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弦波电磁场对鼠骨骺干细胞分化的生物学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50Hz正弦波电磁场对大鼠骨骺干细胞分化的生物学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4代骨骺干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50Hz正弦波电磁场间断刺激。分别绘制2组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曝磁早期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不明显,正弦波电磁场刺激4d和6d能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2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骺干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PTHrp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适当参数的工频正弦波电磁场能促进骨骺干细胞PTHrp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其增殖能力,增强分化稳定性,抑制细胞凋亡。
- 黄仕龙陈安民郭风劲李新志罗正强张衣北
- 关键词:电磁场细胞分化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
-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骨肉瘤细胞亚株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的骨肉瘤细胞亚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人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通过有限稀释法和细胞电泳,获得两株细胞克隆M6和M8,经体外细胞增殖、软琼脂形成、生长曲线、裸鼠成瘤试验综合分析其生物学行为改变。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软琼脂克隆形成法研究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M6和M8两株在细胞电泳率和侵袭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6的群体倍增时间为38.4 h,软琼脂形成率为18.7%,M8群体倍增时间为23.0 h,软琼脂形成率为29.3%。裸小鼠背部皮下接种M6和M8,发现M8成瘤时间短,细胞增殖快,但在4周内两者均不发生转移。结论骨肉瘤细胞亚系有不同的转移特性,GFP的整合及表达未对MG63细胞的生长状态造成明显影响,可作为报告基因进一步了解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差异性分析。
- 李新志陈安民郭风劲罗正强
- 关键词:骨肉瘤绿色荧光蛋白生物学
- 不同转移潜能骨肉瘤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骨肉瘤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骨肉瘤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提取低转移骨肉瘤细胞株M6和高转移骨肉瘤细胞株M8细胞总RNA,采用cDNA基因芯片筛查M6和M8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杂交信号用GenerationⅢarray扫描,结果用Imagequant5.0软件分析。选择基因芯片筛选到的典型差异表达基因用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M6和M8骨肉瘤细胞株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330个,其中与低转移组(M6)相比,在高转移组(M8)中显著性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78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152个。其中发生非常显著性上调表达的基因43个,发生非常显著性下调表达的基因49个。差异基因主要包括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提示与M8细胞增殖受抑相关;其次是与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提示这些基因和肿瘤转移有关联性。结论:基因芯片方法对于筛选骨肉瘤转移相关基因有独特的优势,MG63细胞M8亚株中筛查到显著性上调的基因43个,显著性下调的基因49个,与骨肉瘤的转移有关。
- 李新志孟琳陈安民郭风劲罗正强曾衡
- 关键词:CDNA芯片基因表达谱
- MTA1基因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具有很高的转移特性,以肺转移多见。尽管能成功控制原发瘤,但5年内仍然有超过30%的患者死于肺转移。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候选基因,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及胃癌、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成正相关。MTA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通过比较MTA1基因在人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与骨肉瘤细胞浸润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MG-6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用脂质体介导的MTA1基因转染MG-63低转移株细胞,通过RT-PCR检测MTA1的表达;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MTA1在MG-63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低(1.32),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高(6.27)(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MG-63高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强,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低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12.6±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染MTA1基因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结论:MTA1与人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有密切关系,MTA1对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以及作为干预肿瘤转移靶基因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李新志陈安民易成腊郭风劲罗正强黄仕龙徐卫国
- 关键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