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亚伟
- 作品数:43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早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病人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肺部实性病灶病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人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比较肿瘤标记物三联、四联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9.985~46.924,P<0.01)。对小细胞肺癌病人肿瘤组织中CEA、CYFRA21-1、NSE、CA125等肿瘤标记物的三联、四联检测结果显示,四联检测的阳性率较高,达到85.71%。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小细胞肺癌的早期检出率。
- 罗向晖田伟豆亚伟戴云陈耀华杨慧
- 关键词:癌胚抗原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非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0.67%)高于对照组(38.67%),且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水平、CA125水平、Cyfra21-1水平、NSE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将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判定指标。
- 田伟豆亚伟戴云朱建飞罗向晖王宏涛李曙东
- 关键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
- 黄芪多糖基于PI3K/Akt通路对食管癌大鼠抑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S)对食管癌(EPC)模型大鼠的抑瘤作用、免疫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顺铂组(S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APSL)、黄芪多糖中剂量组(APSM)、黄芪多糖高剂量组(APSH),每组10只。通过移植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建立EPC模型,分别给予3 mg/kg顺铂和100、200、400 mg/kg的APS干预。测量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群,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肿瘤组织中PI3K和Akt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经干预后,S组和各APS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M组(P<0.05);S组和APSH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相显著小于APSM和APSL组(P<0.05);APSM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显著小于APSL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59%、32.35%和17.65%。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低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S组(P<0.05);APSH和APSM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S组和M组,而CD8^(+)均显著低于S组和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和各APS组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显著低于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S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改善免疫功能,发挥对EPC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EPC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陈耀华豆亚伟周理乾孙孟锟樊国峰
- 关键词:黄芪多糖食管癌抑瘤作用免疫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
- 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心功能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CC下心脏手术患者按年龄(≥18岁为成人,<18岁为儿童)和是否接受胰岛素治疗分为4组:成人常规治疗组(ART,n=8),成人胰岛素治疗组(AIT,n=8),儿童常规治疗组(CRT,n=8),儿童胰岛素治疗组(CIT,n=8)。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ECC开始后、ECC结束即刻及ECC结束4 h、12 h、24 h、48 h测定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ECC前和ECC后在右心耳切口缘取心肌,Western blot测定InsRβ、pP38-MAPK、pERK、pJNK、GLUT-4表达。ECC后24 h、48 h、72h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与ART组和CRT组相比,AIT组和CIT组在ECC术后的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增加(P<0.05),同时InsR表达、pP38-MAPK表达及GLUT-4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对心肌有明显的正性变力作用。年龄增长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ERK和pP38的活化受抑制是ECC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环节。ECC刺激及胰岛素对心肌JNK的活化无明显影响。
- 豆亚伟易定华崔勤顾春虎张海峰马超
- 关键词:体外循环胰岛素治疗心功能MAPKGLUT
- 血清白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ESCC)根治术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食管鳞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8表达水平。所有患者都给予根治手术治疗,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到2021年7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5.69±2.58个月,死亡28例,死亡率为28.6%(死亡组)。两组血清IL-8表达水平表达具有差异(P<0.05)。所有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这一平衡法则,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均具有群体代表性。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较死亡组高,TT基因型较死亡组低,两组A、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比有差异(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与预后死亡率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为导致患者随访死亡的主要因素(OR=2.051,3.094,P<0.05)。结论: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依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患者死亡与血清IL-8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同时多伴随有IL-8的高表达。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 陈耀华豆亚伟王宏涛田伟罗向晖段宝军
