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
-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用知识发现工具Arrowsmith探讨金荞麦及其有效成分与IBS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金荞麦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可能机制。方法:非相关文献知识工具ARROWSMITH软件。结果:金荞麦及其有效成分在分子或细胞水平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COX-2)相关因子具有调节作用,而上述指标的不同表达同时也是造成IBS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金荞麦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下调病变肠道细胞TLR4、降低TNFα的分泌和释放、降低IBS患者异常高表达的VEGF、降低IBS患者肠道组织COX-2的表达等环节发挥治疗IBS的作用,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能为实验室的验证性研究提供参考。
- 田超严晶范方田孙志广陆茵
- 关键词:金荞麦肠易激综合征
- 基于生物网络调控下丹参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丹酚酸B通过下调肝癌细胞AT1R蛋白的表达及VEGF的产生抑制肝癌血管生成
- [背景和目的] 中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理解中药方剂复杂化学体系与病证发展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阐明中药方剂微因多效的分子机制。近些年从分子细胞水平探讨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也已经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为中药方...
- 田超
-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B多靶点治疗
- 文献传递
- 转录因子叉头框Q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转录因子叉头框Q1(forkhead box Q1,FOXQ1)是叉头框(forkhead box,FOX)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参与胚胎干细胞和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作为转录因子,FOXQ1蛋白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启动子或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激活靶基因的转录,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鉴于FOXQ1与肿瘤具有明显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可作为某些肿瘤预后评估的指标,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通过综述最新文献,着重阐述了FOXQ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肿瘤治疗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吴红雁范方田刘兆国田超沈存思韦忠红曹玉珠孙丽华郑仕中王爱云陆茵
- 关键词:肿瘤叉头转录因子类信号传导
- 金荞麦总黄酮下调NR2B表达改善IBS大鼠痛觉过敏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金荞麦总黄酮(Fag)对IBS样结肠刺激大鼠模型(CI模型)内脏敏感性的改善作用和对模型脊髓后角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2A、NR2B的影响。方法采用结肠刺激新生期乳大鼠法来制作IBS样CI模型。CI大鼠成年后给予口服Fag 2周,并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评价给药后CI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进一步观察其脊髓后角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2A、NR2B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比,CI组AWR评分明显增高,而高剂量Fag明显降低CI组的AWR评分。对照组脊髓后角、海马均可见NR2A、NR2B亚基表达,但CI组只有NR2B亚基表达增强,且高剂量Fag可降低其表达,NR2A亚基表达在各组变化不大。结论 Fag通过下调致敏中枢上脊髓后角和海马的NR2B表达对IBS样CI大鼠的痛觉过敏有改善作用。
- 刘丽娜周梁田超陈利郭海燕孙志广
- 关键词:NR2A脊髓后角
- 金荞麦提取物对IBS大鼠脊髓镇痛的干预机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金荞麦(Fagopyrumcymosum,Fag)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样结肠刺激(colonirritation,CI)模型内脏高敏感性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动物脊髓背角内5-HT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结肠刺激新生期乳大鼠来制作IBS样CI模型.CI大鼠成年后给予口服Fag2wk,并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来评价给药后CI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变化,取大鼠脊髓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HT免疫染色,用蛋白印迹法检测5-HT1A受体(5-HT1AR)、5-HT3A受体(5-HT3AR)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CI组大鼠AWR评分明显增高(20mmHg:0.625±0.518vs1.333±0.778;30mmHg:0.750±0.463vs1.667±0.888;40mmHg:1.125±0.641vs2.000±0.739;50mmHg:1.500±0.926vs2.583±0.793;60mmHg:2.125±0.991vs3.083±0.669;均P<0.05);且脊髓内5-HT染色度增加(11.250±4.833vs21.125±7.827,P<0.01),5-HT3A受体表达升高(179.038±29.786,P<0.01),5-HT1A受体则表达降低(64.523±16.873,P<0.01);高剂量Fag可降低CI大鼠AWR评分(20mmHg:0.250±0.002;30mmHg:0.875±0.044;40mmHg:1.250±0.036;50mmHg:1.875±0.050;60mmHg:2.625±0.037;均P<0.05),并下调脊髓内5-HT(13.375±5.579,P<0.05)和5-HT3AR的表达(114.200±20.983,P<0.05),上调5-HT1AR的表达(93.008±13.523,P<0.05);低剂量Fag则对CI大鼠的影响不明显.结论:Fag对IBS样CI大鼠有镇痛作用,并通过调节其脊髓内5-HT及其受体来改善痛觉过敏.
- 刘丽娜孙志广张雪梅周梁田超陈利邵铭史会连郭海燕
- 关键词:金荞麦提取物5-羟色胺5-羟色胺1A受体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主要的多功能活性肽,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平衡。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ngⅡ作为一种潜在的生长因子,通过作用于其1型受体(AT1R)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AngⅡ-AT1R系统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作一概述。
- 田超范方田陈文星王爱云郑仕中江国荣陆茵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型受体肿瘤血管生成
- 隐丹参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内、外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采用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免疫荧光实验考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h对MDA-MB-231细胞(密度5×10^5/孔)增殖的影响;应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h对肿瘤细胞(密度1×10’/孔)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考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24h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钙黏素和N-钙黏素表达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隐丹参酮(0.5~8μmol·L^-1)作用6h对MDA-MB-231细胞(密度为1×10^5/孔)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体内再应用斑马鱼肿瘤转移模型研究隐丹参酮(0.125~2μmol·L^-1)作用6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转移数目及转移距离的作用来考察其对体内肿瘤转移的影响。结果:在体外,隐丹参酮在0.5~8μ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BrdU阳性细胞的比例,抑制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中迁移细胞的数目,增加E-钙黏素的表达,同时降低N-钙黏素的表达,并抑制NF-KB的相对启动子活性。在体内,隐丹参酮在0.125~2μ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MB-231乳腺癌细胞远端转移的数目,降低转移的最远距离。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内外均有显著的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还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转录活性从而逆转MDA-MB-23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起作用的。
- 朱智杰刘兆国周梁田超陶丽韦忠红陆茵王爱云陈文星
- 关键词:隐丹参酮乳腺癌肿瘤转移上皮间质转化核因子-ΚB
- 隐丹参酮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内皮细胞的增殖及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抗肿瘤诱导新生血管生成中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DH法检测CP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 周梁田超朱智杰刘兆国陈文星王爱云陆茵
- 关键词:隐丹参酮肿瘤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PI3K/AKT
-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好的组织迁移能力和肿瘤靶向性。MSCs用于抗肿瘤治疗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MSCs可以作为细胞载体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通过促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等方式促进肿瘤的恶性行为。该文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田超江国荣周梁刘兆国朱智杰郑仕中王爱云陆茵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抑制细胞载体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被引量:46
- 2012年
- Notch信号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多个物种之中,它是介导细胞和细胞之间直接接触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调控了多细胞机体的细胞凋亡、增殖和分化。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或结构性活化与多种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该文对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以及该通路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Notch信号通路紊乱诱导肿瘤形成的机制及其与肿瘤治疗的关系。
- 刘兆国朱智杰周梁田超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陆茵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生理效应信号调节肿瘤形成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