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瑛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痉挛
  • 4篇电生理
  • 4篇眼睑
  • 4篇眼睑痉挛
  • 4篇肉毒
  • 4篇肉毒毒素
  • 4篇特发性
  • 4篇特发性眼睑痉...
  • 4篇综合征
  • 4篇睑痉挛
  • 4篇A型肉毒毒素
  • 3篇单纯疱疹
  • 3篇单纯疱疹病毒
  • 3篇单纯疱疹病毒...
  • 3篇单纯疱疹病毒...
  • 3篇毒性
  • 3篇血管
  • 3篇疱疹
  • 3篇疱疹病毒性脑...
  • 3篇面肌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24篇罗瑛
  • 20篇卢祖能
  • 12篇董红娟
  • 9篇初红
  • 7篇彭彬
  • 6篇曾艳平
  • 6篇周瑜
  • 5篇谭世威
  • 5篇黄兴汉
  • 5篇梁静静
  • 5篇张申起
  • 3篇肖哲曼
  • 3篇解燕春
  • 3篇王文华
  • 1篇周青山
  • 1篇田卫群
  • 1篇翁超
  • 1篇张迪
  • 1篇柯应兵
  • 1篇徐美荣

传媒

  • 5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型肉毒毒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眼睑痉挛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眼睑痉挛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伴焦虑/抑郁患者63例,其中单纯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治疗组28例,肉毒毒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组35例,随访6个月;在治疗前后通过Cohen Albert标准分级、眨眼次数及患者满意程度评价总体疗效;通过SDS和SAS量表评分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比较2组疗效、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单纯BTX-A治疗和联合rTMS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2.86%、94.29%(P>0.05);单纯BTX-A治疗组的疗效持续时间为(13.04±3.48)周,联合rTMS治疗组的疗效持续时间为(16.89±3.39)周(P<0.01);单纯BTX-A治疗组及联合rTMS治疗组治疗前SDS评分分别为(62.19±5.77)、(63.50±7.97)分(P>0.05),SAS评分分别为(66.07±9.43)、(64.89±8.38)分(P>0.05);单纯BTX-A治疗组及联合rTMS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SDS评分分别为(49.69±7.90)、(49.46±6.73)分(P>0.05),SAS评分分别为(53.88±7.34)、(48.79±6.62)分(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疗效,延长眼睑痉挛缓解持续的时间,明显改善抑郁焦虑,特别是对减轻患者焦虑明显优于单纯BTX-A治疗。
尹波彭彬罗瑛樊尚华肖婷邹小莉董红娟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重复经颅磁刺激
手术与未手术治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和电生理回顾性分析
谭世威罗瑛柯应兵初红卢祖能
肌肉疾病的临床评估策略
肌肉疾病是骨骼肌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病变。许多肌肉疾病具有特征性,以至于在床边就能得到相对肯定的诊断。实  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肌酸激酶、电诊断检测、肌活检和(或)分子遗传检查]所起的作用应该是证实诊断。本文给出了6个可能...
卢祖能罗瑛王文华
关键词:肌肉疾病临床病理
单纯性和联合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和临床表型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单纯性肌张力障碍为指肌张力障碍为唯一的运动症状(除了震颤以外).如果伴随有其他的运动障碍,就称为联合性肌张力障碍.随着遗传技术的发展,例如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越来越多与单纯性和联合性肌张力障碍相关的基因.新基因的发现将有利于阐明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找到可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就近年来单纯性和联合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学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彭彬张申起董红娟罗瑛卢祖能
关键词:肌张力障碍单纯性基因学临床表型全基因组测序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湖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电生理分型及合并呼吸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并筛选呼吸肌麻痹的预测因素.方法 2008.1~2011.12连续入组、经临床确诊的71例GBS住院患者,其中呼吸肌麻痹者11例,登...
