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芳
- 作品数:98 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瓜CsLOX1基因花特异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黄瓜CsLOX1基因花特异表达载体及其在花器官改造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载体为含有拟南芥花特异启动子AP3和黄瓜CsLOX1的植物表达载体。在拟南芥中表达CsLOX1基因,获得的CsLOX1转基因...
- 胡丽芳刘世强贺浩华蒋伦伟黄长干肖伟
- 文献传递
- 黄瓜重要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综述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重要病害(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果实品质(苦味、果瘤、果色、果实光泽及果实形状)、生殖发育(性别分化和单性结实)及营养生长(叶色、植株高度及侧枝)等重要性状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黄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最后,讨论了目前黄瓜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育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原因,并对今后黄瓜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 胡丽芳刘世强
- 关键词:黄瓜分子标记
- 氮素亏缺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提高超级杂交早稻氮肥利用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不施氮明显减少了超级杂交早稻的分蘖数和茎、叶、穗部器官干生物质量;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施氮使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显著降低,而幼苗期及抽穗期后缺氮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分蘖期缺氮明显降低了超级杂交早稻单株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缺氮对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大;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分蘖及干生物质量均存在一定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但未发现结实率存在明显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千粒重补偿效应也极小;总体上,分蘖期至抽穗期,尤其是幼穗分化期保证氮素的充分供应,控制籽粒乳熟后氮肥的使用对超级杂交早稻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吸收效率(NUPE)、氮收获指数(NHI)、氮肥生理利用率(NPE)、氮肥偏生产力(PFP)可起到优化的效果。超级杂交早稻氮素亏缺的敏感期为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补偿有效临界期为抽穗期,保证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的氮素供应对于提高超级杂交早稻氮利用率及增加产量极为重要,而对于缺氮条件下的氮肥补追应不能晚于抽穗期。
- 陈小荣黄磊钟蕾黄文贇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贺浩华
- 关键词: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氮肥利用
- 植物激素调控水稻花药发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对几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茉莉素和油菜素内酯)在调控水稻花药发育和育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激素参与水稻花药发育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水稻花药发育过程提供参考。
- 沈亚琦项圆圆刘家林王联红张秋云贺浩华胡丽芳
- 关键词:水稻花药植物激素
- 黄瓜AG-like基因CsMADS24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AG-like基因CsMADS24过表达载体及其在花器官改造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载体为含有双35S启动子和黄瓜CsMADS2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CsMADS24,获得的Cs...
- 胡丽芳刘世强贺浩华杨寅桂蒋伦伟王义华
- 文献传递
- 水稻PAL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及胁迫表达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苯丙氨酸酶(phenylalanine enzyme,PAL)是催化苯丙烷次级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对植物生长发育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探讨水稻OsPAL基因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水稻全基因组水平上对OsPAL基因家族进行了进化树、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等方面的分析。数据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共存在9个PAL基因,命名为OsPAL1-Os PAL9,编码681-719个氨基酸,都含有一个保守性很高的Lyase aromatic结构域,集中分布于第2、4、5、11和12号染色体上。进化树的分析表明,9个Os PAL基因可分为三类亚家族:Ⅰ类(Os PAL2-4,OsPAL6-7),Ⅱ类(OsPAL8-9)和Ⅲ类(OsPAL1,OsPAL5),3类比较明显的区别是蛋白N端的前30个氨基酸。荧光定量q RT-PCR分析表明,除Os PAL8外,其它8个基因的表达至少受干旱、低温、Na Cl和ABA等4种胁迫中的一种响应。
- 曾嘉丽欧阳林娟刘家林贺浩华贺浩华彭小松朱昌兰傅军如彭小松边建民贺晓鹏孙晓棠傅军如胡丽芳
