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 作品数:176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牵引法制备双金属复合管的锥头尺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2017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双金属复合管在机械牵引法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状况,从双金属复合管受力分析角度,以平面应变假定和理想弹塑性为材料模型,通过对双金属复合管成型过程进行简化分析,选择牵引法制备双金属复合管,认为其胀形过程是由锥度实施的,因此,锥头尺度对界面结合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了牵引法制备双金属复合管的锥头尺度对界面结合强度影响的规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试验预测模型能够给出较好的预测结果。
- 郑茂盛赵天宇高航滕海鹏胡军
- 关键词:双金属复合管牵引法界面结合强度理想弹塑性
- 一种用于控制雷达温度的温控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变材料以及雷达接收发射组件发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雷达温度的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将蓄热装置和发热组件设置在金属结构件内部,蓄热装置和发热组件交错设置,蓄热装置包括加热导线和热涂层,加热导线设置...
- 魏利平杜怡河王永臣王一丁胡军孔新
- 基于多尺度的点蚀演化过程研究
- 点蚀是蒸汽发生器管道的一种主要的损伤劣化形式之一.本文把蒸汽发生器管道点蚀萌生和亚稳态扩展作为一个离散的动态的演化过程.根据真实的核电压水堆环境确定了细胞自动机的四个基本要素并利用细胞自动机模拟了点蚀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 胡军刘菲艾波程光旭张早校
- 关键词:核电厂细胞自动机
- 文献传递
- 一种超高压容器微裂纹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压容器微裂纹的检测方法,将压力容器的外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材料后,在压力容器的外表面上设置两段互不连接的金属导线,金属导线分别位于压力容器的焊缝两侧,且两金属导线间形成凹槽,将凹槽中填充导电乙炔黑粉末,使得...
- 胡军宋卫兵石佳坤陈梦涵张玉园
- 文献传递
- 利用Abaqus的含氢鼓包缺陷液化气罐安全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含氢鼓包缺陷液化气罐的安全运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积分的安全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外观、磁粉和超声检测等手段确定液化气罐氢鼓包的位置和形貌;然后利用有限元法软件Abaqus对缺陷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缺陷处的应力分布,并分别采用直接法(JA)和应力强度因子法(JK)计算裂纹尖端的J积分值;最后利用直接法得到的J积分结果对该液化气罐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氢鼓包内压力为5MPa时,用JK计算的J积分值比用JA计算的大1.55倍;在氢鼓包内压力为3MPa和1MPa时,用JK计算的J积分值比用JA计算的大0.10倍.可见,如果用JK进行安全性评价,会过高估计裂纹的扩展;如果利用JA进行安全评估,当氢鼓包内压力增加到3MPa时裂纹很有可能会继续扩展,应进行监控或及时对氢鼓包缺陷进行处理.
- 胡军刘菲张早校程光旭
- 关键词:液化气罐有限元法J积分
- 一种阻燃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燃隔热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阻燃隔热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功能层和设置于相邻两个功能层之间的粘结层;每个功能层独立地为隔热棉垫或导热箔片;所述阻燃隔热复合材料的最外层中至少...
- 李瑞东李建娜胡军王泽霖朱剑波薛静静
- 一种缓蚀剂对石油套管在酸性介质中的应用工艺
- 一种缓蚀剂对石油套管在酸性介质中的应用工艺,将曼尼希碱溶液与钨酸钠溶液复配,得到缓蚀剂;将铁系脱氧剂加入到石油套管中,3~5h后加入缓蚀剂,最后加入酸洗剂;其中,曼尼希碱与钨酸钠的摩尔比为(1~10):1。本发明工艺路线...
- 胡军王甜甜何世军王祯马晓迅
- 文献传递
-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石墨复合材料Ca<Sub>x</Sub>M<Sub>y</Sub>(OH)<Sub>2(x+y)</Sub>·2H<Sub>2</Sub>O/C及其制备方法,其中M为Co、Ni或Zn,x/y为0.25...
- 胡军郑茂盛余历军赵源滕海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仿生机器鱼
- 本发明属于水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一种仿生机器鱼,包括外壳;上鱼鳍,固设于外壳的顶部;下鱼鳍,固设于外壳的底部;鱼尾,固设于外壳的尾部;铜壳,设于外壳内部,铜壳的一端的侧壁设有外螺纹;密封盖,其内侧设有与铜...
- 胡军王甜甜王祯何世军
- 文献传递
- NaCl溶液中BTA对Cu腐蚀的缓蚀机理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更深入了解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缓蚀机理,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研究了BTA对Cu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和吸附规律。实验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揭示了在不同施加电压下极化曲线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BTA能够同时抑制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进行,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并且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果依次增大,当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缓蚀机理发生改变,由半无限扩散行为转变为球形扩散行为。吸附过程为自发过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且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BTA对Cu的缓蚀机理为缓蚀剂在Cu表面形成单层保护膜阻止腐蚀性离子对Cu的腐蚀。
- 王迪王赟曹恒胡军
- 关键词: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