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秀

作品数:57 被引量:2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肺泡
  • 16篇肺泡液体清除
  • 12篇清除率
  • 12篇肺泡液体清除...
  • 9篇生物被膜
  • 9篇离体
  • 8篇内酰胺酶
  • 8篇肺炎
  • 7篇肾上腺素
  • 7篇内酰胺
  • 7篇肺水肿
  • 6篇肾上腺素能
  • 6篇肾上腺素能受...
  • 6篇杆菌
  • 5篇单胞菌
  • 5篇受体
  • 5篇受体激动剂
  • 5篇铜绿
  • 5篇铜绿假单胞
  • 5篇铜绿假单胞菌

机构

  • 55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金泽医科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56篇谷秀
  • 24篇李胜岐
  • 15篇赵立
  • 10篇李乃静
  • 9篇刘宏博
  • 7篇何平
  • 7篇刘勇
  • 6篇张晓晔
  • 6篇陈愉
  • 6篇周晓明
  • 5篇张智洁
  • 5篇李伟
  • 4篇肇丽梅
  • 3篇李响
  • 3篇张希
  • 3篇栾九松
  • 3篇侯刚
  • 3篇寇国兴
  • 3篇李佳洋
  • 2篇曲丹

传媒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2014中华...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道内喷雾软性导管
气道内喷雾软性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内喷雾软性导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药液雾化,并能实现精确给药,降低药物副作用气道内喷雾软性导管。本实用新型包括软性导管,软性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口,其特征在...
周晓明谷秀侯刚柳敏齐瑞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 (ICU )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群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 10 9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 187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菌占 8.0 %。革兰阴性菌占 79.7% ,分别列前 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 (2 6.8% )、不动杆菌属 (18.8% )、克雷伯杆菌属 (14 .1% )。药敏结果表明 :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不动杆菌属、真菌检出率较高。为避免耐药率的升高 。
谷秀李胜岐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
以“翻转课堂”为载体的临床医学教学在国际留学生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以翻转课堂作为载体的临床医学教学在国际留学生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接受临床内科学的国际留学生68人随机分为翻转课堂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翻转课堂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在通过客观成绩测定、学生主观自我评估及任课教师自我评估三部分均较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结论以翻转课堂为载体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凭借其整合性强及理论结合实践等优势既能为临床医生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又能加深学生对血气分析的理解及应用。
周晓明侯刚谷秀赵立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LPS致营养不良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液体清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多糖致营养不良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液体清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营养不良组、正常LPS诱导组、营养不良LPS诱导组,禁食不禁水120h制备营养不良小鼠模型,腹腔注射LPS(8mg...
吴莉琴徐沈倩李佳洋谷秀
三种抗生素诱导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生物被膜 (BF)克雷白杆菌耐药机制 ,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克雷白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分别检测浮游克雷白杆菌 (A组 )、BF菌(B组 )、亚胺培南诱导BF菌 (C组 )、头孢西丁诱导BF菌 (D组 )、氧哌嗪青霉素诱导BF菌 (E组 )产生β 内酰胺酶的活性。结果 :B组β 内酰胺酶活性 (0 .5 496± 0 .0 99)U/mg高于A组 (0 .3 3 3 4± 0 .0 2 9) ,是A组 1.65倍 (P <0 .0 1) ;C组 (0 .772 8± 0 .0 3 79)、D组 (0 .663 4± 0 .0 5 5 8)、E组 (0 .60 70± 0 .0 465 )U/mg均高于B组 (P <0 .0 1) ;C组高于D组和E组 (P <0 .0 1) ;D组高于E组 (P<0 .0 1)。结论 :BF克雷白杆菌产生大量 β 内酰胺酶是其耐药主要原因之一 。
李胜岐李乃静谷秀刘勇
关键词:抗生素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菌体形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能否以生物被膜菌的方式存在。方法采用平板改良法,分别于24h、2d、3d、5d和7d五个时间点,用扫描电镜观察硅胶膜上是否有鲍曼不动杆菌附着并形成生物被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可以生物被膜菌的方式存在,第3天时在硅胶膜上生物被膜成熟。同时发现细菌形态在被膜形成后发生改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可以生物被膜菌的形式存在。
刘宏博谷秀李胜岐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
M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MICU病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30例,对其中发生VAP的患者致病菌及耐药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3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患者103人,发生VAP的48人。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发生VAP的患者例数及分离出的致病菌株明显增加。共检出病原菌79株(剔除重复菌株),G-菌68株(86.1%)以鲍曼不动杆菌(53.16%)及铜绿假单胞菌(26.58%)检出率最高;G+菌3株(3.8%),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8株(10.1%)。两种以上致病菌混合感染17例(35.4%)。结论目前VAP的病原菌仍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率较高,VAP的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关。
张希谷秀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细菌耐药性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被引量:44
2007年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3%。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8.26;P<0.005)。②在25例病变分布于单侧肺内的患者,左侧19例,右侧6例,左侧发病明显多于右侧(χ2=6.76;P<0.01)。对35例患者各个叶段发病的统计显示,左下叶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叶段(χ2=15.709;P<0.01)。③CT影像上可见到磨玻璃密度阴影者占97.1%,其特点为由磨玻璃影逐渐过度到大片实变影,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实变影,或上两种改变同时存在,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结节影,所占比例分别为71.4%、74.3%、48.6%和68.6%。胸腔积液者占40.0%,纵隔淋巴结增大者占28.6%。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左肺发病多于右肺,其胸部CT影像上的一些特点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张晓晔张伟朱敏李胜歧谷秀赵立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ASV不同水平的MV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对适应性支持通气不同水平的每分钟通气量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和随机接受不同通气模式ASV进行机械通气,对不同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参数进行记录。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呼吸频率均有所降低;自主呼吸频率发生了增加的现象;潮气量发生明显的升高;气道峰压、平台压以及平均气道压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结论采用ASV不同水平的MV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力学参数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临床上对其应用时应予以高度的注意。
张希张希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机械通气呼吸力学参数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iofilm, BF)中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ESBLs)的产生率,并观察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在硅胶膜上建立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体外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50株铜绿假单胞菌BF中AmpC酶的产生率为82.0%(41/50),ESBL的产生率为16.0%(8/50),AmpC酶和ESBLs均阳性的占10.0%(5/50),AmpC酶和ESBL均阴性的占12.0%(6/50)。浮游组中AmpC酶的产生率为60.0%(30/50),ESBLs的产生率为14.0%(7/50),AmpC酶和ESBL均阳性的占8.0%(4/50),AmpC酶和ESBLs均阴性的占34.0%(17/50)。结论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其中β-内酰胺酶的产生,尤其是AmpC酶的产生有关。
谷秀谭明旗李胜岐张智洁刘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