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里津
- 作品数:72 被引量:2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 赵璐露蒲里津赵玲王钰华宝桐郭涛
- 他汀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CAD)的残余风险.方法入选进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并在人院前已强化他汀调脂治疗且LDL-C达标(<2.6 mmol/L)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9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糖尿病并冠心病组200例,进一步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血管病变亚组,无冠脉病变者90例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AD的残余风险.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HDL比值是强化他汀治疗后的T2DM患者发生CAD的独立预测因子(OR=1.45,95%CI1.129-1.863,P=0.004).3-支冠脉病变组HbA1c/HDL比值(8.71±2.46)明显高于2-支病变组(7.26±1.54)及1-支病变组(6.80±2.00).HbA1c/HDL比值与冠脉病变广泛程度指数(Pearson’s r=0.516,P<0.01)及冠脉病变支数(Spearman’s r=0.442,P=0.032)正相关.结论 HbA1c/HDL比值是他汀强化调脂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AD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与CAD的严重程度相关.
- 李虹道舒占坤钱炳坤刘基建赵玲喻卓蒲里津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他汀高密度脂蛋白
-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脉压指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积分 (CAS)与脉压指数 (PPI)的关系。方法 71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其中男 4 70例 ,女 2 4 1例 ,年龄 30~ 82 (6 1± 8)岁。以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 (QCA)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CAS。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定外周肱动脉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 ,并计算脉压 (PP)及PPI。结果 年龄、性别、体重指数、SBP、PP、PPI、升主动脉根径 (Ao)、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CAS有显著相关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PPI和Ao这两个指标与CAS呈显著正相关 (β =0 0 4 1~ 0 14 9,P均为0 0 0 0 )。结论 PPI和Ao这两个指标与CAS密切相关 ,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良好的预测指标 ,并可应用于临床指导冠心病危险人群的早期干预。
- 张戈楚天舒阮志敏光雪峰左明鲜李玉萍杨瑞丰蒲里津李云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脉压指数PPICAS冠状动脉造影
- 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探索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效果。方法:入选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组和标准双心室起搏组各3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术后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EA峰间距(E/A Pd)、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的差异,并计算单左心室起搏组5个心率段V_1导联S/R比值的标准差(R_(S/R)-SD5)以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的准确性。结果: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VTI(21.84±2.25)cm较标准双心室起搏组(20.45±2.12)cm增大(P<0.05);单左心室起搏组QRS时限(137±11)ms、IVMD(64.27±12.29)ms、MRA(3.09±1.12)cm^2较标准双心室起搏组(144±11)ms、(71.39±13.64)ms及(3.73±1.19)cm^2减小(P均<0.05);单左心室起搏组R_(S/R)-SD5为4.23±1.89与心功能改善(ΔLVEF,即术后最近一次随访与术前LVEF值之差)负相关(r=-0.394,P=0.031)。结论: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可实现CRT,比双心室起搏更符合生理性,效果与标准双心室起搏相似。
- 赵璐露蒲里津赵玲华宝桐王钰李淑敏刘苓杨军郭涛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松弛疗法对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后继发情绪紊乱患者起搏器事件及情绪紊乱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松弛疗法减少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放电后继发情绪紊乱患者起搏器事件,及改善情绪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及ICD门诊随访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男性、女性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药物治疗;试验组另外同时接受松弛疗法,包括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静默放松训练,2次/d,30 min/次,持续6个月。应用起搏器腔内图事件监测功能,记录两组试验前6个月及试验期间6个月内被标记的起搏器事件次数。分别于试验前及干预6个月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情绪紊乱程度及干预效果。结果试验期间,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退出3、2例。对照组试验前6个月与试验期间6个月被标记的起搏器事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2,P=0.637);试验组试验期间6个月被标记的起搏器事件发生次数少于试验前6个月(Z=-3.172,P=0.002)。试验组试验前6个月与试验期间6个月被标记的起搏器事件发生次数变化值大于对照组(Z=-2.475,P=0.013)。试验组干预后情绪紊乱程度较对照组轻,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情绪紊乱的干预效果与被标记的起搏器事件次数呈负相关(r_s=-0.702,P<0.001)。结论松弛疗法能够减少ICD放电后继发情绪紊乱患者起搏器事件的发生次数,并改善患者情绪紊乱状态。
