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燕华
作品数:
5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易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蔡宗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孙奇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基因
2篇
肿瘤
2篇
腺癌
2篇
免疫
2篇
癌基因
2篇
C-ERBB...
2篇
肠癌
2篇
大肠
2篇
大肠癌
1篇
蛋白
1篇
蛋白异常
1篇
蛋白异常表达
1篇
抑癌
1篇
抑癌基因
1篇
幽门螺
1篇
幽门螺杆菌
1篇
组织化学
1篇
胃癌
1篇
螺杆菌
1篇
免疫诊断
机构
5篇
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5篇
孙奇
5篇
蔡宗芳
5篇
许燕华
5篇
易平
传媒
2篇
广西医科大学...
1篇
大肠肛门病外...
1篇
柳州医学
年份
1篇
2001
3篇
2000
1篇
1999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Hp感染、DNA含量、P^(21)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明确幽门螺杆菌 (Hp)感染、DNA含量及 P2 1 蛋白在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 ,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Hp、P2 1 蛋白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DNA含量采用 Feulgen反应显示 DNA,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制的 CMM- 3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 DNA含量分析。结果 :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 ,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前二者低 (34% ) ;不典型增生和胃癌 P2 1 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炎性病变 P2 1 蛋白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中、高增殖病例 P2 1 蛋白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胃粘膜活检标本同时检测 Hp、P2 1 及 DNA含量 ,对预防胃癌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 ,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胃癌的有效方法。
易平
孙奇
许燕华
蔡宗芳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P^21蛋白
DNA含量
胃癌
大肠粘膜癌前病变及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P16、P21、P53、cerbB-2、Bcl-2及CEA的表达在大肠粘膜癌前病变及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肠粘膜、100例大肠息肉(其中炎性息肉46例、腺瘤样息肉54例)大肠腺癌101例石蜡切片P16、P21、P53、CerbB-2、Bcl-2及CEA的表达。结果:P16在正常粘膜到腺癌各组病例中其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从正常粘膜、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到腺癌,阳性率分别为91.78%、89.13%、57.40%和27.72%,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CEA在正常粘膜中无阳性表达,炎性息肉中阳性率为2.17%,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瘤样息肉及腺癌阳性率分别为27.77%、69.30%,两组间及两组与正常粘膜或炎性息肉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P21和Bcl-2在正常粘膜及炎性息肉中无表达或阳性率非常低,在腺瘤样息肉中阳性率显著增高,达64.81%和铝.14%(P<0.01),腺癌P21、Bcl-2阳性率分别为66.33%和52.47%,与腺瘤样息肉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C-erbB-2在正常粘膜、炎性息肉及腺瘤样息肉中无表达或阳性率很低,分别为0.00%、0.00%,2.17%、19.56%,12.96%、25.92%,它们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腺癌中其阳性率明显增高,二者分别为47.52%、54.45%,与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P16、P21、P53、c-erbB-2、Bcl-2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P21、Bcl-2变异出现在癌变过程的早期,是确定癌前病变或癌变高危时象的可靠指标。P53、C-erbB-2均在病变细胞中的异常表达稍迟于P21、Bcl-2,可作为细胞恶性表型或早癌的标志。P16、CEA表达异常是判断癌前病变或早期腺癌的良好辅助指标。
孙奇
易平
蔡宗芳
许燕华
关键词:
腺癌
癌基因
恶性肿瘤
大肠癌P^(53)、C-erbB-2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讨论P^(53)、C-erbB-2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大肠癌101例、腺瘤性息肉54例及炎性息肉46例P^(53)、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P^(53)、C-erbB-2在腺癌中有很高的阳性表达率(48/101、55/101)与良性病变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腺瘤性息肉中二者的阳性率(7/54、14/54)也明显高于炎性息肉(P<0.05)。结论:p^(53)、C-erbB-2参与大肠癌的发生,二者在粘膜上皮中呈阳性表达对早期诊断粘膜上皮癌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易平
孙奇
许燕华
蔡宗芳
关键词: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癌基因
抑癌基因
P^53
C-ERBB-2
大肠粘膜癌前病变及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孙奇
易平
蔡宗芳
许燕华
大肠癌是该地区的高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决定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该课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大肠粘膜癌前病变及腺癌早期的诊断进行研究,分别对三组研究材料作P16、P21、P53、Bcl-2、C-erbB-2 5...
关键词:
关键词:
肠道肿瘤
癌前状态
病理学
腺癌
免疫诊断
大肠癌P^(53)、C-erbB-2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00年
讨论 P5 3、C- erb B- 2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染色观察大肠腺癌 10 1例、腺瘤性息肉 5 4例及炎性息肉 46例 P5 3、C- erb B- 2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C- erb B- 2在腺癌中有很高的阳性表达率(4 7.2 5 %、 5 4.45 % )与良性病变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 ;在腺瘤性息肉中二者的阳性率 (12 .96 %、 2 5 .92 % )也明显高于炎性息肉 (P <0 .0 5 )。结论 :P5 3 、 C- erb B- 2参与大肠癌的发生 ,二者在粘膜上皮中呈阳性表达对早期诊断粘膜上皮癌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易平
孙奇
许燕华
蔡宗芳
关键词:
大肠癌
P^53基因
C-ERBB-2基因
基因表达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