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鋆

作品数:27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肺癌
  • 12篇晚期
  • 12篇细胞
  • 11篇细胞肺癌
  • 11篇小细胞
  • 11篇小细胞肺癌
  • 8篇疗效
  • 8篇非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肿瘤
  • 5篇预后
  • 4篇心脏
  • 4篇心脏病
  • 4篇心脏病学
  • 4篇顺铂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栓塞
  • 3篇血栓栓塞症
  • 3篇药物
  • 3篇栓塞症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北京肿瘤医院
  • 4篇北京市肿瘤防...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27篇聂鋆
  • 21篇戴玲
  • 20篇陈筱玲
  • 20篇方健
  • 19篇韩森
  • 19篇韩金娣
  • 19篇田广明
  • 16篇吴頔
  • 16篇马向娟
  • 12篇龙皆然
  • 12篇张洁
  • 11篇王洋
  • 6篇马旭
  • 3篇刘叙仪
  • 3篇朱步东
  • 3篇刘淑俊
  • 3篇张艳华
  • 2篇王以尚
  • 2篇王刚
  • 2篇王丹

传媒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皮下软组织转移临床特点及预后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脑、肾上腺和肝脏。不同的转移部位临床特点不同,预后情况也存在差异。皮下软组织转移是肺癌少见的转移类型。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发生皮下软组织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09-01-2016-06-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其中发生皮下软组织转移的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NSCLC皮下软组织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通过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NSCLC皮下软组织转移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其中男30例(66.7%),女15例(33.3%)。肺癌原发灶与皮下软组织转移同时发现的为27例(60.0%),转移灶在诊治中出现的为18例(40.0%)。仅存在孤立性皮下软组织转移的为7例(15.6%),同时伴有其他远处转移的为38例(84.4%),其中伴有骨转移的33例。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癌30例(66.7%),鳞癌14例(31.1%),腺鳞癌1例(2.2%)。在26例有EGFR基因检测结果的病例中,EGFR基因突变者7例(26.9%),EGFR野生型为19例(73.1%)。45例患者的生存期为0.5~40个月,中位数为4.0个月。利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NSCLC皮下软组织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一线治疗效果稳定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NSCLC患者出现皮下软组织转移提示预后极差。一线治疗效果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韩森聂鋆戴玲胡维亨陈筱玲张洁马向娟田广明吴頔龙皆然韩金娣王洋张自然方健
关键词:肺癌皮下软组织预后
阿瑞匹坦预防晚期肺癌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本文旨在分析了阿瑞匹坦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引起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耐受.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该病区接受含顺铂(75mg/m2)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筛选其中应用格拉司琼止吐后,恶心、呕吐达到2...
胡维亨方健聂鋆戴玲陈筱玲马向娟韩金娣田广明吴頔韩森
关键词:肺癌并发症药物干预
文献传递
阿瑞匹坦预防晚期肺癌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目的分析了阿瑞匹坦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引起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耐受。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病区接受含顺铂(75mg/m)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筛选其中应用格拉司琼(3mg bid,d1、d...
胡维亨聂鋆戴玲陈筱玲马向娟韩金娣田广明吴頔韩森方健
文献传递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潜在影响因素
2020年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2012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肺癌的诊断情况、VTE的诊断和治疗情况、VTE的抗凝治疗效果和出血不良反应。通过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VTE抗凝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15例肺癌患者发生VTE,年龄为(58.5±11.0)岁(范围27岁~79岁),男性78例(67.8%)。肺腺癌76例(66.1%),肺鳞癌19例(16.5%),小细胞肺癌13例(11.3%),其他类型肺癌7例(6.1%)。VTE的抗凝治疗效果:52例(45.2%)血栓消失或者好转,32例(27.8%)未好转或复发,31例(27.0%)未复查或者情况不详。VTE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不良反应9例(7.8%)。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肿瘤分期越低(Ⅰ~Ⅲ期比Ⅳ期,比值比OR=4.839,P=0.010)和不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OR=0.124,P=0.025)是VTE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基线或血栓发生时血小板计数升高(OR=4.511,P=0.034)是VTE抗凝治疗中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合并VTE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不理想。肺癌分期较早及不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抗凝治疗效果较好。基线期或血栓发生时血小板升高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较高。
马旭安涛张宇辉张艳华方健聂鋆戴玲胡维亨陈筱玲张洁马向娟田广明吴頔龙皆然韩金娣王洋张自然韩森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疗效
1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吗啡滴定后死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0岁,胃癌术后7年肿瘤进展,多次化疗,入院时明显恶液质,双肺、腹膜后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合并肺部感染。肝、肾功能相关参数尚在正常范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腰肩背部疼痛剧烈.VAS评分8分。
李方路桂军陈钒聂鋆
