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巧言

作品数:90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5篇飞行
  • 25篇飞行器
  • 18篇运载
  • 17篇运载器
  • 11篇航天
  • 10篇气动
  • 10篇重复使用运载...
  • 9篇贮箱
  • 8篇弹道
  • 7篇襟翼
  • 7篇飞行器设计
  • 7篇超声速
  • 6篇组件
  • 6篇航向
  • 6篇方向舵
  • 6篇高超声速
  • 5篇再入
  • 5篇推进剂
  • 5篇气动力
  • 5篇模块化

机构

  • 88篇中国运载火箭...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航天空气动力...
  • 5篇北京宇航系统...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北京航天自动...
  • 1篇北京航天长征...

作者

  • 90篇蔡巧言
  • 39篇王飞
  • 31篇张化照
  • 27篇郑平军
  • 22篇韩鹏鑫
  • 19篇张静
  • 17篇袁园
  • 16篇解海鸥
  • 16篇张广春
  • 16篇陈亮
  • 16篇曾凡文
  • 14篇刘刚
  • 14篇韩威
  • 14篇张涛
  • 14篇刘杰平
  • 13篇郑宏涛
  • 13篇赵大海
  • 12篇郭金花
  • 12篇欧峰
  • 11篇海尔瀚

传媒

  • 7篇导弹与航天运...
  • 5篇气体物理
  • 3篇强度与环境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航空学报
  • 2篇中国航天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航空计算技术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宇航总体技术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 1篇气动研究与试...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首届全国航空...

年份

  • 4篇2024
  • 12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发展与展望被引量:34
2018年
航天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代表一个国家自主进出空间的能力,体现一个国家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空间安全和空间利益,也是综合国力的象征。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安全可靠性、缩短转场准备时间的理想运输工具,是未来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运输系统从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发展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技术性能更先进、能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对于满足中国未来空间开发和降低发射成本等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外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围绕传统运载火箭构型重复使用、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组合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3种技术途径,分析了中国重复使用技术发展思路和路线。
龙乐豪蔡巧言王飞马婷婷闻悦
关键词:航天运输火箭动力
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被引量:18
2021年
本文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综述。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具备可复用的天地往返运输能力也一直是航天工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制导与控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回顾了全球范围内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究进展,随后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发展途径进行分类和分析,并从垂直起飞垂直着陆(VTVL)、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水平起飞水平着陆(HTHL)等3个方面对制导与控制的需求进行了梳理。针对不同的起降模式,详细构建了完整的制导与控制模型、约束与目标函数,从而对比在不同场景下制导与控制的特点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在VTVL、VTHL、HTHL 3种工作方式下制导与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和比对。最后对本领域当前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对推动重复使用运载器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宋征宇蔡巧言韩鹏鑫王聪潘豪张广春李栩进
关键词:重复使用运载器
一种再入飞行器末制导交班条件确定方法
一种再入飞行器末制导交班条件确定方法,(1)生成预置交班点信息;(2)对步骤(1)中生成的预置交班点信息进行修正,并生成预置交班点误差球;(3)设计随时间变化的制导增益;(4)确定按照时间排序的指令平滑时间系数序列;(5...
吴炜平李杰奇张振兴王炀刘刚张永蔡巧言张旭辉
一种重复使用低温动力系统贮箱小气枕增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使用低温动力系统贮箱小气枕增压系统及方法,包括地面增压系统、器上增压系统、自生增压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地面增压系统用于在发动机点火前对燃料贮箱和液氧贮箱完成常温氦气增压;自生增压系统用于与器上增压系统...
李波赵建波粆安安袁本立赵胜王海英陈亮欧峰张雨蒙李然范囯臣郑平军张涛王飞蔡巧言张化照曾凡文朱长军曹魏张璁
CPU板卡可插拔式替换的飞控计算机
CPU板卡可插拔式替换的飞控计算机,属于航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领域。针对飞控计算机处理能力分档实现的工程需求,通过插板式硬件结构、模块化封装、无导线设计,实现了同一机箱上进行不同处理性能CPU的板卡式替换、快速启动和掉电保...
韩鹏鑫晏资湘刘峰李争学刘刚李杰奇郭金花张广春王宁宇欧峰郭鹏飞蔡巧言海尔瀚赵大海邵秋虎
一种适应低温容器变形的弹簧补偿连接装置
一种适应低温容器变形的弹簧补偿连接装置,涉及移动运输低温容积及固定式低温容器的固定连接领域;包括低温容器、外层壳体和多组弹簧补偿连接装置;其中弹簧补偿连接装置包括上盖、压紧装置和底板,本发明能够通过内部构件的尺寸变形,实...
陈亮荣华袁园时米清杜朋飞赵建波粆安安刘业宝王飞蔡巧言朱永贵彭小波韩威曾凡文
一种基于模板的飞行器多学科协同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板的飞行器多学科协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飞行器设计任务模板初始化模块、飞行器设计任务模板导入模块、飞行器设计任务管理模块和飞行器设计任务导出模块,利用飞行器设计模板,实现飞行器总体多学科协同,快速完...
池元成李华光张涛蔡巧言张化照石伟丁嘉元袁利平张静郑宏涛李贵成韩旭石铄荣华丘丰
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挑战被引量:6
2023年
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高级形式,具有高可靠、低成本、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基于火箭动力发展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之一,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具备实现类似飞机航班形式的快速周转发射能力,同时对航天运输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方案,重点分析了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后续研究重点与发展建议。
蔡巧言吴莉莉孙健
逃逸飞行器栅格翼最大速度头试验的气动模拟
栅格翼作为无控逃逸飞行器的稳定翼,对它的局部设计成为逃逸飞行器气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栅格翼完成预定的稳定控制任务,必须对其进行可靠的气动设计、结构设计。为了验证气动设计和结构设计成功与否,设计人员设计了一种地面验...
蔡巧言倪嘉敏
关键词:栅格翼逃逸飞行器气动
升力式面对称运载器大攻角颤振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升力式运载器采用面对称气动布局,结构频率低,易与气动耦合发生气动弹性问题,舵翼面颤振特性的准确分析对型号飞行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经典颤振的数值分析方法发展较为成熟,对亚声速及超声速域内小攻角飞行状态下的颤振特性预示具有较高精度。然而,对处于大攻角气动干扰下气动控制面的颤振特性分析,工程气动力模型的颤振分析方法难以给出准确的预示结果。本文分别采用工程气动力模型方法和CFD方法对升力式布局面对称运载器颤振特性进行分析,对传统工程方法在此类飞行器大攻角颤振分析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采用CFD/CSD耦合方法准确预示运载器大攻角飞行时的颤振特性。
蔡巧言吕计男郭力王昕江
关键词:大攻角颤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