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冬

作品数:40 被引量:21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肿瘤
  • 8篇晚期
  • 7篇中医
  • 6篇老年
  • 6篇恶性
  • 6篇恶性肿瘤
  • 5篇肿瘤患者
  • 4篇诊疗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4篇西医
  • 4篇老年肿瘤
  • 4篇癌患者
  • 3篇血糖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中药
  • 3篇中医干预
  • 3篇中医治疗
  • 3篇最佳支持治疗

机构

  • 38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哈德斯菲尔德...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40篇薛冬
  • 16篇王丹
  • 14篇孙红
  • 12篇李萍萍
  • 11篇李占东
  • 9篇李元青
  • 9篇王薇
  • 6篇张红
  • 6篇陈衍智
  • 6篇王珂
  • 5篇许轶琛
  • 5篇冯烨
  • 4篇王凤玲
  • 4篇杨煦
  • 3篇沈琳
  • 3篇王国洪
  • 3篇杨宇飞
  • 3篇徐国兵
  • 3篇张伟
  • 2篇顾芳慧

传媒

  • 6篇医院管理论坛
  • 4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医学模式在肿瘤专科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9
2021年
整合医学被视为重塑全球和各国卫生体系的关键。结合北京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管理实践,探讨在整合医学模式下运用具体策略和管理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健康收益的可能方案。实践表明,医疗机构可以从学科建设、医院管理和社会服务3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突破医、教、研、防的传统管理架构和思维模式,推动医院实现整合型发展。
顾芳慧仲西瑶孙光宇王剑英管九苹薛冬
关键词:肿瘤专科医院管理
基于6S理论的门诊病理标本转运模式建立与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6S理论在建立门诊病理标本转运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样本医院从2017年开始运用6S理论建立了门诊病理标本转运模式,运行1年半时间,使用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模式建立后比建立前在转运人员、转运方式、核对方式、监督管理及标准化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秩和检验的结果为:Z=3.099,P﹥0.01,说明病理科接收标本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运用6S理论建立门诊病理标本转运模式,在减少患者无效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保证标本质量和安全、利于工作统筹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王凤玲田振刘毅强薛冬
关键词:病理标本转运模式
晚期恶性肿瘤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7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血瘀证组36例、非血瘀证组34例,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指数),并分析以上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血瘀证组凝固角、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较非血瘀证组显著升高(P<0.05)。最大振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血瘀证具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3项指标对证型影响力的排序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最大振幅。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的发生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体现在最大振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血瘀证发生的概率也升高。
王珂薛冬孙红许轶琛李元青陈衍智李占东何婷婷张伟李萍萍
关键词:恶性肿瘤静脉血栓形成血瘀证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肿瘤专科临床危急值闭环管理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从信息化和医疗质量管理角度讨论我院基于信息化手段的临床危急值全程闭环管理的方法与成效。方法:设计危急值信息系统、危急值报告流程及终末质控规则等,对危急值进行管理的实践。结果: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共预警住院危急值3216例,其中检验科2686例,微生物室301例,医学影像科143例,病理科73例,超声科13例。护士、医技科室和医生的平均时限符合率分别为91.45%、73.41%和74.28%。结论: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危急值管理模式能够准确、高效地记录每个危急值的关键信息,有利于对危急值实时监控,保证危急值的可追溯性,形成闭环管理。
李晨雄李壮李天柱王丹衡反修薛冬
关键词:危急值信息系统闭环管理
某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情况和转归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肿瘤医院日间病房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基本特征、就诊情况、费用情况及转归模式,为医院日间病房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北京市某肿瘤医院日间病房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记录数据(共12 870人次),并结合该院2013-2017年门诊及住院病房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2013-2017年该医院日间病房接诊结直肠癌患者人次从2013年的651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4 365人次,年均增长率为60.92%,总体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7:1,年龄以50~70岁为主(67.95%),主要来源于北京及周边地区(75.24%),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工作日(98.52%),7:00-9:00为就诊高峰(80.50%),医保患者比例为94.60%。患者的就诊费用中位数为8 411元;单次就诊患者就诊费用中位数(9 513元)高于多次就诊患者(8 11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日间转归模式患者就诊费用中位数(9 292元)高于其他转归模式患者(6 38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96名住院记录完备的日间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转归模式以"住院-日间病房"为主(1 503例,占79.27%)。结论该院日间病房结直肠癌患者来源以北京及周边地区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接诊人次逐年增长,转归模式以住院-日间病房为主。日间病房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应积极发展以满足患者需求。
陈京杨煦王丹张红薛冬
关键词:日间病房结直肠癌就诊模式
日间治疗模式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与管理情况回顾性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日间治疗模式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管理情况,为医院管理日间肿瘤合并VTE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170例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1.93∶1,中位年龄59.0(54.0~65.0)岁。患者主要来源于北京(32.95%)及其周边华北、东北地区。原发肿瘤前4位为消化道肿瘤67例(39.4%)、肺癌53例(31.2%)、淋巴瘤23例(13.5%)及乳腺癌12例(7.1%)。患者确诊VTE的时间在肿瘤确诊后中位时间55(16.5~221.5)d,98例(57.6%)患者VTE确诊于肿瘤确诊后半年内。VTE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2例(12.6%),深静脉血栓患者155例(91.2%),浅静脉血栓患者1例(0.6%)。应用Caprini评分、Padua评分、Khorana评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VTE风险评估,中高危患者分别占96.5%、18.2%与30.0%,提示现有评分工具对于预测日间肿瘤患者VTE风险存在不足。结论VT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的VTE规范防治应引起肿瘤医生的重视。
郑艳群王闫飞王丹张红李秋钰刘钟芬刘巍薛冬
关键词:日间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最佳支持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1例
晚期胃癌患者可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一线治疗中获益。但化疗相关性腹泻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耐受性产生重要影响。中医最佳支持治疗对于防治胃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好效果。从而使患者生存获益。
冯烨薛冬孙红
关键词:中医治疗
文献传递
AI技术助力提升电子病历质量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AI技术的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对医生书写病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某肿瘤专科医院中,选取出院日期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的病历,分月收集整理AI质控和人工抽检的病案质量管理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I质控终末病案数量为人工抽检的24.8倍,AI质控每份病案缺陷数为人工抽检的27.6倍,质控效率大幅提升;AI质控、人工抽检的甲级病案率分别为96.21%、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质控甲级病案率逐月上升,缺陷率逐月下降,病案质量管理指标提升。结论使用AI技术进行电子病历质控,对提升医生书写病历内涵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莫陶欣王丹李晨雄王立军刘伟伟衡反修薛冬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病历
利用PDCA循环原理建立床旁血糖质量管理体系
目的 利用PDCA 循环原理,建立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床旁血糖检测的准确性.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in establishing POCT-portable gluco...
王丹徐国兵王国洪胡晓婷张红王凤玲莫陶欣薛冬
关键词:PDCA循环
中药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减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56例患者盲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颗粒剂,对照组采用安慰颗粒剂,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采用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定其主要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术语评价标准(NCI-CTCAE)4.0版评估周围神经毒性分级,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和12周,干预组N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F>9.518,P<0.01),NCI-CTCAE分级提高(Z>3.887,P<0.05);治疗后12周,EORTC QLQ-C30疲乏评分明显下降(t=-2.971,P<0.01)。结论中药能改善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降低神经毒性分级,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能有些帮助。
李元青孙红薛冬李占东许轶琛王薇李萍萍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化学疗法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身痛逐瘀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