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德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脂质体对人工信号的识别与响应
- <正>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开展模拟仿生信号转导研究,可以构建具有分子间通讯交流能力的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从而构建新型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分子器件,可以制备能够向肿瘤细胞特异输送药物的主动靶向给药系统。本研究重点利用人工脂质...
- 刘宝全石太德王剑锋齐小辉赵小菁范圣第
- 文献传递
- 受体的分子结构对超分子体系人工信号转导过程的影响
- 2013年
- 利用仅存在甲基差异的两种人工受体研究受体的分子结构对超分子体系的人工信号转导过程的影响。分别合成了用于组建人工信号转导系统的阳离子型肽脂质(N+C5Ala2C16)和两种在活性氨基的邻位上存在甲基差异的人工受体:N,N-二-十六烷基-甘氨酰胺(Gly2C16)和N,N-二-十六烷基-丙氨酰胺(Ala2C16)。分别以两种受体构建了表达信号转导机能的超分子体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了两种受体与信号分子吡哆醛磷酸(PLP)的作用特点及通过第二信使(Cu2+)启动乳酸脱氢酶(LDH)报告系统的特点。结果表明:甲基使人工受体与信号分子的表观结合常数下降(甘氨酰类脂受体为246000,丙氨酰类脂受体为120000)、使人工受体-信号分子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使人工受体-信号分子-第二信使分子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并降低信号分子对LDH报告系统的激活活性(甘氨酰类脂受体可恢复到至92.8%,丙氨酰类脂只恢复到83%)。证明了人工受体中的甲基抑制了类脂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结合,并影响超分子体系的人工信号转导活性。
- 刘宝全石太德王剑锋李春斌赵小菁张丽影范圣第
-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
- 人工膜上氨基酰类脂的仿生信号转导研究
- 以生物体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为模拟原型,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开展仿生信号转导研究,构建具有分子间通讯交流能力的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
以十六烷基胺和十六烷基溴为原料,经过取代、缩合等有机化学反应,最终合成了组建...
- 石太德
- 关键词:人工膜
- 文献传递
- 利用超分子体系模拟生物体G蛋白耦联受体型信号转导过程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生物体G蛋白耦联受体型信号转导过程为模拟原型,利用自组装方法构建了具有分子间信号转导能力的超分子体系。带正电荷的肽脂质分子与人工受体共同形成脂质体,乳酸脱氢酶(LDH)(效应器)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脂质体上,乳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u2+)抑制LDH活性(相对酶活性为11.6%),进而共同组成了一个酶活性处于关闭状态的超分子系统。向超分子体系中加入信号分子——磷酸吡哆醛(PLP)后,PLP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带正电荷的脂质体表面,并与人工受体形成希夫碱;希夫碱与LDH竞争铜离子,解除铜离子对LDH活性的抑制,恢复LDH的催化活性,使相对酶活性达到83.0%。实验结果表明,超分子体系完成了从信号分子到效应器(酶)活性变化的信号转导过程,可以利用超分子体系构建调控酶催化活性的超分子器件。
- 刘宝全王剑锋石太德范圣第
- 关键词:超分子体系信号转导乳酸脱氢酶
- 丙氨酰类脂的微波合成及其功能
- 2009年
- 利用微波合成仪制备双十六烷基胺,通过DCC交联反应,得到叔丁氧甲酰丙氨酰双十六烷基胺,再通过酸水解制备出丙氨酰类脂.利用丙氨酰类脂的季铵盐衍生物(丙氨酰肽脂质)构建人工二分子膜,研究了磷酸吡哆醛(PLP)与丙氨酰类脂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发现,在330 nm及415 nm处有亚胺的特征吸收峰,表明PLP可以识别人工二分子膜上的丙氨酰类脂,丙氨酰类脂可以用作人工细胞信号转导的受体.
- 石太德刘宝全王剑锋范圣第
- 关键词:脂质体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