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卓妮

作品数:55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胚胎
  • 12篇卵巢
  • 11篇激素
  • 10篇受精
  • 10篇体外
  • 10篇体外受精
  • 10篇子宫
  • 9篇妊娠
  • 9篇胚胎移植
  • 9篇内膜
  • 8篇体外受精-胚...
  • 8篇子宫内膜
  • 8篇细胞
  • 8篇宫内
  • 8篇宫内膜
  • 7篇多囊
  • 7篇多囊卵巢
  • 7篇多囊卵巢综合
  • 7篇综合征
  • 7篇宫腔

机构

  • 55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七...

作者

  • 55篇肖卓妮
  • 33篇徐望明
  • 25篇杨菁
  • 9篇谢青贞
  • 8篇尹太郎
  • 6篇程丹
  • 5篇李洁
  • 4篇王雅琴
  • 4篇张燕
  • 3篇赵璟
  • 3篇吴庚香
  • 3篇解美婷
  • 3篇夏良斌
  • 3篇龙文
  • 3篇杨菁
  • 3篇李风和
  • 2篇孙丽萍
  • 2篇丁锦丽
  • 2篇李爱斌
  • 2篇周丹妮

传媒

  • 7篇中国性科学
  • 6篇生殖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生殖与避...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方染色体多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IVF-ET助孕治疗的女方染色体多态(65对,女方多胎组)和正常对照夫妇(160对,正常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女方多态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双原核(2PN)受精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多态组1PN受精率(8.48%)及多PN受精率(12.5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9.2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8.36%)(P<0.01)。虽然妊娠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多态组种植率(23.89%)低于正常对照组(35.40%)(P<0.05)。将不同的多态类型详细分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组1PN受精率(11.36%)及多PN受精率(17.0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7.9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8.36%,P<0.01);D/G组随体柄增长组卵裂率(80.00%)及种植率(17.65%)均低于对照组(98.36%,35.40%)(P<0.01,P<0.05);而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方染色体多态,尤其是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会导致IVF助孕患者异常受精比例增加以及种植率降低;Inv(9)对IVF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多态类型个体化给与遗传咨询指导。
李赛姣周丹妮明蕾肖卓妮杨菁孙丽萍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第7、10(A)外显子基因突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 方法:提取56例PCOS患者及38例对照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及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多态性。 结果:PCOS组FSHR第7外显子49/49型96.43%,86/49型3.57%,第10(A)外显子128/128型98.21%,128/216型1.79%,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第7外显子49型等位基因频率为98.21%,86型等位基因频率为1.79%,第10(A)外显子128型等位基因频率为99.11%,216型等位基因频率为0.89%。结论:中国人群存在以上两位点突变,但突变率在PCOS组及对照组不存在差异。PCOS组LH /FSH比值、高雄激素血症与等位基因86型、216型存在一定的相关趋势。
肖卓妮徐望明杨菁
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中隔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中隔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因子宫中隔引起的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下Nd:YAG激光切除子宫中隔,其中41例不完全中隔者在B超监视下完成,5例完全中隔者在腹腔镜配合下完成。结果45例手术一次成功,成功率为98%(45/46),另1例完全子宫中隔者术后3个月复查见切开中隔处轻度粘连,再次剪开。随访28例中,20例(71%)术后1年内获得妊娠,足月分娩16例,自然流产1例,余3例尚未分娩。结论宫腔镜下Nd:YAG激光切除子宫中隔效果好,具有不需过度扩张宫颈和全身麻醉、止血彻底、相对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杨菁徐望明夏良斌李爱斌肖卓妮
关键词:宫腔镜NDYAG激光子宫中隔
国产宫腔镜的临床研究
杨菁李爱斌徐望明夏良斌谢青贞李明程丹胡静肖卓妮徐汉尹太郎
80年代初期宫腔粘连、子宫纵隔等的处理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宫腔镜,手术需在骶麻或连硬外麻下进行,费用昂贵,不宜推广。课题组于1986年开始,从下述几方面致力于国产宫腔镜的改进和临床研究:1、B超监测下采用国产宫腔镜手术治疗宫...
关键词: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治疗
拮抗剂与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与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IVF助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行IVF助孕治疗的138例单纯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PPOS组(57例)和拮抗剂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胚胎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月经周期、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基础FSH、基础LH及基础E2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组的Gn总量显著低于PPOS组[(1 725.5±612.9)vs.(2 147.3±811.5)U],早发LH峰发生率(7.4%vs.0%)、直径≥14mm卵泡数[(15.2±8.2)vs.(12.7±7.2)个]、E2峰值[(16 573.7±8 844.7)vs.(12 980.8±7 486.8)pmol/L]、HCG日孕酮(P)水平[(3.15±1.53)vs.(2.68±1.53)nmol/L]、获卵数[(17.2±9.7)vs.(13.0±8.3)个]、轻中度OHSS发生率(6.2%vs.0%)均显著高于PPOS组(P<0.05)。两组间的Gn用药天数、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重度OHSS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POS方案能获得与拮抗剂方案相似的优质胚胎数,且能更好地抑制早发LH峰,减少轻中度OHSS发生率,可作为PCOS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之一。
肖卓妮杨菁徐望明李风和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拮抗剂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
脂肪细胞外泌体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00 nm的囊泡,作为载体传递其内容物至靶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来源的外泌体是循环内外泌体的重要来源,脂肪细胞通过外泌体内容物与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脏、骨骼肌等细胞或器官进行对话,参与肥胖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脂肪细胞外泌体进行深入研究,将为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解释,并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胡剑肖卓妮徐望明