- 关键词:水稻全基因组分析
- 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双季超级杂交稻叶片稳定性δ^(13)C和δ^(15)N同位素比值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作物叶片δ^(13)C和δ^(15)N值与其水分和氮素吸收利用关系密切,旱涝急转是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夏季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为了探明该气象灾害下双季杂交稻水分和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以超级杂交稻品种淦鑫203(早稻)和五丰优T025(晚稻)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于自然条件下"旱涝急转"常发生时段,即稻株穗分化期,设置"不旱不涝"(T1)、"干旱不涝"(T2)、"不旱淹涝"(T3)及"旱涝急转"(T4)等不同水分处理,考查叶片δ^(13)C、δ^(15)N和叶片干物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季超级杂交稻倒2叶δ^(13)C和δ^(15)N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存在较大差异。早稻T4结束初期倒2叶δ^(13)C值最高,波动最大,T1总体表现为上升状态,波动最小;晚稻T4结束初期倒2叶δ^(13)C值最高,波动较剧烈。早稻T1、T3倒2叶δ^(15)N值先降低而后缓慢上升,T4显示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体上,T4与T1、T3之间呈相反的变化,T2倒2叶δ^(15)N值一直较高,表明一定干旱条件下氮同化比率较高;晚稻T2、T3倒2叶δ^(15)N值先降低而后迅速上升,T4与T2、T3之间基本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水分处理下双季稻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早、晚稻均是T4最低,T1最高,其中早稻T4与T1、T2、T3差异显著,晚稻T4与T1、T3差异显著,早、晚稻T2、T3、T4较T1分别下降4.12%、1.62%、31.08%,16.07%、8.53%、27.07%,说明水稻穗分化期"旱"、"涝"及"旱涝急转",尤其是"旱涝急转"使叶片受损,叶片干物质积累能力下降,水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T2、T4比T3叶片干物质质量下降更多,说明一定程度的"涝"比"旱"及"旱涝急转"对双季稻叶片损伤更轻。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旱、耐涝品种选育和抗逆栽培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 熊强强钟蕾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边建民胡丽芳欧阳林娟孙晓棠徐杰周大虎贺浩华
- 关键词:穗分化期旱涝急转
- 超级籼稻“五丰优T025”剑叶特征分析
- 水稻剑叶是开花后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对水稻产量形成作用十分突出。本研究以汕优46为对照品种,以江西超级晚籼稻代表品种五丰优T025及其亲本所配组合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主穗剑叶性状特征。结果表明,五丰优T025剑叶宽平均...
- 石桓边建民朱昌兰彭小松傅军如贺小鹏陈小荣胡丽芳欧阳林娟贺浩华
- 文献传递
- 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_1F_(13)群体及若干杂交稻恢复系低氮耐性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为充分挖掘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改良恢复系,减少水稻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初筛和桶栽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对88份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_1F_(13)株系和11份恢复系材料进行低氮耐性鉴定。大田初筛以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单株产量4个对氮素反应敏感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材料进行评价,得出20份低氮耐性强,44份中间型和35份敏感型的材料。根据育种需要,从低氮耐性强和中间型材料中选取4份恢复系、6份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_1F_(13)株系材料进行桶栽,对其低氮耐性进行进一步鉴定。同样以上述4个指标为鉴定基础,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筛选出5个强耐型材料(GP9、GP62、GP172、GP175、GP182)和1个敏感型材料(GP90)。
- 汤国平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边建民胡丽芳欧阳林娟贺浩华
- 关键词:恢复系隶属函数法
- 氮肥和高温对早稻淦鑫203产量、SPAD值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探究氮肥和幼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综合影响,以杂交稻淦鑫203为材料,设置2个氮肥水平,于水稻幼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研究氮肥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产量、SPAD值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或是常氮下,与适温相比,高温降低了淦鑫203的结实率、单茎产量、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或适温下,与常氮相比,高氮增加了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高氮的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单株产量高于高温常氮,说明适当增施氮肥可缓解高温的减产作用。
- 杨军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孙晓棠徐杰贺浩华
- 关键词:高温SPAD值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