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耀刚

作品数:3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石流
  • 15篇泥石
  • 15篇泥石流
  • 9篇滑坡
  • 4篇拦挡坝
  • 4篇黄土
  • 4篇黄土区
  • 3篇跌水
  • 3篇性状
  • 3篇主控
  • 3篇主控单元
  • 3篇箱体
  • 3篇箱体结构
  • 3篇过流能力
  • 3篇防冲
  • 3篇防冲刷
  • 3篇边坡
  • 3篇测试装置
  • 3篇触发器
  • 2篇应力

机构

  • 36篇甘肃省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6篇董耀刚
  • 23篇刘兴荣
  • 14篇杨军
  • 14篇颉丽
  • 11篇张连科
  • 9篇姚正学
  • 8篇周自强
  • 6篇宿星
  • 6篇刘迪
  • 4篇李霞
  • 4篇吴玮江
  • 4篇张满银
  • 4篇冯乐涛
  • 4篇王国亚
  • 4篇魏万鸿
  • 3篇王生新
  • 3篇叶伟林
  • 3篇方世跃
  • 2篇崔鹏
  • 2篇王得楷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甘肃地质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舟曲县牙豁口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2019年7月16日,位于舟曲—化马深大活动断裂带的舟曲县牙豁口发生滑坡,滑坡长1 920m,宽50~190m,体积212×10^(4)m^(3),为典型的推移式大型长条状断层破碎带堆积层滑坡。滑坡自上而下沿原老滑道分级分块逐步发育形成,滑动历时近50天,最大滑距500m,滑坡破坏X414县道、养鸡场等,并使岷江呈半堵塞状态,影响汛期行洪安全。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无人机测量、岩土试验和收集历史滑坡资料,对牙豁口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滑坡发育历史、滑坡分级分块特征、滑动过程和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牙豁口滑坡分为上、下相对独立的两级滑坡。上级滑坡又可分为南支滑块和北支滑块两部分,在老滑坡的基础上长期孕育发展,上级滑坡北支滑块在2013年前就已活动,2019年7月16日上级滑坡南支滑块开始剧烈滑动,并推挤北支滑块前部一同复活滑动。上级滑坡约10×10^(4)m^(3)滑体下滑加载于下级滑坡,下级滑坡于7月24日由上向下逐步扩展变形和滑动,下级滑坡又可分为上、中、下三段滑体,滑坡前缘于8月10日达到岷江边,使岷江呈半堵状态。牙豁口滑坡总体具有孕育历史悠久、滑动历时长、滑动速度较低、分级分块差异性滑动的特点。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凹槽状地形、软弱易滑的灰黑色风化破碎炭质板岩、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强烈作用、两侧崩滑体的堆积加载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
吴玮江王国亚刘兴荣马伊民董耀刚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断裂带炭质板岩
白鹿塬某黄土崩塌稳定性分析及危害性评价
2018年
结合白鹿塬某黄土崩塌现场勘查工程地质资料,采用理正软件对该黄土崩塌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崩塌体稳定性的相关结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对其危害性做出评价。
杨立董耀刚颉丽姚正学杨军方世跃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以兰州九洲开发区某边坡为例,采用Slide软件中的Sensitivity Analysis模块,对边坡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素填土a的重度和粘聚力是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利用Probabilistic Analysis模块,进行了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安全系数与可靠度计算,评价了该边坡的稳定性,并与确定性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安全系数基本一致,但从破坏概率来说,该边坡在自重状态下,坡体处于稳定状态,破坏概率最大为0.4%;在暴雨工况下,坡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破坏概率最小为70.3%;而在地震作用下,东段和南段的部分仍可稳定,破坏概率极小,仅为2.7%,评价结论更加可靠和直观,有利于边坡治理方案的优化设计。
杨军姚正学董耀刚颉丽刘兴荣刘迪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可靠度不确定性MONTE-CARLO方法
成县黄渚镇泥石流形成机理及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泥石流是黄渚镇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暴发频次高、暴发突然、破坏性大等特点。基于黄渚镇3条主要泥石流沟的调查和分析,论述了黄渚镇泥石流形成的背景条件、活动特征及形成过程,探讨了黄渚镇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黄渚镇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总体思路,通过稳、拦、排等治理措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的的目标。
刘兴荣董耀刚王生新张连科
关键词:泥石流治理措施防灾减灾
