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三百年来俄罗斯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萌芽于18世纪初的俄罗斯中国学,历经300余年、经历多个政权更迭和沧桑变化而经久不衰。从最初少数知识精英的皓首穷经,到目前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系统研究。俄罗斯中国学熔古今于一炉,集东西方之大成,厚积薄发,别具一格,具备政府扶持、机构健全,自成体系、注重学术传承,注重学科化、专业化的发展特征,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竞赛场”上长期处于领跑位置。中俄两国文明源远流长,人文合作与交流稳步发展、成果丰硕,为大国之间文明互鉴、共同发展树立典范,是中国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的重要体现。
- 许华
- 关键词:中国学汉学中俄文化交流
- 乌克兰危机中的美俄混合战:演化、场景与镜鉴被引量:4
- 2022年
- 近年来俄罗斯通过组建相互策应的媒体矩阵,利用秘密情报操控信息流向,组织网络部队潜伏与渗透等手段,在叙利亚战争、美国大选和新冠疫情等事件的信息战、舆论战中有效介入,实现了结构性弱势下的宣传突围。这些对抗和反击虽亮点频现,但仍无法根本扭转总体实力较弱的局面。美国仍是混合战的顶级玩家,具备进行全体系混合战的超强实力。这种态势在2022年俄乌冲突混合战中得到了清晰体现。美国及其盟友在信息战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火力压制,各种制裁、封锁、妖魔化宣传达到前所未有的烈度,俄罗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一套舆论战和心智战手段被美西方破解和反杀。俄罗斯与美国进行的这场制裁与反制裁,封锁与突破的激烈较量,让我们对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可能面临同样的,甚至升级化的威胁与风险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和借鉴。
- 许华
- 关键词:信息战俄美关系
- 普京如何塑造领袖形象被引量:2
- 2015年
- 2000年,普京正式接学总统大权,俄罗斯社会自此步入一个新时期。普京上台以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拨乱反正,力图走出一条复兴俄罗斯的“普京之路”,抚平苏联瓦解之痛,实现复兴之梦。十多年来,普京先后赢得3次总统大选,在国内一直保持着超高的民众支持率。在国际舞台上,普京带领俄罗斯重回世界舞台中心,从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宣称要“打破单极世界幻想”的讲话,到2013年((纽约时报》上发表的名为“恳请”实为警告的《俄罗斯恳请谨慎》一文,直至2014年3月在全球激起旋风反应的关于乌克兰局势和克里米亚入俄问题的讲话,不管世界赞誉有加,还是恶评如潮,普京带领俄罗斯展现出一个正在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强国的形象。
- 许华
- 关键词:领袖形象普京单极世界国际舞台总统大选民众支持率
- 俄罗斯改善国际形象的举措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近年来,俄罗斯传统的强硬形象在获得国内舆论支持的同时,却加剧了与西方之间的紧张气氛,影响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削弱了俄罗斯的软实力。对此,俄罗斯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西方社会对俄的偏见和误解,改善国家对外形象,缓解内外压力。但如...
- 许华
- 关键词:外交政策资源整合
- “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中的中俄文化外交被引量:8
- 2018年
- 中国视俄罗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在中国与俄罗斯开创全面战略协作的进程中,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一起被视为两国关系的三大支柱。两国之间开展的文化外交的规模和规格不断提升,已步入机制化、规范化轨道。2017年,在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中俄在传媒、文艺、教育、体育、旅游、电影等领域的合作务实有效,屡开新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民众间的文化亲近感与当前政治互信的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有必要在各种传统外宣模式之外,对中俄文化外交中存在的某些局限和问题进行探索并寻求解决之道。
- 许华
- 关键词:中俄关系文化外交国家形象
- 中国加强对中亚地区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5
- 2016年
- 中亚地区是我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通道和关口大门,但是,作为"9·11"事件之后的国际反恐前沿阵地,以及美俄激烈交锋的"颜色革命"战场,中亚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并非安宁祥和之地,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该地区不免遭遇重重障碍和挑战。
- 许华
- 关键词:领土面积国际反恐前沿阵地人口数量政治力量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俄民间外交新形式及新内涵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中俄民间外交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获得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大变局相互交织,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克时艰,双方的交往依然保持着友好、协调、合作的基调和底色。因为疫情,传统交流项目中的访问、旅游、演艺、会展等需要在线下完成的活动受到限制,而"云端"民间外交的作用得以凸显。新形式的民间外交促进了中俄民众的精神交流,孕育出两国人文合作的新机,让我们感受到基于两国民众普遍心理的战略直觉与合作动力。但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使中俄友好协作这一主线之外长期存在的误解、偏见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极易被放大、渲染甚至操纵,造成网络民意的迅速聚集和舆论对立,对官方外交的主流议程设置构成阻力。我们应升级和更新中俄民间交流的平台和方式,对中俄关系进行深耕厚植,促进中俄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以应对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风险和挑战。
- 许华
- 关键词:中俄关系民间外交
- 俄罗斯借助俄语在后苏联空间增强软实力被引量:3
- 2012年
- 语言是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20多年来,尽管新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因各种复杂的历史和政治恩怨而阴晴不定,某些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限制俄语,力图在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推行民族语言,但俄语始终在后苏联空间的官方和民间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区一体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俄语也成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武器。
- 许华
- 关键词:软实力俄语
- 转型前苏联大众传媒与政治传播被引量:2
- 2016年
- 苏联后期,以"公开性"、"民主化"为指导思想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发了媒体的转型与重新定位。伴随着政治上从一党执政过渡到党政分离、多党制、自由选举和总统制的模式,苏联的新闻理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乃至媒体的经营管理和受众定位等因素也不断演变,催生出了以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为特征的传媒体制。在新的政治传播格局中,大众传媒属于苏共专有的垄断局面被改变,以党报党刊为核心的苏联传媒体系开始崩溃,而境外媒体的渗透与和平演变,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催化了政权的更迭。
- 许华
- 关键词:政治传播大众传媒苏联解体
- 中俄文化互鉴:如何有效培育两国民众间的亲近感被引量:2
- 2018年
- 中俄关系近年来处于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两国在政府层面保持着高度互信,这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数据显示,目前民众间的文化亲近感与当前政治互信的水平存在差距,与官方提出的"文化融通""民心融通"的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一方面,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美誉度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促使这种局面形成的因素主要在于中国的经济形象和政治形象带来的威望,而非文化形象的感召。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传统的文化外宣活动之外思考一下中俄关系中的文化外交。具体而言,两国媒体合作领域需继续深化以契合政治互信,文化产品的输出方式亟待丰富,中俄青年也应成为两国民心相通的担当。
- 许华
- 关键词:中俄关系亲近感民众政治形象政府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