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顺平

作品数:88 被引量:45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会议论文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3篇地震
  • 22篇层析成像
  • 19篇青藏高原
  • 16篇地幔
  • 16篇各向异性
  • 16篇波速
  • 15篇上地幔
  • 15篇青藏
  • 14篇地壳
  • 13篇汶川地震
  • 13篇PN波
  • 12篇上地幔顶部
  • 11篇PN波速度
  • 7篇成像
  • 6篇PN
  • 5篇地震学
  • 5篇上地壳
  • 5篇发震
  • 5篇北缘
  • 5篇大地震

机构

  • 68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5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篇北京大学
  • 11篇四川省地震局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麻省理工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88篇裴顺平
  • 18篇汪素云
  • 14篇赵俊猛
  • 10篇苏金蓉
  • 9篇许忠淮
  • 8篇刘宏兵
  • 7篇徐强
  • 7篇高星
  • 5篇崔仲雄
  • 5篇王伟
  • 4篇刘红兵
  • 4篇陈永顺
  • 4篇程宏岗
  • 4篇刘杰
  • 4篇张衡
  • 3篇马宏生
  • 3篇邵志刚
  • 3篇唐伟
  • 3篇陈崇希
  • 3篇孙权

传媒

  • 15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5中国...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期刊...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古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
利用Pn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中蒙地区的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对了解我国北部及相邻地区强震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理解强震发生机理与地震预测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范围为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40°~55°N,80°~130°E),包...
汪素云裴顺平胥广银高阿甲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玉树地震震源区Pg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地壳介质中,特别是上地壳广泛存在着微裂隙,如果这些微裂隙定向排列,在宏观上就形成了各向异性介质,当地震波通过时就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对剪切波而言就会发生横波分裂,对P波而言则会看到随方位的变化。利用玉树地震的余震数据,通过层析成像的方法研究震源区附近P波速度的横向变化和方位各向异性变化,探讨微裂隙的分布及意义。
裴顺平封彪陈永顺
关键词:方位各向异性玉树地震PG各向异性介质P波速度地壳介质
时移层析成像技术及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恢复过程
利用新发展的时移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龙门山地区并成功获得了断裂带的同震和震后结构演化的全过程。发现同震波速降低、震后波速升高,并且芦山地震后汶川地震破裂区加速恢复,揭示了结构演化与应力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有两点重要创...
裴顺平钮凤林Yehuda Ben-Zion孙权刘雁冰薛晓添苏金蓉邵志刚
关键词:层析成像技术
文献传递
利用M_L振幅研究地壳横波Q值I:不同构造区的衰减特征被引量:28
2007年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年报》中测定震级ML时所用的区域地震图中水平向的最大振幅及周期资料,研究了地壳内横波的衰减及介质品质因子Q0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整个区域平均的Q0值为367,以华南地台最高,为460,塔里木盆地为442,鄂尔多斯高原为419,华北地区最低,为294,其次是川滇地区为295.由这个结果可知,Q0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特征,在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地台,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华南地台等具有较高的Q0值;而构造上活动的强烈剪切变形带和新生代扩张盆地,如川滇地区和华北断陷盆地往往是Q0值低的地区,这和Pn速度分布特征也很相似,在Pn速度高的地区地壳Q0值亦高,在Pn速度低的地区Q0值亦低.
汪素云裴顺平许忠淮张国民俞言祥潘华
关键词:地壳横波
中国大陆Pn速度结构与强震活动
<正> (1)资料。汪素云等利用39 473条Pn射线的走时数据,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给出了Pn速度的横向变化图像。本文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地震年报(1997~1998年)...
汪素云裴顺平许忠淮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含义
<正> 1.资料Pn震相到时数据主要选自中国地震年报(1986~1998年),以及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各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的数据。此外,还增补了朝鲜的352个Pn到时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采用深地震测深宽...
汪素云裴顺平许忠淮
文献传递
发震层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在大地震精细结构成像中的应用
2015年
大陆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脆性层(发震层),大部分地震都是中小地震且震源深度集中在20 km 以上,因此,大量走时数据的震中距主要集中在100~200 km以内,同时这一层的垂向速度梯度较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简化的水平二维成像方法来获得高分辨率的浅部结构。主要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玉树、汶川、芦山地震震源区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应用。
裴顺平
关键词:成像方法大地震发震大陆地震震源深度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
该文在详细分析研究了上地幔顶部折射波层析成像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搜集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的Pn和Sn到时资料,利用层析成像技术,重建了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的P波和S波速度横向变化图像,并反演出P波波速的各向异...
裴顺平
关键词:地幔体波层析成像
发震层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在大地震精细结构成像中的应用
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脆性层(发震层),大部分地震都是中小地震且震源深度集中在20km以上,因此,大量走时数据的震中距主要集中在100~200km以内,同时这一层的垂向速度梯度较小,所以,可以利用简化的水平二维成像方法来获...
裴顺平
关键词:韧性变形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36
2009年
东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奇点,历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中国及区域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1964-2006年的ISC数据,总共349475个Pn波到时资料,着重反演了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该区Pn速度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关联:四川盆地,印度板块是构造稳定的地块而具有高速异常;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构造活动强烈而显示低速异常,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因处于缅甸弧弧后扩张区其低速异常尤为明显.Pn波各向异性表明快波方向在东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藏东南是北东方向,然后在南北地震带先转向东南,再转向南,最后在中南半岛北部突变为近东西向.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物质在东流的过程中,相对于东构造结和四川盆地,在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存在强烈的简单剪切变形,而在缅甸弧后扩张区为纯剪切变形所致.SKS快波方向也有类似的旋转趋势,但在中南半岛北部附近,具有近东西向Pn快波方向的区域,比云南南部东西向SKS区域偏南3°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岩石圈上部运动比下部更快的结果.
崔仲雄裴顺平
关键词:PN波不均匀性各向异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