舟曲南桥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在偶然中有其必然性,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南桥滑坡位于舟曲县城白龙江南岸,是"8·8"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应急调查确定的第一批治理项目8处灾害点之一,综合定名为牵引式—中型—堆积体滑坡。该滑坡变形活动悠久,属老滑坡,活动规模大、变形复杂、潜在威胁性大。本文旨在通过反演、试验及工程类比手段综合确定强度参数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定性辅以定量确定其稳定程度,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法及其对策。
焦赟姚正学董耀刚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成县赵河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工程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成县黄渚镇赵河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提出了"支沟拦挡、主沟固沟、沟口排导"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就各项工程的特点、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工程建成后,赵河沟泥石流将变成夹沙洪水,对黄渚镇的危害基本消除。
刘兴荣张连科王得楷杨军董耀刚马伊明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机制
甘肃武都区泥石流的分布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武都地区泥石流是内外动力地质营力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是地貌在夷平作用下长期发育的地质过程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研究,武都区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于白龙江及其支流岷江和北峪河等流域。首先,白龙江两岸地形变化剧烈,具有陡峻的地形条件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比,其可以提供泥石流发生的动力条件;其次,河岸两侧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破碎,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并能源源不断的补给泥石流;最后,该地区易发生短时强降雨,具有可携带大量泥沙运动的、充足的水源条件。泥石流防治在现阶段应将预防放在首位,划分危险区或城建不利地段,严格控制危险区内的各种建设活动。考虑武都区经济建设需要,泥石流应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地开展治理。
董耀刚杨军严耿升
关键词:泥石流夷平作用
不同粒径级配条件下工程弃渣泥石流启动机理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通过开展室内水槽试验,利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记录工程弃渣泥石流形成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并运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工程弃渣的运移及骨架颗粒的破坏现象。试验发现:在相同清水流量作用下,堆积渣体破坏方式主要受渣体中粒径为2 mm的砾粒含量影响较大,当粒径大于2 mm的砾粒含量大于50%时,渣体呈现出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冲刷破坏造成的顶面下切,孔隙水压力呈现出陡增的趋势,然后处于平缓;当粒径小于2 mm的砾粒含量均大于65%时(即粒径大于2 mm的砾粒含量小于50%),渣体呈现出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渗流作用造成的底面冲蚀,孔隙水压力呈现出弧线上升的特征。
刘兴荣崔鹏崔鹏王飞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破坏形式
泥石流拦挡坝破损分析及优化对策--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被引量:15
2020年
拦挡坝的破损研究是困扰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分析总结拦挡坝破损原因,优化其设计理念十分重要。本文对陇南市武都区16条沟道的65道泥石流拦挡坝破损形式及导致坝体破损的相关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拦挡坝破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破损概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副坝破损、坝肩破损、溢流口破损、基础破损、冲毁(失去功能)、勾缝破损;(2)根据拦挡坝破损特征统计分析,确定其破损主要与泥石流性质、圬工材料、坝体高度、坝体选址、坝肩保护、基础保护和库容淤积等情况有关;(3)导致拦挡坝破损的主要原因总结为对沟道机理认识不足、坝体自身存在缺陷和保护措施不当。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工程管理、拦挡坝体系设计、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拦挡坝防治工程优化对策。
刘兴荣周自强董耀刚吴玮江魏万鸿
关键词:统计分析
改性水玻璃固化黄土的水稳性机理研究
王生新吕擎峰王得楷许宏孙志忠张满银刘兴荣吴朱敏孙年祥谢荣卡毛措董耀刚
2013年12月7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学院,邀请赖远明院士等7名有关专家形成验收专家组与鉴定委员会,对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的甘肃省科技支撑...
关键词:
关键词:改性水玻璃冻融耐久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