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卫红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2篇闭锁
  • 2篇超声诊断
  • 2篇处女膜
  • 2篇处女膜闭锁
  • 1篇多普勒血流
  • 1篇多普勒血流图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图
  • 1篇应用疗效
  • 1篇症状
  • 1篇色斑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机构

  • 6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胡卫红
  • 5篇许亮
  • 5篇雷志锴
  • 3篇包凌云
  • 3篇黄安茜
  • 3篇赵敏
  • 1篇陈宁
  • 1篇何翔
  • 1篇李佩璋
  • 1篇王蓓
  • 1篇马晨霞
  • 1篇朱平
  • 1篇刘小明
  • 1篇赵晓燕
  • 1篇方建华
  • 1篇钱申贤

传媒

  • 2篇2005年浙...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超声表现2例被引量:2
2007年
患者1,女,34岁,育有一子。患者早年即发现全身皮肤有散在的咖啡色斑,下半身躯干及四肢皮肤分布较多,表面平整,界限清楚,色斑随年龄面增大,腹部以下尤为明显,并伴随臂部及双下肢增大增粗10作年,近8年来臂部及双腿增粗明显,负重增加,直到无法抬腿,行动受限。家族中以往未发现类似病情的家庭成员。
许亮雷志锴包凌云胡卫红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超声表现家庭成员双下肢色斑
超声在微创碎石术后并发症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微创碎石术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虽然这些取石术在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对结石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对这...
雷志锴许亮何翔方建华黄安茜胡卫红
关键词: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文献传递
浅谈处女膜闭锁的超声诊断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黄安茜许亮包凌云雷志锴胡卫红赵敏
关键词:处女膜闭锁超声诊断生殖器发育异常无孔处女膜特殊症状手术证实
浅谈处女膜闭锁的超声诊断
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为女性外生殖器发育异常中较常见的一种。虽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其早期无特殊症状,初诊易误诊。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处女膜闭锁超声误诊的个例报道并不少见,现本人就近几年以来,我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
黄安茜许亮包凌云雷志锴胡卫红赵敏
关键词:处女膜闭锁盆腔囊肿
文献传递
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间隔缺损形态的方法学及其应用价值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形态的方法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者共10例,其中6 例为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男性6例,女性4例,平...
王蓓许亮赵敏雷志锴胡卫红马晨霞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文献传递
NSK-SD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方法纳豆激酶临床研究课题组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在90 d的研究期间服用8000 FU/d纳豆激酶(NSK-SD),分别在基线、第30天和第90天进行采血,检测血脂、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水平,在基线和第90天进行TCD检测和颈动脉彩超。结果97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这项研究,依从性良好。服用纳豆激酶30 d后血浆黏度显著下降(P<0.05);服用纳豆激酶90 d,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D-二聚体、全血低切黏度(5/s)、全血黏度(50/s)和全血高切黏度(200/s)显著下降(P<0.05);此外,全血低切黏度1/s在服用30 d和90 d后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大脑血流速度和流速差异常患者改善率分别为71.4%和87.5%;颈动脉内斑块和中膜增厚的改善比例分别为46.7%和42.1%。结论纳豆激酶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全血黏度,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服用纳豆激酶90 d后的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大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表明纳豆激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钱申贤李佩璋陈宁朱平安奇赵晓燕张瑞芳胡卫红刘小明吴炳南
关键词:纳豆激酶心脑血管疾病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