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军
- 作品数:144 被引量:1,25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洪泽湖河蚬繁殖高峰期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探究洪泽湖河蚬繁殖高峰期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10月河蚬繁殖季节,在洪泽湖设定8个采样点,每半个月采集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样品一次,用组织切片分析成年河蚬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和胚胎发育状况。研究显示,繁殖高峰期时洪泽湖河蚬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3个时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5月初到10月15日左右是河蚬的生殖期,其中6月中旬和10月都会有一次大量产卵的情况,这2个时间段为河蚬的生殖高峰期;河蚬的肥满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呈现递增的趋势,洪泽湖河蚬的性成熟最宜温度为16.0℃~16.5℃。本研究为洪泽湖河蚬的人工繁殖提供实验基础数据。
- 吴丛迪张建琦夏思宇白志毅胡忠军胡忠军陈林徐灿
- 关键词:洪泽湖河蚬生殖周期性成熟性腺发育
- 鲢鳙混养对三角帆蚌生长和养殖水质影响的围隔实验被引量:13
- 2012年
- 2008年4月23日—9月21日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鲢鳙混养比例对三角帆蚌生长及水化学指标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混养比例设置了6个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0,70/30,50/50,30/70和0/100。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湿重,壳长和壳宽。每个月上下旬测量围隔水化学指标包括NO3-N、NO2-N、NH3-N、TN、TP、PO4-P和COD。实验结果表明,鲢鳙混养比例100/0的围隔蚌壳长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混养比例0/0,50/50和0/100的围隔(P<0.05),而不同混养比例下蚌的成活率、蚌壳宽及蚌重增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水质来看,混养比例30/70围隔TP显著低于100/0(P<0.05),COD显著低于100/0及70/30(P<0.05),NH3-N显著低于100/0(P<0.05)以及PO4-P显著低于70/30(P<0.05)。因此,综合蚌生长及水质指标,混养比例30/70围隔对三角帆蚌养殖最有利。
- 崔志辉周小玉张根芳胡忠军刘其根鄢灵兰李家乐
- 关键词:三角帆蚌混养比例围隔
-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后滩湿地共采集到53个物种,隶属4门,8纲.节肢动物门物种数最多为32种,占60.4%.底栖动物密度为(256.7±37.9)ind·m-2,生物量为(15.2±3.5)g·m-2.聚类分析表明,后滩湿地存在两类底栖动物群落:纹沼螺群落(未受投螺影响的群落,群落Ⅰ)和铜锈环棱螺群落(受投螺影响的群落,群落Ⅱ).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群落Ⅱ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群落Ⅰ,密度、多样性指数在群落类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未受投螺影响水域的底栖动物而言,前后期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纹沼螺,但后期软体动物优势度(重要值)较前期下降28.6%,节肢动物优势度急剧增加260.0%,仅低于软体动物;后期群落的密度、物种数(S)、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较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物量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前期高于后期,但除J外其它指标在两者间均无显著差异;Jaccard指数指示前后期群落极不相似.5种生物指数中,Carlander生物量指数、Hilsenhoff生物指数(BI)、H'与营养状态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最为接近,4个指标显示后滩湿地水质处于轻-中污染水平或中-富营养状态.
- 胡忠军王思卿张饮江张颖刘其根查玉婷
- 关键词:世博园区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 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现状与繁殖特性被引量:14
- 2007年
- 通过访问调查,对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1年是凤县林麝养殖的发展缓慢期,2002~2005年是快速发展期。2005年底,该县有林麝养殖户40家,存栏数为447头。大多数家庭林麝养殖规模小,近一半(47.5%)养殖户的存栏数不超过5头,大多数养殖户(65%)的存栏数低于10头。圈养林麝具偏雄性死亡特征,主要在5月繁殖,每胎产仔1.6±0.5只,双胎率为62.2%,雌雄比为0、946:1。目前,所有养殖户养殖林麝的主要目的是销售种源,绝大多数养殖户对林麝养殖前景看好,并将扩大养殖规模。对林麝家庭养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胡忠军王淯薛文杰姜海瑞徐宏发
- 关键词:林麝家养存栏数繁殖特性死亡率
- 不同鲢鳙放养密度对于围隔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在持续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湖泊,导致内陆湖泊严重的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蓝藻水华,对湖泊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达到治理的效果,人们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主要...
