键词:紧急直流功率支援功角稳定
-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对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中国互联电网的发展,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迫切需要研究。从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出发,以四机两区域系统为例,利用负荷导纳模型算法求取节点电压稳定极限,然后采用负荷裕度和特征值分析方法,详细讨论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大小对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DC/PSCAD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强并联交流系统有利于提高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
- 徐梅梅李兴源白加林贺洋湛天亮郭铃铃
- 关键词:电压稳定性负荷裕度交直流并联系统
- 提高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策略被引量:6
- 2011年
- 为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HVDC)与发电机励磁协调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建立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将结构保持模型下的能量函数与广义拟Hamilton理论结合,同时兼顾发电机励磁与HVDC控制的协同作用,设计出一种HVDC与发电机励磁的综合控制规律。该方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而且得到的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阻尼,起到功率支援的作用,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赵睿张英敏李兴源贺洋陈虎李波邹皓
- 关键词:非线性控制
- 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被引量:9
- 2009年
- 针对传统的PCI图像采集卡的弊端,采用OV7620和Cyclone系列FPGA设计了适用于便携式嵌入式系统的图像采集模块。该模块采用"乒乓模式"设计思想,具有8 Mbit的高速缓存空间,并利用嵌入式逻辑分析仪对原始图像数据的采集和缓存。系统实现图像原始数据的采集和缓存,保证图像数据的连续和完整性,该系统外部接口电路简单,便于使用和移植,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等优点,可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的图像采集。
- 李成贺洋
- 关键词:图像采集FPGA嵌入式系统
- 基于奇异值法的电压稳定弱节点研究
- 2008年
- 奇异值法作为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统的稳定分析。比较了3种基于奇异值法的电压稳定指标,用于确定系统的弱节点。第一种方法基于系统最小奇异值的左、右奇异相量的参与因子;第二种方法基于系统最小奇异值的灵敏度;第三种方法基于单个PQ节点的最小奇异值。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在考虑负荷功率因数不变且等比例增长的情况下,用3种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裕度并确定了系统的弱节点区域。算例表明,在系统接近临界状态时,3种方法的结论一致,与前2种方法相比,第三种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量小,实用性更高。
- 贺洋李兴源
- 关键词:灵敏度静态电压稳定
- 考虑负荷静特性的基于奇异值分解法静态电压稳定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崩溃事故的频发,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电力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电压稳定又称负荷稳定,负荷特性是电压稳定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奇异值分解法应用于考虑负荷静特性的电力系统进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首先概述了电压稳定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电压失稳的机理并对各种静态以及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介绍了奇异值分解法。奇异值分解法的数学理论严谨,判别指标准确、简洁、实用。在奇异值分解法的基础上,运用电压稳定指标在IEEE14节点和IEEE39节点标准系统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物理意义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对系统采用了不同的负荷模型进行电压稳定分析,得出了关于考虑了负荷模型的实际系统分析的有用结论。最后,基于奇异值分解法得出的结论,提出了预防电压失稳、防止电压崩溃、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控制措施。
- 吴华坚李兴源贺洋郑景轩王韬弭磊刘仁杰
- 关键词: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静态负荷模型
- 特高压交流对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影响评估被引量:35
- 2011年
- 雅安—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投运后,四川电网将形成全世界独有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为评估特高压交流投运对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针对四川电网2012年丰大运行方式,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多馈入运行短路比等评估指标,通过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分析,对雅安—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投运和未投运两种运行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均表明特高压投运后能有效提高四川电网三条直流系统的送端交流系统强度,减小送端换流站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高短路电流水平和降低暂态过电压水平。
- 陈虎张英敏贺洋李兴源王渝红赵睿
- 关键词:特高压
- 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战略中作用重大,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和±500kV高压直流的多回直流外送输电系统复杂的交互影响,分析了多馈入直流量化指标,推广定义了多送出运行短路比(MOSCR)和折算功率影响因子(RPIF),最后利用量化分析指标和直流系统相互支援对2012年丰大运行方式的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系统进行交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送出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合理,相互支援能提高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
- 陈虎贺洋张英敏李兴源王渝红赵睿
- 关键词:交互影响
- 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8
- 2009年
-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负荷导纳模型算法准确求取节点的功率裕度,采用上述2种曲线分析方法详细讨论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和受端系统等值阻抗对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直流系统稳态控制方式下换流母线的负荷裕度,研究结果表明受端为弱交流系统时,采用整流侧定电流—逆变侧定电压的控制方式将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 徐梅梅李兴源白加林贺洋刘建
- 关键词:负荷裕度电压稳定性交直流并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