- 柳唯意余琳娜华宝桐景盼蒲里津
- 关键词:松弛疗法除颤器植入型
- 血清糖基化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 2006年
- 蒲里津陆林沈卫峰陈秋静张瑞岩张建盛张奇杨震坤胡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蛋白水平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单左室起搏逐跳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实现双心室再同步的可行性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左室起搏(LUVP)逐跳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AVD)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可行性及其算法。方法入选符合CRTⅠ类适应证并植入三腔起搏器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术前动态心电图采集房性早搏。心脏超声下优化AVD及V-V间期,测定LUVP脉冲到右室腔内图起始(LVP-RV)的间期及LUVP需优先于右室的间期(V-R间期),比较两间期的差异并计算左室优先系数(ε),比较LUVP与标准双室起搏(BVP)两种模式的心脏超声指标及QRS波时限差异,测定并比较1min内两个相邻窦性心跳间及最大与最小ASVS间期差异,建立LUVP逐跳跟踪生理性AVD实现CRT的算法。结果房性早搏的生理性AVD的回归方程为:P′R′=0.022+0.954PR,除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两种模式比较无差异外(P>0.05),二尖瓣返流面积、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QRS波时限LUVP均较BVP改善(P<0.01或0.05)。LVP-RV间期(103±16)ms明显大于V-R间期[(20.2±7.0)ms,P<0.01]。ε为0.72±0.03。1min内相邻两个窦性心跳AS-VS间期的最大差值(6.47±1.62)ms明显小于最大与最小AS-VS间期的差值[(16.24±3.29)ms,P<0.01]。结论 LUVP逐跳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可实现CRT。
- 蒲里津赵玲李淑敏华宝桐杨军闫雪晶柳唯意郭涛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双心室起搏
- T波电交替筛查冠心病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52例为冠心病组.对照组为非冠心病者共140例.采用GE Marquette Case800系统MTWA分析程序以时域法连续分析MTWA及最大MTWA时的心率(HR)为频率阈值.以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CHD组时域法MTWA(22.04±7.22)μV明显高于对照组(10.63±6.71)μV,P<0.01;频率阈值[(107.61±12.06)次/min]低于对照组[(126.23±9.42)次/min,P<0.01].MTWA筛查CH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7~0.946,P<0.01),最佳切点为11.5μV(敏感性为97.66%,特异性为71.43%).结论冠心病患者时域法MTWA的频率阈值明显降低,MTWA幅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可在运动试验中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
- 赵玲蒲里津汤亚明杨萍郭涛
- 关键词:T波电交替冠心病
- 埋藏式心律失常追踪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多数不明原因晕厥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对这类晕厥,诊断精度和效率最高的方法是为患者安装埋藏式心律失常追踪器(ILR)。不论患者有无症状,新一代ILR可在长达3年的监测期内,借助手动/自动存储模式选择性捕捉有意义事件前/后的心电信息,明确心律失常与患者晕厥有或没有相关性,进而大大改进晕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
- 郭涛蒲里津华宝桐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律失常不明原因晕厥
- 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植入三腔起搏器进行心脏超声优化的CHF患者30例,分别测定传统CRT优化后及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CRT模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MVI)、二尖瓣返流VTI(MR-VTI)、主动脉瓣前向血流VTI(AVI),并与CRT术前及传统CRT右室优先模式(11例)比较上述心脏超声指标、QRS波时限、优化耗时及CRT费用的差别。结果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模式的平均电池寿命长于传统CRT模式,QRS波时限、优化耗时及CRT年平均费用少于传统CRT模式(均P<0.01);AVI、LVEF、MVI、MR-VTI与传统CRT模式无差异(均P>0.05),但与传统CRT模式高度相关(P<0.01)。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模式的AVI、LVEF、MVI较右室优先模式增加,MR-VTI较右室优先模式减少(P均<0.05)。结论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较右室优先的传统CRT模式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CRT年平均费用。
- 蒲里津刘可骆志玲彭云珠赵玲华宝桐李琳韩明华李淑敏杨军郭涛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