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章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束支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并发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将该院近 7年收治的2 39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 ;观察组 ,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后者又根据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长短及是否并发其他传导阻滞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19.0 %、4 7.6 %、30 .0 % ,较对照组相应的 3.0 %、19.8%、17.3%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但后二者并非源自于单纯右束支阻滞 ,而与并发的其他传导阻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周期对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的影响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 顾晔胡立群彭定凤李任胡章荣
- 关键词: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预后
- 缺氧对培养心肌细胞细胞因子表达与细胞凋亡及黄芪干预的研究
- 顾晔彭定凤柯丽李论曾昆成忠胡章荣
- 本研究采用体代培养心肌细胞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在国内首次证实正常心肌细胞不能分泌TNF-ɑ,而缺氧可以诱导培养心肌细胞TNF-ɑ与IL-1β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心肌...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因子表达
- 缺氧对培养心肌细胞因子表达与细胞调亡及黄芪干预的研究
- 顾晔彭定凤柯丽李论曾昆成忠胡章荣
- 本研究采用体代培养心肌细胞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在国内首次证实正常心肌细胞不能分泌TNF-ɑ,而缺氧可以诱导培养心肌细胞TNF-ɑ与IL-1β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心肌...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因子表达黄芪干预
- 心室偏心性除极时复极离散度指标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评价显性预激综合征时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 ( QTd和 JTd)的临床价值 ,以阐明偏心性心室除极是否导致心室复极离散度异常。方法 选择 4 6例成人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消融术 ,观察射频消融前后的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 ( QTd和 JTd)的变化。结果 射频消融后最大 QRS时间较消融前缩短 ( 4 6± 2 8) ms,随着预激波消失和 QRS的“正常化”,消融后的 QTd[( 3 0± 13 ) ms]和 QTcd[( 3 7± 19) ms]较消融前的 QTd[( 5 1± 2 3 ) ms]和 QTcd[( 60± 2 7) ms]明显缩短( P值均 <0 .0 5 ) ,而消融后的 JTd[( 2 5± 10 ) ms]和 JTcd[( 2 8± 10 ) ms]与消融前的 JTd[( 2 7± 12 )ms]和 JTcd[( 3 2± 12 ) ms]相比无明显变化 ( P值均 >0 .0 5 )。消融前的预激 QRS波群导致消融前后 QTd和 QTcd的差别。由于消融前后 JTd和 JTcd并无差异 ,表明心室偏心除极不导致复极离散度异常。结论 在显性预激存在时 ,测定心室复极离散度使用 JTd和 JTcd优于 QTd和 QTcd;同时 ,预激时的心室偏心除极不导致复极离散度异常 ,即心室偏心除极不是导致复极离散度异常的机制。
- 顾晔聂绍平胡立群胡章荣
- 关键词:预激心室复极JT离散度
- 脉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脉压 (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 74例ACS患者分为PP <65mmHg组 ( 2 0例 )和PP≥ 65mmHg组 ( 5 4例 )。分析 2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 1)PP≥ 65mmHg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 <65mmHg组 (P <0 .0 5 ) ,其中≥ 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PP≥ 65mmHg组中高达 96.3 %(P <0 .0 1) ;( 2 )PP≥ 65mmHg组冠脉狭窄程度与PP <65mmH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发生ACS时 ,PP大的ACS患者其危险因素多于PP小者 ;
- 彭定凤余意君成忠胡立群顾晔胡章荣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脉压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