关键词:肥胖外泌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细胞
抗生素治疗对胚胎反复着床失败合并子宫内膜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对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合并子宫内膜炎(CE)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31例RI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标本,根据CD13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浆细胞浸润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再根据患者CE转归情况分为CE持续强阳性组(n=5)、CE弱阳组(n=27)、CE转阴组(n=82)及非CE组(n=217),其中CE弱阳组、CE转阴组、非CE组行FET,比较行FET 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胚胎移植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331例RIF患者中合并CE者为114例,检出率为34.44%(114/331),其中强阳检出率为25.98%(86/331),弱阳检出率为8.46%(28/331),经抗生素治疗后转阴率为71.93%(82/114)。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窦卵泡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既往移植周期数、移植日内膜厚度以及移植胚胎个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结局中,与CE弱阳组比较,CE转阴组的HCG阳性率(85.37%vs.48.14%)、临床妊娠率(75.61%vs.40.74%)、着床率(51.72%vs.25.49%)及活产率(62.20%vs 37.04%)均显著升高(P<0.05);非CE组的HCG阳性率(68.20%vs.48.14%)和着床率(43.19%vs.25.49%)也显著升高(P<0.05),临床妊娠率(60.37%vs.40.74%)和活产率(56.68%vs.37.04%)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CE转阴组与非CE组相比,HCG阳性率(85.37%vs.68.20%)、临床妊娠率(75.61%vs.60.37%)及流产率(16.13%vs.3.82%)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的临床着床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建议完善CE相关检查,抗生素治疗能显著改善CE转阴者FET周期妊娠结局。
李洁肖卓妮李雪瑶丁锦丽赵璟管枫杨亦青杨菁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抗生素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慢性子宫内膜炎在辅助生殖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2年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的慢性炎性疾病。CE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宫内节育器的植入[1]、既往流产史、双侧输卵管堵塞、经期时间延长[2]。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起CE的最主要病因[3-4],最常见的导致CE的细菌是粪肠球菌、肠杆菌科、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阴道加德纳菌、支原体属和其他与性传播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如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3]。
尚芸婕徐望明肖卓妮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
黄体生成素﹀基因Gly102Ser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早衰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黄体生成素 (L H) β亚单位基因 Gly10 2 Ser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及卵巢早衰 (POF)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对 70例 PCOS患者、38例 POF患者及 9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 L Hβ基因 Gly10 2 Ser变异多态性分析。 结果 :L Hβ基因 A、G等位基因频率在 PCOS组、POF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0 .10 0、0 .90 0 ;0 .0 79、0 .92 1;0 .0 17、0 .983。 PCOS和 POF组 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10 .872和 4 .4 13,P<0 .0 5 )。PCOS患者 L Hβ基因 G→ A(AA、GA)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 (χ2 =4 .2 33,P<0 .0 5 )。 POF组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在 PCOS和 POF人群中都存在着 L Hβ基因 Gly10 2 Ser多态性 ,此多态性与 PCOS有相关性而与POF无相关性。L Hβ基因 Gly10 2 Ser多态性可能是 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陈绚丽杨菁徐望明肖卓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黄体生成素基因多态性
蛋白PTEN通过调节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极性影响胚胎着床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对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极性的调控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比较非容受态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HEC-1A与容受态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RL95-2之间PTEN的表达及定位差异;PTEN干扰质粒转染HEC-1A细胞,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紧密连接结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与绒毛膜癌细胞JAR共培养检测HEC-1A细胞与JAR细胞之间的黏附水平;向体外培养的HEC-1A细胞分别加入二甲基亚砜、17β-雌二醇、孕酮、17β-雌二醇+孕酮,检测卵巢激素对PTEN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HEC-1A细胞,RL95-2细胞PTEN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3);PTEN主要定位于RL95-2细胞核,而在HEC-1A细胞中,PTEN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质粒载体对照组相比,敲降PTEN基因后,HEC-1A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38,P<0.001),细胞间紧密连接长度降低(P=0.046),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P均<0.001),与JAR细胞之间黏附率增强(P=0.016);与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相比,17β-雌二醇组、孕酮组及17β-雌二醇+孕酮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17β-雌二醇+孕酮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7β-雌二醇组和孕酮组(P均=0.001),孕酮组与雌二醇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容受状态的子宫内膜细胞PTEN表达存在差异,雌二醇和孕酮可能通过抑制PTEN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进一步调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及细胞极性,从而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
彭佳丽李小玲肖卓妮
关键词:PTEN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