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 CCD探头进行光谱研究
- 段旭如徐光碧袁成杰
- 关键词:光谱分析电荷耦合器件误差分析
- 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不同放电等离子体粒子约束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用光谱学方法研究在HL-1装置上LHCD及ECRH等离子体、弹丸注入等离子体、偏压电极与偏压孔栏等离子体放电的粒子约束特性.结果表明,在弹丸注入及使用正向偏压电极与偏压孔栏期间,等离子体粒子约束得到改善.较低密度下(n(?)<2.0×10^(13)cm^(-3)),LHCD脉冲期间粒子约束得到改善;而当密度n.大于2.0×10^(13)cm^(-3)时.等离子体约束变坏.ECRH脉冲期间粒子约束得不到改善.
- 段旭如袁成杰袁斌陈卉杨光
- 关键词:等离子体约束放电光谱
- HL-1装置等离子体粒子平衡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描述HL-1装置器壁碳化,观察了碳化前后氢的约束时间和再循环现象,同时还观察了加抽气孔栏条件下粒子约束时间和再循环的变化。实验表明,碳化后氢的再循环增大,使用抽气孔栏可以控制壁附近边缘等离子体的粒子密度,粒子约束时间比不用抽气孔栏增大17.7%,再循环系数减小13.2%。
- 张述勋袁成杰李华芝段旭如张萍
- HL-1装置等离子体轫致辐射径向分布的测量被引量:2
- 1990年
- 采用经钨带灯标准光源标定的多道石英光纤光学系统,测量了HL-1装置等离子体可见光波段轫致辐射功率的径向分布。测得的有效离子电荷数Z_(eff)的径向分布在中心处有最大值。放电过程中电子密度的增大使Z_(eff)降低。不同放电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用脉冲送气提高电子密度,可使中心弦平均Z_(eff)显著降低,而等离子体电流I_p的增大使Z_(eff)上升。在若干次放电中观测到了MARFE现象。
- 袁成杰李华芝张述勋张萍卢杰
- 关键词:HL-1装置等离子体
- ICCD光谱测量与分析系统
- 介绍了一种用电荷耦合成像器件与图象处理系统组成的可见光谱测量与分析系统。给出了该系统与光谱仪和法布里—白洛干涉仪连用以及像增强器CCD系统与单色仪相连用于HL-1装置可见光谱测量得到的结。结果表明:本测量系统可方便用于可...
- 徐光碧袁成杰
- 关键词:电荷耦合器件图象处理光谱分析
- 用光谱方法研究HL-1装置的不同约束模式
- 1996年
- 在H模式和高密度模式(HDM)下,用光谱方法研究了HL-1等离子体的约束状况。实验表明,在这两种模式下粒子约束时间都有明显改善.
- 张述勋李华芝张萍杨鸿儒汪占河袁成杰
- 关键词:H模式托卡马克
- HL-1托卡马克中的氢再循环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从粒子平衡方程出发,运用Howe的氢再循环模型,借助于设置在不同位置并经绝对校准的H_α探测器测得的信号强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HL-1托卡马克放电中总体再循环系数随时间变化,并采用Ehrenberg定义的加料效率的概念来分析在不同壁和孔栏条件或各种工作气体情况下的壁抽吸和壁加料现象,用四极质谱仪观察并比较了不同等离子体放电后的粒子释放情况,较系统地研究了HL-1装置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再循环现象及其对粒子约束特性的影响。
- 彭利林徐光碧袁成杰曹曾黄克强张述勋严东海
- 关键词:托卡马克氢再循环
- HL-1装置边缘参量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用光谱学方法测量了HL-1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性氢原子密度n_0的时空分布,氢原子流入通量Г_0。粒子约束时间τ_p及再循环系数R等,测得n_0约为10~9—10^(11)cm^(-3),Г_0为10^(15)—10^(16)cm^(-2)·s^(-1),τ_p为几毫秒到几十毫秒,R≈0.8。根据多次放电实验数据得到了有关的定标关系。实验表明,孔栏半径的大小对氢原子流入通量及粒子约束时间都有显著影响。孔栏在粒子再循环方面起主要作用。
- 张述勋袁成杰李华芝黄克强张萍段旭如
- 关键词:HL-1装置光谱学
- HL-1装置边界等离子体H_α辐射扰动的观测被引量:1
- 1991年
- 一、引 言 托卡马克中有关物理量的扰动引起了边界层粒子及能量的反常输运,大量有关扰动的测量与研究工作正在各装置上进行,本工作采用光谱方法,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线H_α辐射的探测,研究了HL-1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扰动的一般特性。
- 段旭如袁成杰李华芝张述勋郑永真张萍钱尚介
- 关键词:等离子体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