关键词:胃癌吗啡中毒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以探讨MSC在MM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取11例初治MM病人和5例正常人骨髓,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MSC。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M骨髓MSC表型,MTT法检测MSC增殖能力,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cellfactor,SCF)浓度。收集MSC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按梯度浓度加入人SKO007骨髓瘤细胞系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人骨髓MSC比较,MM患者骨髓MSC的表型无改变,均一表达CD29、CD73、CD166和HLA-ABC,不表达CD45和CD31;MM患者骨髓MSC增殖和分化能力正常,且具有相似的成骨和成脂肪分化功能;MM骨髓MSC分泌IL-6和SC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MM来源的MSC培养上清显著促进SKO007细胞的增殖。结论MM患者骨髓MSC的增殖分化功能正常,MM时骨损伤可能与MSC分化功能无关,而IL-6和SCF高表达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信号。
朱步东任军王湘漪李昕聂鋆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因子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 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004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免疫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或)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升高(高于参考值上限)为主要标准,筛选出ICIs相关心脏毒性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5例(6.5%)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65岁(47~85岁)。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2例,小细胞肺癌(SCLC)23例。免疫治疗:PD-1单抗治疗44例(67.7%),PD-L1单抗治疗11例(16.9%),联合其他ICIs治疗10例(15.4%)。单纯免疫治疗10例(15.4%),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55例(84.6%)。发生时间:从开始免疫治疗到出现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110 d(1~759 d),中位周期数为3周期。临床表现:15例(23.1%)患者发病时有临床症状,41例(63.1%)伴随心电图改变。临床诊断:亚临床心肌损伤59例(90.8%),有可能的心肌炎5例(7.7%),明确的心肌炎1例(1.5%)。治疗方案:16例(24.6%)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7例(26.2%)患者永久终止免疫治疗,41例(63.1%)重启免疫治疗,7例(10.8%)后续治疗情况不详。预后情况: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2 d(95%CI:378~1085 d),SCLC患者的中位PFS为391 d(95%CI:0~900 d)。结论肺癌患者出现免疫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在临床并不罕见,以接受PD-1单抗治疗和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时更易发生,且发生时间较早,以亚临床心肌损伤和有可能的心肌炎为主要类型,不过对患者的总体预后影响不大。
曹文莉韩森聂鋆戴玲胡维亨田广明张洁马向娟陈筱玲吴頔龙皆然韩金娣张自然张攀攀郝倩云王洋方健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心脏毒性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探讨培美曲塞(PEM)治疗晚期肺腺癌初治或复治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48例接受PEM联合顺铂(cisplatin,DDP)或PEM单药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耐受性。48例经组织学明确诊断为ⅢB~Ⅳ肺腺癌,一线PEM联合DDP方案治疗组16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5.0个月,1年生存率为83.0%。二线及二线以上PEM单药治疗组32例,PFS为5.0个月,1年生存率为38.5%,疾病缓解率为15.6%(5例),疾病控制率为56.2%(18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及乏力。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其他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还包括皮诊、肝损伤和便秘,多发生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组,考虑与顺铂相关。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一线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二及二线以上培美曲塞单药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韩金娣方健聂鋆戴玲王以尚胡维亨陈筱玲田广明韩森王刚高文斌刘叙仪
关键词:肺癌腺癌药物疗法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晚期肺癌含顺铂方案引起的恶心呕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引起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含顺铂(75mg/m2)方案化疗的99例肺癌患者共332个化疗周期的资料分为Ps组(帕洛诺司琼0.25mg,第1天)和Gs组(格拉司琼3mg bid,第1、2天),其中31例患者接受同一方案的不同周期分别应用以上2种止吐药物,对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Ps组48例完成116周期,Gs组82例完成216周期,两组急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1.0%和25.0%(P=0.238),迟发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0.2%和73.1%(P=0.155)。自身对照研究的31例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急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8%和35.5%(P=0.409),延迟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1.0%和87.1%(P=0.119),但帕洛诺司琼组3~4级延迟性呕吐发生率低于格拉司琼组(6.5%vs.32.3%,P=0.024)。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腹胀和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引起的化疗相关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控制率与格拉司琼注射液相当,但3~4级迟发呕吐的发生率低于格拉司琼,且耐受性良好。
胡维亨方健聂鋆戴玲王以尚陈筱玲韩金娣韩森田广明王刚刘叙仪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5-HT3受体拮抗剂格拉司琼顺铂
吗啡及吗啡联合右美沙芬镇痛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规范即释吗啡剂量滴定方法及应用右美沙芬对吗啡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86例重度癌痛患者,试验分为吗啡滴定阶段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阶段。吗啡滴定阶段:吗啡剂量从5 mg/4 h 1次开始,出现爆发痛时给予吗啡解救治疗,解救剂量为当日吗啡总剂量的10%,直至疼痛稳定;随机双盲对照阶段:在吗啡滴定至疼痛稳定后,将所有吗啡剂量减量30%,加用右美沙芬或其模拟片(剂量比为1∶1),再次进行剂量滴定,至疼痛稳定。结果:滴定阶段:药物剂量于第4天达到稳定并以稳定的剂量持续用药。镇痛剂量最小为30 mg,最大为160 mg。患者的疼痛强度自第3天开始明显减弱并保持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照试验阶段:2组患者的吗啡总用量均有所减少,加右美沙芬组的减药量略多于对照组,但2组间没有差异,疼痛强度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规范的即释吗啡剂量滴定方法镇痛效果满意,加用右美沙芬有减少吗啡用药总量的趋势。
聂鋆谢广茹刘淑俊戴玲徐国柱
关键词:吗啡右美沙芬镇痛药阿片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