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华 作品数:145 被引量:53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 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反映对中耳、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取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和4例健康人咽鼓管咽口的组织做透射电镜标本,对比观察两类组织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结果①健康人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见亮颗粒分泌细胞,各类细胞可见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②慢性鼻窦炎咽鼓管咽口可出现部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脱落,细胞的纤毛、微绒毛倒伏、脱落,胞质泡状系统融合、扩张、溶解,分泌颗粒、杯状细胞增多。细胞间隙增大,有瘢痕,有炎症细胞浸润。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减少、消失。结论正常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慢性鼻窦炎可引起咽鼓管咽口上皮、上皮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减少、消失。 吉晓滨 柳息洪 谢景华 王磊关键词:鼻窦炎 咽鼓管咽口 超微结构 上皮 紫草萘醌衍生物联合放射线照射抑制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紫草萘醌衍生物(SYUNZ-4)[3,11-bis(2-hydroxyethansulfanyl)-6-isohexeny lnaphthazarin]联合放射治疗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及放疗增敏机制。方法人NPC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NE1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NE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SYUNZ-4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及SYUNZ-4联合放射线照射组共4组。单纯放射治疗组仅给予剂量4 Gy放射线照射,单纯SYUNZ-4组仅给予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的SYUNZ-4液培养,SYUNZ-4联合放射线照射组在给予4 Gy的放射线照射后,立即给予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的SYUNZ-4液培养;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YUNZ-4诱导CNE1和CNE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SYUNZ-4对CNE1和CNE2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放射线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P<0.05),且前者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后者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与单纯放疗组相比,联合干预使CNE1和CNE2细胞增殖受到更明显地抑制(P<0.01)。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线照射导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干预使CNE1和CNE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萘醌衍生物SYUNZ-4联合放射线照射能显著抑制人NPC细胞的增殖,并导致NPC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 苏怡 谢景华 孟庆翔 何龙 曾国庆 张改霞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增敏 细胞周期阻滞 幼儿窄带chirp听性稳态反应与纯音听阈测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反应阈评估幼儿听力阈值的可行性.方法 对43例3~5岁的幼儿双耳鼓室导抗图“A”型幼儿的ASSR和纯音听阈(Pure T... 宋江顺 刘文婷 谢景华 吴晓钟 高雄辉 何龙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D105和β-半乳糖凝集素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Endoglin(CD105)、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及与L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LSCC和25例喉正常黏膜中CD105、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1LSCC中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为10.33±2.29,大于喉正常黏膜(1.20±1.04,t=18.732,P<0.05)。CD105标记的MVD(CD105-MVD)的表达与LSCC的组织学分级、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预后有关(P均<0.05)。2Galectin-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CC为86.84%,大于喉正常黏膜36%(χ2=25.44,P<0.05)。G a le c t i n-3蛋白表达与L SCC的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预后有关(P均<0.05)。3CD105和Galectin-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4生存分析显示,CD105、Galectin-3、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分级、有无复发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C中CD105与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均促进LSCC的发生、恶性发展及不良预后,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于LS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苏娟 吉晓滨 谢景华 李雯关键词:喉肿瘤 半乳糖凝集素3 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畸变耳声发射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结果纯音测听示全部患者均为轻至中度低频感音性聋,听力损失最严重的频率是0.25 kHz和0.5 kHz,听力图上升型38耳,鞍型7耳,平坦型1耳。声导抗鼓室图全部正常,45耳镫骨肌反射消失,仅1耳引出且反射阈升高。全部病例可引出DPOAE,不能被对侧噪声抑制。ABR不能引出,或仅出现波Ⅰ和(或)波Ⅴ。23例言语识别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结论ABR缺失或严重异常而DPOAE正常引出,纯音听力图多呈上升型以低频损失为主,镫骨肌反射及OAE交叉抑制异常,言语分辨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是听神经病的主要特征,应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相鉴别。 李鹏 黄顺德 谢景华 宋江顺关键词:听神经病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损失 耳内镜下上鼓室内陷袋的治疗 目的:探讨在耳内镜下治疗上鼓室内陷袋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手术要点、技巧。方法:对25例上鼓室内陷袋病例(听骨链完整),耳内镜下距鼓环5mm翻起外耳道鼓膜瓣,凿除上鼓室外侧壁,清除内陷袋上皮及病变组织,耳屏软骨-软骨膜修复鼓膜... 李鹏 孟庆翔 何龙 黄宾 高雄辉 谢景华关键词:上鼓室 耳屏软骨 膨胀海绵鼻腔填塞在局部麻醉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膨胀海绵鼻腔填塞在局部麻醉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行局部麻醉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其中术中鼻腔后端填塞高膨胀海绵20例,填塞纱条20例。记录并比较两种填塞物患者的术中吐血量、吐血次数、手术时间、患者不适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0例膨胀海绵填塞患者术中经口吐血总次数(0.75±0.79)次,术中吐血总量(1.90±2.22)ml,手术时间(84.50±14.68)min,患者不适度VAS评分(3.05±1.14)分。术中吐血总次数、吐血总量、手术时间以及患者不适度评分中位值海绵填塞者少于纱条填塞者(P<0.05)。结论局部麻醉鼻内镜手术时,术中填塞膨胀海绵可有效减少术中创面出血的下流,减轻患者不适,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陈静 孟庆翔 谢景华关键词:局部麻醉 鼻内镜手术 膨胀海绵 鼻腔填塞 多梳基因蛋白EZH2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临床评价 2019年 目的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31,CD31)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喉正常黏膜(normal laryngeal tissues,NLT)中的表达,并探讨EZH2促进喉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EZH2在L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LSCC标本61例、NLT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两组标本中CD31、EZH2的表达。结果①LSCC中以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为10.26±2.46,大于NLT(1.20±1.10,t=-15.85,P<0.05)。CD31标记的MVD(CD31-MVD)的表达与LSCC的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有关(P均<0.05)。②EZ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CC为65.57%(40/61),大于NLT 30.00%(6/20)(χ^2=23.92,P<0.05)。EZH2蛋白表达与LSCC的组织学分级、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有关(P均<0.05)。③CD31和EZ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④生存分析显示,CD31、EZH2、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无复发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ZH2蛋白在LSCC中表达上调,促进LSCC新生血管生成、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较差,为LSCC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依据。 苏娟 吉晓滨 李鹏 李雯 谢景华关键词: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EZH2 CD31 MVD 喉癌来源黑色素瘤抗原A3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模型的表达1 目的 建立pIRES2-EGFP/MAGE-A3真核质粒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稳定表达的肿瘤细胞模型。方法 将喉癌来源的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A3,MAGE-A3)构... 李宁 吉晓滨 谢景华 刘启才关键词:真核载体 基因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 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头颈部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8例,随访率85.7%。15例无复发,3例复发再次手术,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5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其中2例上臂外展无力、2例声嘶加重、1例面瘫),大多在1年内恢复。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不易诊断,对此病要有足够的认识;术前确诊有赖于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中保护神经是最重要的环节。 高雄辉 谢景华 吴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