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仁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射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2篇手术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髌骨
  • 2篇髌骨骨折
  • 2篇微创
  • 2篇老年
  • 2篇儿童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骨瓣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多段骨折

机构

  • 12篇射洪县人民医...
  • 2篇射洪县第二人...

作者

  • 12篇祝仁兵
  • 5篇汪海洋
  • 4篇马俊
  • 3篇张兴泰
  • 3篇罗伟
  • 2篇王琪
  • 2篇陈彦文
  • 1篇黄元明
  • 1篇易勇
  • 1篇王睿
  • 1篇陈世杰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力带与张力钩固定髌骨骨折疗效比较
2010年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钢丝(以下简称张力带)与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以下简称张力钩)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使用张力带、张力钩治疗髌骨骨折116例的手术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及康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钩组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优良率均高于张力带组。结论:髌骨骨折以张力钩固定,操作更简便,康复更顺利,疗效更好。
罗伟张兴泰祝仁兵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
两种肘后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
2010年
目的:探讨两种肘后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肘后入路治疗34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入路A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12例,入路B肱三头肌正中劈开入路22例。结果:34例全部获得8~24(13.6±3.2)个月随访。入路A优5例,良4例,可2,差1例,优良率75%;入路B优15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疗效优于经三头肌舌状瓣入路。
汪海洋祝仁兵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成年人手术入路
髌骨骨折张力钩固定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髌骨骨折以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以下简称张力钩)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张力钩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术后随防3~2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优良率达95.4%。结论髌骨骨折以张力钩固定,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
罗伟张兴泰祝仁兵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
MIDHS和C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稳定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比微创动力髋螺钉(minimally invasive dynamic hip screws,MIDHS)和常规动力髋螺钉(commondynamic hip screws,C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5月,用MIDHS(33例)和CDHS(30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稳定骨折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获得8~25(平均21.2)个月的随访。术中平均出血量MIDHS:(81.21±19.49)ml,CDHS:(326.67±63.97)m1;平均手术时间MIDHS:(59.55±20.54)min,CDHS:(106.67±28.48)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MIDHS:(16.80±1.56)周,CDHS:(17.83±1.8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髋关节功能按Kudema改良Merle D'Aubigne与Postel评分法,优良率MIDHS:87.9%,CDHS:86.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HS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CDHS内固定术相比,MIDH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易愈合、瘢痕小等优点。
汪海洋祝仁兵马俊王琪谢陆益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内固定DHS微创动力髋螺钉
带血管蒂桡骨瓣植入联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例陈旧性舟状骨骨折,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结果6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达健侧标准,活动时无疼痛。结论该术式手术操作简单,舟状骨骨折端植入的带血管蒂骨瓣与舟状骨建立血供,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易勇祝仁兵
关键词:腕骨骨折舟状骨带血管蒂骨瓣
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12例,Ⅳ型8例。闭合复位,经皮置入PFNA。结果:手术时间(45.83±12.41)min。术中出血量(89.57±42.37)ml。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4.6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及退出、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依照Kuderna改良Merle D Aubigne标准评估,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65%。结论:PFN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
汪海洋祝仁兵陈彦文马俊王睿黄元明
关键词: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四肢严重创伤联用外支架与封闭负压引流早期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四肢严重创伤联合使用骨折外固定支架(以下简称外支架)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为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失、坏死或感染,给予外支架固定骨折同时使用VSD处理创面。结果:大部分患者持续负压引流5~7d后,创面再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骨折无分离移位;外支架无松动移位断裂。结论:联用外支架与VSD处理四肢严重创伤稳定骨折迅速,封闭引流创面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罗伟张兴泰祝仁兵
关键词:四肢创伤外支架负压引流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 X 线、CT 及 MRI 对上述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分级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面骨质囊变方面,MRI 与 CT 诊断的检出率较 X 线诊断检出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与 CT 检查比较,MRI 诊断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与 X 线及 CT 诊断相比,MRI 在0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在 Ⅰ 级、Ⅱ 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方面,与X线比较,MRI和CT诊断的检出率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其中与另外两种方法比较,MRI 方法对骨质异常病变及强直性脊柱炎分级病变能更准确的检出.
汪海洋陈彦文祝仁兵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MRI
较大儿童胫腓骨移位明显骨折的治疗
2007年
目的探索较大儿童胫腓骨移位明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较大儿童胫腓骨移位明显骨折采用有限切开,牵引,撬拨直视下复位,尽量修复骨膜,用1-2枚克氏针内固定,针尾留于皮肤外,行短腿石膏外固定,1-2周后改为小夹板固定。结果24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13周,下肢无短缩、旋转及其畸形愈合,无伤口及针道感染、皮肤坏死、筋膜室综合征、关节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便于护理、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缺课时间短等优点,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对家庭因素的影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祝仁兵
关键词:儿童骨折胫腓骨
三步复固法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 探讨三步复固法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6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析、整理三步复固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6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无骨化性肌炎发生,11 例合并神经症状患儿3~6d 均恢复;治愈64例,好转4例(5.88%),治愈率94.12%.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用三步复固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祝仁兵孟仕坤马俊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