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秀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抵抗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检测新诊断的肥胖2型糖尿病人群经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抵抗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预防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新诊断的肥胖2型糖尿病人56例及健康对照50例,经饮食及运动治疗1周后给予二甲双胍1500 mg/d,治疗3个月,给药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抵抗素、IGF-Ⅰ、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的C反应蛋白(sCRP),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后的比较及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糖化血红蛋白、抵抗素、IGF-Ⅰ、IL-6和sCRP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抵抗素、IL-6和sCRP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95,0.89,0.78,P<0.01),是后者的独立影响因素(β=1.91,0.148,1.6,P=0.000);空腹胰岛素与IGF-Ⅰ呈正相关(r=0.91,P<0.01),是IGF-Ⅰ的独立影响因素(β=4.30,P=0.000)。结论新诊断的肥胖2型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可能通过降低抵抗素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了血清胰岛素和IGF-Ⅰ的水平。
- 徐倩张方华许爱梅王秀秀姚民秀
- 关键词:二甲双胍抵抗素
- 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血清IGF-1、IGFBP-3的变化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DM患者30例(DM组)、2型DM合并GC患者48例(DM并GC组)为研究对象,ELISA法测定血清IGF-1、IGFBP-3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结果:DM并GC组的IGF-1、IGF-1/IGFBP-3比值高于DM组(P<0.05),IGFBP-3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IGF-1、IGF-1/IGFBP-3比值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598,0.626,P=0.000),IGF-1/IGFBP-3比值是DM并G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2.142,P=0.001)。结论:IGF-1可能参与2型DM合并GC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
- 徐倩王秀秀高珊姚民秀
- 关键词:IGF-1IGFBP-32型糖尿病胃癌IGF
-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8-异前列腺素F2a与2型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过研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与2型糖尿病PDR的关系,探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PDR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12月血压正常的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106例,其中非增殖期病人50例(NPDR组)和增殖期病人56例(PDR组)。测定血清MCP-1、8-iso-PGF2a、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UM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P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DR病人血清中的MCP-1、8-iso-PGF2a和24hUMA明显高于NPDR病人(P均<0.01),血清MCP-1、24hUMA分别与血8-iso-PGF2a呈正相关(r=0.915,0.865,P<0.01)。血清8-iso-PGF2a是24hUMA和血清MCP-1的独立影响因素(β=0.865,0.915;P=0.0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家族史、24hUMA、血清MCP-1、8-iso-PGF2a是PDR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1.63,1.86,1.57)。结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共同参与糖尿病PDR的发展,血清MCP-1和8-iso-PGF2a有可能作为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标志物,但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徐倩姚民秀张方华王秀秀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8-异前列腺素F2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AMPK和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血清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DM)合并胃癌(G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2型DM患者30例(DM组)、DM合并GC患者48例(DM并GC组)及健康人群30例(NC组)为研究对象,ELISA法测定血清AMPK和抵抗素的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DM组及DM并GC组的抵抗素水平分别为(5.54±1.29)、(6.86±1.65)μg/L,均高于NC组的(3.04±1.49)μg/L(P均<0.01)。DM组及DM并GC组AMPK水平分别为(5.53±0.98)、(3.32±0.90)U/L,均低于NC组的(7.54±0.98)U/L(P均<0.01)。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呈正相关(r=0.620,0.668,P均<0.01),AMPK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呈负相关(r=-0.790,-0.822,P均<0.01),抵抗素与AMPK呈负相关(r=-0.699,P<0.01);抵抗素和AMPK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83,P<0.05;β=-0.694,P<0.01);AMPK是DM并GC的保护因素(OR=0.118,P<0.05);抵抗素是DM并G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4.716,P<0.01)。结论 AMPK和抵抗素参与2型DM合并GC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可能作为2型DM合并GC的治疗靶点。
- 徐倩商永芳王秀秀高珊姚民秀
- 关键词:抵抗素糖尿病胃癌
- 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妊娠妇女663例,检测空腹尿碘、血清TSH、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妊娠期妇女尿碘在2.50~3 366.00μg/L,尿碘中位数(MUI)为161.59μg/L,碘缺乏、碘足量、碘超足量、碘过量的比例分别为44.95%、34.09%、15.69%、5.28%;妊娠T2、T3期尿碘水平以及轻度碘缺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T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T2、T3期碘足量的比例低于T1期妇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0.60%、3.77%、6.49%,妊娠各期之间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TPOAb总阳性率为9.80%,碘缺乏组中亚临床甲减患者TPO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P〈0.01),且TPOAb阳性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P〈0.01)。结论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群体不存在碘缺乏,但有44.95%的妊娠妇女个体存在碘缺乏,随着妊娠期的延长,碘缺乏呈加重趋势;TPOAb阳性与妊娠妇女发生亚临床甲减相关。
- 刘灿灿王秀秀周燕王颜刚赵文娟
- 关键词:妊娠碘营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