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谌芸

作品数:8 被引量:29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气候
  • 4篇降水
  • 3篇气温
  • 2篇气候基本态
  • 2篇气候异常
  • 2篇秋季降水
  • 2篇夏季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山区气温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涛动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秋季
  • 1篇温度
  • 1篇夏季降水
  • 1篇南方涛动

机构

  • 7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气象科...

作者

  • 8篇谌芸
  • 5篇施能
  • 2篇邓自旺
  • 2篇倪绍祥
  • 2篇张洪亮
  • 1篇陈辉
  • 1篇查勇
  • 1篇潘蔚娟

传媒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青海气象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夏季降水与全球气温场的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用蒙特卡罗的相关方法研究我国夏季大尺度降水与全球气温场关系 ,发现我国夏季大尺度降水与全球气温场有密切相关 ,以同期相关为最密切 ;除与热带西太平洋、东太平洋等海域有密切相关外 ,还与欧洲东部、北美洲东北部以及东亚等内陆地区的不同季节气温场有关系。研究还表明 ,印度洋地区春季气温和北美洲北部及北太平洋西南部夏季气温偏高时 ,长江中下游夏季易涝。且它们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相关均有阶段性 。
潘蔚娟施能谌芸
关键词:夏季降水长江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被引量:52
2003年
利用1951~1999年我国秋季(9~11月)降水、温度和南方涛动指数(SOI)1935~2000年资料研究ENSO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远比夏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好。El Nino 年我国秋季降水出现南多北少的分布型(S型)的频率增加近20 %,而La Nina年出现S型的频率减少20 %。反之,当我国秋季降水距平出现大尺度南北降水异常时,往往表示当时有ENSO现象发生。El Nino和La Nina年我国秋季降水距平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且这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江南北、西北和河套地区。不同时段SOI对秋季气候异常的影响不同, 当年4~10月SOI值与秋季降水EOF分解第二时间系数(反映大尺度南北旱涝异常特征的权重系数)之间为较明显的正相关, 其中8月最显著。上一年7~9月和同年1~3月的SOI值同秋季气温EOF分解的第二时间系数的正相关较明显。可根据前期5~8月的月平均SOI值,预报秋季大尺度降水异常,当年5~8月的SOI平均值偏高时,长江以南(北)地区的降水将有减少(增加)的可能,反之亦然。
谌芸施能
关键词:秋季气候异常ENS0南方涛动指数SOI秋季降水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与月均温的相关性被引量:37
2002年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 ,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 .在青海湖地区 ,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 .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 1 6个气象站点 ,采用综合方法 ,在小尺度上模拟该区所需月份的月均温 ,建立了空间分布式气温信息数据库 .然后 ,把野外调查的蝗虫密度空间数据与相对应的月均温空间数据进行叠加 ,计算并分析月均温与草地蝗虫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月均温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是和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密切相关的 ,即 5、6月 (孵化期 )和 7月 (蝗蝻期 )的月均温影响当年草地蝗虫的发生 ;8、9月 (交尾、产卵期 )的月均温则影响次年草地蝗虫的发生 。
张洪亮倪绍祥邓自旺谌芸
关键词:气温草地蝗虫
北极冰雪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青南高原雪灾的相关分析
1996年
本文利用谱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极冰雪面积的基本特征及北极冰雪与青南高原降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极冰的变化对青南高原雪灾存在影响,这种影响包含明显的一年振荡;极冰在冬、夏季对雪灾的影响趋势是相反的;冬季极冰对滞后3-4个月青南高原春季雪灾呈正相关关系,夏季极冰与前冬雪灾呈负相关关系。
谌芸
北半球冬季大气活动中心的基本态特征及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通过研究近100多年北半球全部大气活动中心30年以上的慢变平均值(气候基本态)、气候变率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指出阿留申低压与冰岛低压的基本态改变最大。基本态变化最小的是北太平洋高压,其次是北美高压。基本态的变化表现为两个基本模态:第一模态为弱(强)的NA0,较弱(强)的NPO,强(弱)的西伯利亚高压和较弱(强)的阿留申低压的特征;第二模态主要表现为弱(强)的阿留申低压及弱(强)的西伯利亚高压的特征。近期北半球环流基本态是处于第一模态明显的负位相,第二模态明显的正位相下,即特别弱的西伯利亚高压、特别强的阿留申低压及强NA0的慢变环流背景下。这种慢变的环流背景场还可能维持30年左右。所以北半球冬季今后还将长期处于气候暖背景下。
施能陈辉谌芸
关键词:大气活动中心气候基本态北半球
基于DEM的山区气温空间模拟方法被引量:121
2002年
气温作为一种农业资源是由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形成的 ,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与地表的地形特征密不可分 (特别在山区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作为一种地表形态的描述方式 ,在利用空间信息进行各种专题分析研究和规划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研究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为支撑 ,在常规统计模型 (CSM)的基础上 ,利用地形的坡度、坡向因子进行山区气温空间小尺度模拟的修正模型———地形调节统计模型(TASM) ,并在环青海湖地区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地形调节统计模型优于常规的统计模型 ,从而为山区任一地域单元气温空间分布的快速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对山区气温资源的专题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洪亮倪绍祥邓自旺谌芸查勇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地理信息系统GIS
我国秋季降水、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被引量:51
2003年
首先利用1951—1999年资料,研究了我国秋季(9—11月)降水、温度的时空特征,找出我国秋雨明显的地区,然后划分秋季的旱涝年及秋季气温的冷暖年,并研究旱涝、冷暖年的气候变化特征,最后利用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我国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气候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的成因。
谌芸施能
关键词:气候异常气候变化大气环流降水温度
我国东部夏季气侯基本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0年
利用1881年~1998年29个观测站的夏季降水、气温资料,研究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气温大于30年的慢变平均值(气候基本态)的变化特征。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了夏季降水与气温的气候基本态的特征模态及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气温的气候基本态与我国夏季天气及夏季大气活动中心的气候基本态关系密切。
施能谌芸潘惠娟
关键词:降水气温气候基本态夏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