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湖北省近50年风灾灾情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风灾是湖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对高层建筑施工、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较大损失,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利用湖北省1963~2011年的风灾灾情资料,分析了全省各地风灾灾情发生的频次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风灾灾情与地理分布相关,全省风灾灾情可分为4个区域带,兴山-保康、宣恩、五峰-宜昌、荆州-公安一带,是风灾灾情出现的最大风险区,其中兴山、长阳两地为最高发频次地区,而鄂西北等地很少出现风灾灾情;其次,这些灾情,季节性较强,93.9%风灾灾情出现在春夏两季,而秋冬两季出现风灾灾情较少;从1963~2011的风灾灾情5个10a统计资料来看,风灾灾情出现增加的趋势,两个高峰年相隔约25a,而高峰灾年3a左右。
- 谢萍谢忠周金莲韩琦
- 天气预报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探讨
- 2012年
- 对天气预报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天气预报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天气预报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建议。
- 韩琦龙利民谢萍
- 关键词:创新团队
- 三峡蓄水与降雨量的多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三峡大坝蓄水与降雨及其关系是多领域广受关注的工程问题。本文基于坝区秭归站的历史降雨数据和库区水位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降雨的极端性导致旱年和涝年,其长周期为9.5a,次长周期有19.0a、6.3a等,并受控于高空大气环流,库区干旱期有改善之势。蓄水水位变化的主周期为1.0a,次周期0.5a,0.25a,月等。小波分析表明,降雨呈现多尺度时间特征,其中季周期的降雨最强,年周期次之,其他周期的降雨量较弱。三峡大坝蓄水过程对库区降雨具有小尺度的影响,水库的自我调节作用有利于改善库区气候环境。蓄水与降雨还会产生重力效应,对库岸的浸润,诱发微小地震和引起垂向形变。
- 谢萍张双喜汪海洪张朝玉
- 关键词:三峡水库降雨多尺度分析
- GIS支持下的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被引量:9
- 2003年
- 根据三峡库区湖北段现有气象站网和亚热带东部山区气候考察资料 ,建立其相应的光、热、水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式。引入CityStar中的经纬线、数字高程等图层 ,推算了该地区 10 0m× 10 0m网格点上的农业气候资源要素值 ,再利用区划制作系统 ,按照给定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区指标 ,得到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专题图 。
- 刘敏向华杨卉吴义城谢萍
- 关键词: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气候资源评估气候区划
- 武汉市中心城区地表形变与洪涝灾害防治新策略被引量:7
- 2021年
- 武汉市2013年和2016年的城市洪涝暴露了城市基础设施应对洪涝灾害的严重不足。水面锐减导致传统的抽排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果利用土壤的水容能力,既可以资源化雨洪利用,又能改善土壤圈生态,将是一种新的城市防洪方向,为此,查明城市地表形变规律和土壤非饱和信息至关重要。基于2015-04—2016-04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和110个基准点信息,获得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数据,与长江水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水面变化与地表形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地面上升达到18 mm/a,主要是土壤水的物理化学膨胀作用,指示了土壤的不饱和状态,其潜在的防洪能力远大于其他方法。另外,城市地面上升呈现带状分布,也指示了雨水的径流方向。
- 谢萍张双喜周吕李庆隆肖家豪蔡剑锋
- 关键词:INSAR地表形变地面沉降
- GRACE水储量变化及其与降雨量相关分析——以武汉市城区为例
- 本文通过GRACE时变重力异常反演等效水高,对比分析武汉站的降雨数据,结果表明等效水高变化与降雨数据存在相关性,在1a年周期吻合,表现为相位滞后;在长周期2a和4a也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为相位超前,而在小于1a的短周期相...
- 谢萍韦瑜蔡剑锋许晨张双喜
- 关键词:降雨量
- 武汉市2003年盛夏异常高温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04年
- 通过分析武汉市1951年~2003年、尤其是2003年盛夏高温、低温、日平均气温情况,对比长江流域、江南部分城市盛夏气温状况,得出2003年盛夏武汉市多项高温记录居首位的结论;认为天气系统、下垫面因素、城市热岛效应是形成武汉市盛夏气温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
- 李才媛彭春华赵勤炳谢萍谌伟
- 关键词:长江流域
- 气象灾害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分析及应对建议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下简称"中部地区")相继提出了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气象灾害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
- 黄治勇张海燕谢萍王仁乔
- 关键词: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中部六省灾害性天气
- 文献传递
- 湖北省2012年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近5年6类主要气象灾害对比分析评估,揭示2012年湖北省气象灾害整体为中等偏弱年景,有利于农业丰收。冬季雨雪天气弱;夏季以过程性降雨为主;高温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偏弱,鄂北局地持续少雨,旱情较重;强对流天气较少,雾霾突袭影响较大。在对近5年暴雨及其灾害对比分析中,揭示出暴雨过程持续时间(平均持续时间)、暴雨影响范围(暴雨总站数)、暴雨强度(特大暴雨日数及大暴雨以上站点平均雨量)是年度暴雨致灾程度判别的最重要的因子。
- 毛以伟王兴涛韩琦陈茜谢萍
- 关键词:气象灾害灾害评估
- 2013年湖北省持续高温干旱气象服务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对2013年湖北省出现的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决策应急气象服务情况,分析了在此次气象服务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该省开展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积累了一点经验。
- 谢萍毛以伟陈茜
- 关键词:高温干旱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