- 关键词:食管鳞癌根治手术白介素8基因多态性
-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Clause法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前空腹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4.0 g/L诊断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无病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的分析采用Log-rank法和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合计3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116例(占31.7%),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5岁,病理T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是高纤维蛋白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血清纤维蛋白原<4.0 g/L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4.0 g/L患者拥有更差的预后,无病生存期(中位值,26.43月对比43.83月,P=0.002)和总生存期(中位值,30.77月对比54.53月,P=0.001)更短。多因素分析结果证明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影响食管鳞癌的术后复发(RR:1.44,P=0.006)及总生存(RR:1.49,P=0.004)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对于食管鳞癌患者,术前高血清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预后较差,提示血清蛋白原水平可作为食管鳞癌预后预测的重要因子。
- 王家林田伟陈耀华豆亚伟戴云罗向晖王宏涛朱建飞
- 关键词:食管鳞癌纤维蛋白原预后病理特征
- 自体髂骨植骨联合Y型钛板内固定在胸骨柄肿瘤切除术后胸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联合Y型钛板内固定在胸骨柄肿瘤切除术后胸壁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自体髂骨植骨联合Y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5例胸骨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肺部并发症、局部感染、皮瓣坏死、假体松动、反常呼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研究5例患者中,行胸骨全切除术患者1例,胸骨次全切术4例。术后评估呼吸运动、胸廓外形和肺功能均正常,1例患者发生肺部炎症,抗炎治疗后治愈,未发生局部感染、皮瓣坏死、假体松动、反常呼吸等并发症。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胸廓外形良好,髂骨及内固定位置固定。1例患者术后26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术,术后胸部CT提示髂骨与双侧锁骨及肋骨成骨完整。结论对于胸骨柄肿瘤的患者而言,自体髂骨植骨联合Y型钛板内固定胸骨重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 朱建飞田伟戴云罗向晖刘宗智王宏涛豆亚伟
- 关键词:胸壁重建自体髂骨植骨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与生存情况差异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Ⅳ期肺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的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再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20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紫杉醇脂质体组患者远期疗效高于培美曲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时,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罗向晖田伟豆亚伟戴云陈耀华朱建飞王宏涛李曙东杨慧
-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卡铂疗效
- 绿原酸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绿原酸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绿原酸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EGFR-TPK)、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氨肽酶N(aminopeptidase,APN)活性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显示,绿原酸在24 h、48 h和72 h时均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关系趋势;绿原酸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100μg/ml质量浓度的绿原酸作用下使细胞内活性氧(ROS)百分率达到了(42.32±3.3)%,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绿原酸对APN、EGFR-TPK和MMP-2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12±0.78)、(29.43±2.76)和(1.54±0.13)μg/ml,显示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绿原酸可以抑制A549的增殖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组分的增多及APN、EGFR-TPK和MMP-2活性降低有关。
- 田伟豆亚伟王宏涛朱建飞戴云罗向晖
- 关键词:绿原酸人肺癌A549凋亡活性氧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氨肽酶N
- 青蒿琥酯对肺癌裸鼠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与研究青蒿琥酯对肺癌裸鼠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7只裸小鼠随机平分为3组-肺癌组、青蒿琥酯1组与青蒿琥酯2组,每组9只。所有小鼠都给予腹腔注射肺癌A549细胞成瘤,致瘤成功后肺癌组、青蒿琥酯1组与青蒿琥酯2组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2.0 mg/mL与4.0 mg/mL的青蒿琥酯进行灌胃,1次/d,持续10 d。结果:所有小鼠都致瘤成功,青蒿琥酯1组、青蒿琥酯2组的移植瘤重量低于肺癌组(P<0.05),抑瘤率高于肺癌组(P<0.05),青蒿琥酯2组与青蒿琥酯1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2组、青蒿琥酯1组的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肺癌组(P<0.05),青蒿琥酯2组高于青蒿琥酯1组(P<0.05)。青蒿琥酯2组、青蒿琥酯1组的移植瘤组织周围淋巴管密度低于肺癌组(P<0.05),青蒿琥酯2组低于青蒿琥酯1组(P<0.05)。青蒿琥酯2组、青蒿琥酯1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低于肺癌组(P<0.05),青蒿琥酯2组低于青蒿琥酯1组(P<0.05)。青蒿琥酯2组、青蒿琥酯1组的移植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肺癌组(P<0.05),青蒿琥酯2组低于青蒿琥酯1组(P<0.05)。结论:青蒿琥酯在肺癌裸鼠的应用能抑制CTGF、VEGF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抑制肿瘤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 陈耀华豆亚伟王宏涛田伟罗向晖段宝军
- 关键词:青蒿琥酯肺癌裸鼠新生血管生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