- 孙宇胡忠军吴杰洋刘其根
- 关键词:围隔微生物群落不同放养密度BIOLOG
- 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鱼类DNA丰度估算的联合分析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鱼类DNA丰度估算的联合分析法,所述的联合分析法包括:定时定量PCR获取鱼类的总DNA丰度;454 GS‑FLX Titanium测序分析鱼类物种组成比例;测序数据和实时定量PCR数据联...
- 刘其根苏超群赵良杰刘军胡忠军
- 文献传递
-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的温室效应及其产量评价
- 张婧雯李丰胡忠军
- 关键词:温室气体稻谷产量
-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划分被引量:12
- 2019年
- 于2015年逐月对千岛湖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和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201种,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物种数全年占据优势。2015年平均生物密度为(1 285. 41±448. 43)×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2. 75±0. 81) mg/L,月份间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 001)。浮游植物功能类群S1和H1在4个季节均具有较高的丰度比例,浮游植物功能类群B在春季和冬季具有比较高的丰度比例,功能类群J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占比较高,功能类群K在春季和秋季占比较高,TC功能类群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占比较高,M、LO、P功能类群在夏季和秋季具有较高的丰度比例,Y功能群和D功能群仅在冬季占比较高。CCA典范对应分析显示了各功能群与水温和营养盐之间的关系。
- 张真胡忠军史先鹤任丽萍盘家永崔亮陈来生何光喜刘其根
- 关键词: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功能群
-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包括步骤:(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评估技术:使用ecopath模型,得到湖泊生态系统中各功能组的关键参数,了解所述的湖泊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营养级分配、各营养级功能强弱、...
- 胡忠军王亚坤刘其根孔优佳花少鹏
- 文献传递
- 温度和不同氮磷浓度培养的小球藻对透明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研究了5种不同氮、磷浓度(3个氮磷比)对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生长和藻体氮、磷含量的影响;并以这些不同氮、磷含量的小球藻在11、17和23℃3种温度条件下投喂透明溞(Daphnia hyalina),研究温度和不同条件培养的小球藻对透明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磷原子比(正常BG-11培养基,N∶P=76.77∶1;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的1/5和5倍的培养基)中,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1/5的小球藻生长最好,且其藻体氮磷比明显低于其它组;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5倍的小球藻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组,但其藻体的氮磷比略高于正常培养基组。用这些藻类投喂透明溞,结果表明,在各种培养温度下,投喂低N∶P组小球藻的透明溞净生殖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总体表现为最高(范围分别为36.14~120.83和24.61~35.56 d),投喂中N∶P组小球藻者次之(范围分别为16.29~59.39和20.52~33.59 d),投喂高N∶P组小球藻者最低(范围分别为13.02~38.99和18.99~33.51 d);然而,透明溞的内禀增长率(rm)则表现为投喂高氮且高N∶P组小球藻者最高(范围为0.115~0.179),低N∶P组次之(范围为0.105~0.152),而低磷且高N∶P组最低(范围为0.081~0.128)。此外,水体温度对透明溞生长和繁殖也有影响,17℃是透明溞生长、繁殖最适合的温度。研究亮点:本研究为国内首次从水体营养改变所引起的藻类元素组成的改变及其对浮游动物影响的角度出发,开展对水体营养状况、浮游植物营养组成和浮游动物生长繁殖等三者相互关联或影响的研究,可以为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饵料生物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为认识水体浮游生物的演替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 徐怡胡忠军刘其根李家乐
- 关键词:小球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