罗瑛初红卢祖能
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新进展
2023年
慢性偏头痛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在一般人群中有大约2%的发病率,且其治疗并不容易。A型肉毒毒素已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超过10年,其通过降低可量化的指标如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发作强度、残疾程度,成为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慢性偏头痛的预防治疗的首要选择。随着近年来对A型肉毒毒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慢性偏头痛中的应用会逐渐增加。
樊尚华曹倩彭彬尹波肖婷罗瑛丁曼董红娟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A型肉毒毒素残疾程度持续时间可量化
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与治疗特点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偏侧面肌痉挛(HFS)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B)的临床特点、治疗现状以及对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的反应.方法 对2013年4~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HFS患者和BEB患者进行调查,其中HFS患者110例,BEB患者90例.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BTX-A局部注射治疗.注射后2周左右复诊,在每周二下午的专病门诊随访,并记录BTX-A的疗效持续时间.结果(1)入组200例患者中,BTX-A治疗起效时间0~30 d(中位数4 d),疗效持续时间2~128周(中位数16周),总有效率96.9%.HFS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完全和明显缓解)占99.3%,BEB患者占90.2%.总的来说,BEB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13.6±5.5)周]与HFS患者[(20.3±10.2)周]相比较短.HFS患者所用BTX-A剂量[(53.2±15.8)U]较BEB患者[(74.8±20.2)U]少.(2)BTX-A注射(70.9%)、针灸(68.2%)和口服药(65.5%)是HFS患者曾经选择的最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针灸和口服药大部分效果不好而自行停用.BTX-A注射(88.9%)、口服药(86.7%)和眼轮匝肌切割术(31.1%)是BEB患者曾经选择的最多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均反映手术无效.结论 HFS和BEB是运动障碍门诊最常见的两种疾病,BTX-A治疗HFS和BEB安全、有效,对HFS效果更好,BEB患者需要更频繁的注射,其面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更具挑战性.
彭彬张申起董红娟罗瑛卢祖能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侧面肌痉挛
湖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电生理亚型特征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湖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电生理分型及其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并筛选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以指导早期干预。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入组、经临床确诊的71例GBS住院患者,登记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和HughesGBS残障评分(H—GBS-DS),根据电生理标准对患者进行亚型分类,并分析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及其相关性。以H—GBS-DS是否≥3分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模型预测临床相关因素。结果:①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AIDP)32例(45.1%,95%可信区间34%~58%),急性运动轴突性神经病(AMAN)9例(12.7%,6%~23%),急性运动感觉轴突性神经病(AMSAN)10例(14%,7%~25%),无反应1例(1.4%,0~8%),不明确19例(26.8%,15%-34%);②AIDP、AMAN、AMSAN三种主要亚型中,30岁以上起病者分别为38%、33%、900,4(x^2=9.256,P=0.008);病前呼吸道感染者分别为50%、22%、10%(x^2=6.272,P=0.044);1周内病情达高峰者分别为63%、100%和40%(x^2=7.892,P=0.011);③H—GBS-DS≥3分的优势比分别为:颅神经受累首发0.113(95%可信区间0.027~0.476,P=0.003);肢体受累首发9.614(2.496~37.024,P=0.001);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281(1.003~18.265,P=0.049)。结论:AIDP是湖北地区主要的GBS亚型,其前驱事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AIDP和AMAN以青少年为主,AMAN进展最快;肢体受累首发、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为致残较重的预测因素,由此应予以重视并提供额外的治疗。
罗瑛肖哲曼初红董红娟关景霞卢祖能
关键词:急性无反应型
尺/正中神经CAMP波幅比值在运动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病变中的鉴别价值
王文华罗瑛谭世威初红解燕春董红娟卢祖能
肌电图在椎管内麻醉并发脊神经损害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 探讨肌电图在椎管内麻醉并发脊神经损害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2月临床诊断为椎管内麻醉并发脊神经损害的患者,行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采用0~5级肌力记录法对受损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临床肌力的恢复评估,对受损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正常值比例与复查肌肉的肌力进一步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41例椎管内麻醉患者行神经传导测定共检测运动及感觉神经329条,运动神经的CMAP降低60条,异常率为30.9%;感觉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降低12条,异常率为8.9%,且腓总神经、胫神经异常率(分别为41.7、29.7%)高于股神经异常率16.7%。41例患者共检测肌肉491块,异常肌肉331块,异常率67.4%,且低腰段及骶段脊神经支配的肌肉异常率(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低腰段及骶段脊旁肌异常率分别为79.7、82.9、81.5%)高于中腰段脊神经支配的肌肉(股四头肌内侧头、股薄肌、中腰段脊旁肌异常率分别为44.4、36.0、45.8%)。受损神经CAMP/正常值比例与复查肌肉的肌力显著相关(R2=0.9051,P<0.001)。结论 肌电图可以辅助临床早期筛查椎管内麻醉并发脊神经损害,并详细地提供神经损害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为早期开展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王艳肖哲曼卢祖能罗瑛初红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肌电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