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16基因C540G和C580T多态与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16基因第3外显子3′端非编码区C540G和C580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与河北省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贲门腺癌(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265例ESCC患者、238例GCA患者和246名健康对照的p16基因C540G和C580T多态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16基因C540G三种基因型(C/C、C/G、G/G)的频率分布在ESCC、GCA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16基因C580T三种基因型(C/C、C/T、T/T)的频率在对照组和ESCC、GCA患者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单体型分析显示,对照组540C/580C、540C/580T、540G/580C和540G/580T单体型的频率分别为80.1%、10.4%、8.5%和1.0%,ESCC组单体型频率(80.8%、9.6%、8.7%和0.9%)和GCA组的单体型频率(80.2%、9.2%、9.5%和1.1%)与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p16基因C540G和C580T多态可能与河北省高发区ES-CC和GCA的易感性无关。 王娜 李琰 董秀娟 郭炜 王士杰关键词:P16 食管鳞状细胞癌 贲门腺癌 遗传易感性 MMP-1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上游82bp处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责门癌高发区一磁县、涉县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贲门腺癌(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16名ESCC患者、243名GCA患者和609名健康对照的MMP-12 A-82G SNP的基因型。结果MMP-12 SNP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其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吸烟状况分层分析发现,吸烟组中GCA患者组与对照组A/A、A/G基因型频率分剐是89.8%、10.2%和95.0%、5.0%,GCA患者组A/G基因型频率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3,P=0.06),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A/G基因型有增加吸烟个体GCA发病风险的趋势(OR=2.13,95%C=0.0.94~4.83)。结论MMP-12基因A-82G SNP可能与河北省磁县和涉县人群的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无关;但携带A/O基因型可能是吸烟人群GCA发病的危险因素。 张晓娟 王娜 周荣秒 董秀娟 李琰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贲门腺癌 MMP-12 基因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食管癌易感性与STK15基因Phe31Ile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STK15基因Phe31Ile(91T→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涉县296例ESCC患者和302例健康对照STK15 Phe31Ile(91T→A)SNP的基因型。结果吸烟及上消化道肿瘤(UGIC)阳性家族史均能显著增加ESCC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68和1.77,95%CI分别为1.34~2.10和1.44~2.19)。STK15 Phe31Ile三种基因型(Phe/Phe、Phe/Ile、Ile/Ile)频率在ESCC患者组中分别为11.5%、34.8%和53.7%,与健康对照组(11.9%、36.8%和5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84)。以Phe/Phe基因型作参照,Phe/Ile基因型及IIe/Ile基因型分别与其相比,均未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0.98和1.09,95%CI分别为0.57~1.69和0.65~1.82)。根据性别、吸烟状况及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也未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K15基因Phe31Ile(91T→A)SNP可能与河北涉县人群ESCC的患病风险无关。 王娜 王贵英 郭炜 董秀娟 李琰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发病易感性 STK1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XPC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2008年 研究表明,存在于DNA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能与个体的DNA修复能力有关,且可能导致不同个体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差异。XP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基因是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的重要成员,定位于染色体3p25,其第8外显子C/T、第9内含子PAT-/+及第15外显子A/C多态可能与肺、 周荣秒 王娜 郭炜 张晓娟 董秀娟 李琰关键词:卵巢肿瘤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P16(CDKN2)内含子3的2个多态性位点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目的:p16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的G1/S的转换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p16基因缺失、突变等所导致的编码蛋白表达失活均可能导致细胞增生突变。研究提示p16启动子甲基化和失活可能和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李琰 王娜 康山 马晓伟 郭炜 董秀娟关键词:P16 上皮性卵巢癌 遗传易感性 文献传递 p16基因C540G和C580T多态与涉县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易感性 目的:探讨p16(CDKN2/MTS-1/INK4 α)基因第3外显子3’端非编码区C540G和c580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贲门腺癌(G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 王娜 李琰 郭炜 董秀娟 张健慧关键词:P16 食管鳞状细胞癌 贲门腺癌 遗传易感性 文献传递 中国人XRCC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2(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2,XRCC2)41657C/T、4234G/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flni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330例ESCC、254例GCA患者和629名健康对照个体XRC6241657C/T、4234G/CSNP的基因型。结果XRC6241657C/TSNP中,ESCC组的CC、CT、TT3种基因型频率(67.8%、26.4%和5.8%)与对照组(68.8%、28.8%和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P=0.02),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基因型能显著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OR=2.12,95%CI:1.03~4.35);GCA组的CC、CT、TT3种基因型频率(59.8%、35.8%和4.3%)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46,7.23;P=0.02,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GCA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1.38,95%CI:1.01~1.89)。XRC624234G/CSNP中,ESCC、GCA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GG基因型相比,CG基因型及CC基因型均未增加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两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显示,GCA组与对照组的单倍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8,P〈0.01)。与41657C/4234G单倍型相比,41657C/4234C和41657T/4234G单倍型均能显著增加GCA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4和1.55,95%CI分别为1.06~1.95和1.18~2.02)。结论XRCC2 41657C/T多态可能成为预测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风险的独立因素;XRCC2 4234G/C多态可能与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41657C/4234C和41657T/4234G单倍型可能增加GCA的发病风险。 王娜 董秀娟 李琰 郭炜 周荣秒 张晓娟 王士杰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贲门腺癌 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