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申友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拇指背皮神经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拇指背皮神经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用拇指背皮神经皮瓣(2.0 cm×2.5 cm^2.5 cm×5.0 cm)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例。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修复区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拇指背皮神经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单,能有效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 舒申友唐世杰彭立红毛小炎朱镇森谢思田
- 关键词:拇指皮神经皮瓣软组织缺损
- 探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DK4、CDK2、CDK1基因与细胞周期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与分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周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集的40份增生性瘢痕标本,按照增生性瘢痕的时间段将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组,共分为3个月组、6个月组、1年组及2年组,每组各10份标本,另选择同时期采集到的10份正常标本作为常规对照组。观察与对比各个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情况,同时对成纤维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3个月组、6个月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年组、2年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3个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1年组、2年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6个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瘢痕早期高比例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S期间及G2/M期,结果可见,针对此细胞周期进行相关的基因调控干预,可对增生性瘢痕进一步发生发展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结论:处于不同增生性瘢痕的时期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趋势大致相符,增生性瘢痕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与上述三个蛋白执行功能的情况呈相互对应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 张明君舒申友周镜桂毛小炎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DK4CDK2CDK1细胞周期
- 术前音乐视频干预对唇腭裂患儿修复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音乐视频干预对唇腭裂患儿修复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64例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实施3 d音乐视频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苏醒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躁动评分(PAED)。结果患儿复苏期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PAE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视频干预可明显减轻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发生。
- 黄彩华刘楚霞程红球舒申友陈庆珊
- 关键词:干预全麻苏醒期躁动
- 被遗弃唇腭裂孤儿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总结了43例被遗弃唇腭裂孤儿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监护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患儿的心理护理措施。认为积极的心理干预对被遗弃唇腭裂孤儿在手术前后重建自信心,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 许金华舒申友詹冬雪
- 关键词:唇腭裂心理护理自信心
- 胚鼠腭裂形成过程中腭胚组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胚鼠腭裂形成过程中腭胚组织全基因组DNA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及基因组差异甲基化水平。方法:使用高效低成本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甲基化修饰依赖性内切酶测序法(MethylRAD-Seq法)对妊娠第13.5天(GD13.5)、GD14.5和GD16.5(n=18)的胚鼠腭裂模型组和对照组腭胚组织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比较基因组不同功能元件(3’端非翻译区、5’端非翻译区、TSS2000、内含子、外显子和基因间区)中甲基化位点的差异分布及甲基化水平差异基因,并对相关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1)DNA不同元件的甲基化位点的峰值个数和峰值,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甲基化整体水平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基因及甲基化水平有差异的相关基因,其中与腭裂形成相关的基因为Fgf16、Jarid2、Kdm6a、Nr3c1、Tbx22和Trp53;(3)与腭裂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MAPK、Wnt和TGF-β信号通路。结论:DNA甲基化在腭裂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刘丹舒申友李珂舒璇董泽君郎兴
- 关键词:DNA甲基化腭裂
- 广东人群PVRL1的多态性与NSCL/P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基因(PVRL1)的多态性与广东人群中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MIM119530)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71例广东人群NSCL/P患者和100个健康志愿者的PVRL1exon 2和exon 5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的方法对100例广东人群NSCL/P患者和100个健康志愿者的PVRL1α亚型的334、391、1 183位点和β亚型的1082位点进行突变检测。结果:PVRL1的exon 2和exon 5未发现有突变位点;质谱分析没有发现PVRL1α亚型的334、391、1 183位点和β亚型的1 082位点相关的S112A、T131A、G361V、V395M突变。结论:PVRL1的exon 2、exon 5,α亚型334T>A、391A>T、1 183G>A,及β亚型1 082G>T的突变并不参与所研究的广东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生。
- 舒申友程红球唐世杰陈伟练吴燊荣
-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多态性
- 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同系物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关联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揭示位于染色体20q12的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同系物基因(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B,MAFB)上游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820943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单碱基延伸、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检测了300例NSCL/P患者(病例组)和35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及168个完整患儿-健康父母3人核心家系的rs17820943基因型。并以测定的基因型为基础分别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及患儿-健康父母3人家系研究。结果 rs17820943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等位基因=0.001和P基因型=0.002)。其中等位基因T(频率病例∶对照=0.358∶0.448)和基因型TT(频率病例∶对照=0.110∶0.195)的比值比(odds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值分别为ORT=0.69(95%CI:0.55~0.86)和ORTT=0.43(95%CI:0.26~0.70)。患儿-健康父母3人家系研究也表明该位点与NSCL/P存在强阳性关联(ORT vs.C=0.55,95%CI:0.41~0.75,传递不平衡检验P=0.000)。结论 MAFB基因的rs1782094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NSCL/P易感性相关,表明MAFB基因可能是NSCL/P的易感基因。
- 程红球黄恩民唐世杰许铭炎舒申友
-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 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β6,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TGB6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在天然染色质条件下转录因子YY1与ITGB6启动子的结合情况;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检测YY1结合位点对ITGB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在口腔鳞癌细胞的天然染色质中,转录因子YY1结合于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定点突变YY1潜在结合位点对口腔鳞癌细胞中ITGB6启动子活性无显著影响。另外,过表达的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的表达水平也无影响。结论:转录因子YY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结合于ITGB6基因启动子-421^-150 nt区域,但对ITGB6基因的基础转录水平无影响。
- 尹丽琴尹丽琴陈锡和陈锡和舒申友傅玉才
- 关键词:口腔肿瘤
- 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用足背皮神经(内侧、外侧、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0 cm×3.5 cm^5.0 cm×8.0 cm)28例(远端蒂皮瓣11例,近端17例)。皮瓣大小4.0 cm×4.5 cm^5.0 cm×9.0 cm。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 mm,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感觉正常,足部功能良好。结论: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单,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舒申友张明君唐世杰彭立红林宇
- 关键词:皮瓣软组织缺损
- 人体外泌汗腺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体外泌汗腺组织体外三维培养方法,并对构建的三维组织进行形态学分析。方法取整形手术患者自愿捐赠的正常腹部全层皮肤,经I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人体外泌汗腺组织,以含5ng/mL重组人EGF、25mg/mL牛垂体提取物、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原代细胞达80%融合后,调整细胞浓度至l×10^5个/mL;取0-3mL细胞悬液与0.3mLMatrigel基底膜基质混匀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14d后,取标本行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7,CK7)和CKl9抗原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经II型胶原酶消化后大量汗腺组织游离;贴壁后3~5d长出汗腺细胞,细胞持续分裂达2~3周,形成围绕汗腺组织块的环状单层;3~4周后细胞衰老。汗腺细胞接种于Matrigel基底膜基质中2~3d,细胞开始分裂,随后形成小细胞团、管状结构以及类球状结构;约2周时混合培养物开始液化,培养终止。HE染色示部分细胞形成中空管状结构,管壁由1~2层细胞构成,类似于在体汗腺的分泌部和导管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培养的汗腺细胞CK7和CKl9表达均呈阳性。结论人汗腺细胞接种于Matrigel基底膜基质三维培养,形成的组织结构模拟了在体汗腺的组织形态结构。
- 舒申友陈露李雪雪李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