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龙春
- 作品数:80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明中后期吴门文人篆刻考论被引量:3
- 2017年
- 在篆刻史上,明中后期吴门文人群体参与治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彭与他的追随者不仅形成了三桥派,与之颉颃的雪渔派、泗水派,亦无不得文氏沾溉。然而,文彭等人是自己刻印还是仅仅篆印,至今并未被证实。我们即使相信文彭能够刻印,也是从较晚的资料如《印人传》中获得的印象。本文发现并利用若干公私收藏的吴门文人信札,考证嘉靖以来吴门文人如文彭、王榖祥不仅参与篆印,也亲自奏刀。文人刻印或与石质印材的发现有关,但铜、玉、牙等坚质印材在石章流行之后并未被迅速取代,故印工仍有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与文人合作的印工在隆万以后也出现通晓文字、书法的倾向,且挟一技活跃于各地市场。我们今天所说的"印人",正是文人与印工不断双向融合的产物。
- 薛龙春
- 关键词:文人群体明中后期篆刻史考论文彭追随者
- 《明季诸名公赠王文安公画扇册》考述
- 2010年
- 《明季诸名公赠王文安公画扇册》,常熟翁氏藏。计18帧,俱泥金折扇。封面隶书"明季诸名公赠王文安公画扇"12字,为松禅翁同龢所题,未署年月。18帧折扇半为书法,半为绘画,其中有3件绘画无款识印章。王文安,为王铎(1593~1652年)谥号。作为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王铎应酬他人的书画作品传世甚夥,但时贤馈赠王铎且流传至今的,却十分罕见。18件书画扇有3件署年月,最早为1623年,最晚为1631年。
- 薛龙春
- 关键词:考述明末清初书画作品书画家翁同龢折扇
- 安可以竹头木屑而小之——《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述评
- 2014年
- 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研究的角度,对于书写的物质环境,我都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书写的工具、材料、操作空间、展示空间,这些都是与创作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尤其是笔毫的刚柔、长短、粗细与书写方法之间的关系,笔与字的大小、字体、风格之间的关系,
- 薛龙春
- 关键词:文物汉唐木屑
- 从“点画”到“线条”:论晚明书法的小大之变被引量:8
- 2014年
- 在晚明书法中,立轴(尤其是巨轴)大量出现,除了装饰功能之外,这和当时的建筑改进与书写器具发展有很大关系,也适应了晚明文人对于"大"与"粗猛"趣味的青睐。在当时书家的创作实践中,小字展大成为亟须解决的形式问题。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在作品中强化视觉上的整体感、节奏感、层次感与偶然性,以回应这一新的挑战。在这一小大之变的过程中,书写的姿势由过去的伏案转变为站立,指掌之法转变为运腕(肘),精确的"点画"因之渐渐转变为含混的"线条"。
- 薛龙春
- 关键词:立轴点画线条晚明
- 乱而能整——祝允明书法摭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明代中叶,苏州一地出现许多书画名家,形成艺术史上声名赫赫的“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就书法而言,万历时的大文人王世贞曾自豪地说:“天下法书归吾吴。”在这一时期的地域书法竞争中,苏州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书画家大多没有显赫的官职,有些甚至都没有应过科举。吴门画派的开派人物沈周,一生居于苏州相门,家居读书,是个地道的隐士。
- 薛龙春
- 关键词:书法祝允明吴门画派明代中叶书画家艺术史
- 艺术史有没有自己的方法——白谦慎、薛龙春对话被引量:1
- 2016年
- 薛龙春(以下简称"薛"):一转眼,三联书店版《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2006年4月1日出版)出版已十年了。记得当时有人说,傅山有什么好研究的?他不过是二流甚至三流的书家。这个观念在中国书学界曾经深入人心,就是学术要做大题目。其实说得也没错,艺术史研究的选题确实不能太小,但对于什么是"大"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名气大、水平高是大,但素材的丰富性也是一种大。
- 白谦慎薛龙春
- 关键词:艺术史研究三联书店中国艺术史碑学书风八大山人
- 忌目治而尚实证——论曹宝麟《抱瓮集》的研究路径被引量:1
- 2007年
- 曹宝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宋徽宗〈蔡行敕〉考》一文以来,一直从事古代法帖的考证和宋代书法史的研究。一九九一年,他曾裒集十余篇论文成《抱瓮集》,由台北蕙风堂梓行。去年底又在此书的基础上增益一九九一年以来的论文二十余篇,仍以《抱瓮集》为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曹曾著《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及《中国书法全集》部分宋代书家的分卷,这些断代研究与书家研究都筑基于他关于书家生平与行迹。
- 薛龙春
- 关键词:书法史
- 王铎与《兰亭序》《圣教序》被引量:3
- 2012年
- 临帖活动贯穿王铎(1593-1652年)读书于孟津谷蜥山时,他曾在墙壁上临写王羲之《十七帖》①。后来的四十多年中,无论生活是安逸还是忙乱,无论是在山中还是在水上,王铎都须臾不忘临帖②。临帖既是王铎日常活动之一,也是王铎建构其书法风格的管道。他是明代末年董其昌之后又一力学传统的典型③。在笔者搜集到的王铎较为可靠的书画(包括刻帖)作品中,临帖作品有246件,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数量与比例,王铎以前的书家无出其右。
- 薛龙春
- 关键词:《兰亭序》《十七帖》书法风格临帖
- 王宠的作伪与伪作被引量:3
- 2007年
-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吴县人。虽四十而卒,但其书法得到时人与后人的尊崇。祝允明期盼自己去世之后,王宠能够"狎主齐盟"。①他的学生朱曰藩在他一件作品之后题道:"国朝书家谱系支山之后,其在伊人。"②明正德、嘉靖间崛起的吴门书派,王宠乃代表人物之一,与祝允明(1461~1527年)、文徵明(1470~1559年)、陈淳(1483~1544年)并称四家。
- 薛龙春
- 关键词:祝允明文徵明
- 古今的融合与隔阂:论王铎的古帖临摹被引量:2
- 2011年
- 王铎(一五九三——一六五二)虽非出身名门,但其家族中有长辈收藏古帖.[1]或许受此熏陶,王铎兄弟成年后对于古代刻帖都有着浓郁的兴趣.王铎收藏有褚摹《兰亭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一)和《圣教序》(藤井有邻馆藏)的宋拓本,二弟王镛收有数种《圣教序》佳拓,[2]三弟王鑨则是一部《淳化阁帖》祖拓本的拥有者.[3]除了家族的收藏,王铎亦时时向友人借观善本,或是共同校帖.[4]即使在官衙中,有时他也与同僚畅谈古帖.[5]王铎曾经说:『奇书、古帖、好诗是性命.』[6]殆非虚妄之语.王铎的临帖活动亦贯穿其学书的始终,万历末年读书孟津谷(獻)山时,曾在墙壁上临写王羲之《十七帖》.[7]后来的四十多年中,无论生活是安逸还是忙乱,无论是在山中还是在水上,王铎都须臾不忘临帖.临帖既是王铎日常活动之一,也是其建构书法风格的管道,他无疑是董其昌之后又一力学传统的典型.[8]王铎临帖有许多出人意料之处.笔者在《王锋与『奇字』》一文中,曾经论述王铎对于二王字样并不满意,以为他们不知『古法』.他的临摹作品,常常不惮其烦地对古代范本中『不合古法』的字样,一一根据篆籀文字加以改正.[9]本文选择王铎临帖的另外三个典型特征,来讨论王铎临作中古与今奇妙的融合与隔阂.
- 薛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