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勤
- 作品数:34 被引量:8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单位类型、工作环境与健康不平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数据的分析
- 2024年
- 以往研究关注到不同单位类型劳动者之间的健康不平等,但对这种健康不平等的形成机制缺乏解释。本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数据,比较了不同类型单位劳动者间的健康水平差异,并以工作环境作为中介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公有制单位劳动者相比私营单位劳动者具有更低的抑郁水平,这种差异主要通过工作时间和社会支持得到解释。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的单位体制分割对人们生活机会的影响在不同领域仍持续存在。
- 王甫勤
- 关键词:工作环境抑郁水平健康不平等
- 当代中国大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一项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英文)被引量:33
- 2011年
- 本文从自利理论和归因理论出发,以2006年8月-2007年1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市居民的阶层地位与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大城市居民对主要社会群体的收入分配感到明显不公平。阶层地位是否具有优势对居民分配公平感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社会经济地位及其对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归因则与分配公平感明显相关。具有优势经济地位的群体既直接影响人们的分配公平感,又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的归因偏好间接影响人们的分配公平感。归因偏好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比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更加显著:越是将社会不平等归因于个人绩效因素(内因),其分配公平感就越强;越是将社会不平等归因于权力、政策因素(外因),其分配不公平感就越强。
- 王甫勤
-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感
- 转型期社会不公平感的产生与调适被引量:6
- 2007年
- 本文将社会不公平感区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的不公平感,运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分析个人层次的社会不公平感的产生机制和运用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因素来解释社会层次的不公平感。轻度的社会不公平感可能促使个人通过自我改进的方式来恢复社会公平感,可能促进社会变迁;严重的社会层次上的不公平感会导致个人的失范行为,甚至社会倒退。为了避免个人社会不公平感的层次累积,社会组织部门和政府应当积极通过各种手段来调适人们的社会不公平感,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心理保证。
- 王甫勤
-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调适
- 地位束缚与生活方式转型——中国各社会阶层健康生活方式潜在类别研究被引量:53
- 2017年
- 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通过多维度健康行为指标测量中国民众的健康生活方式。潜在类别分析发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健康型、混合型和风险型生活方式。高社会经济地位者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健康型和风险型两端分化的特征,而低社会经济地位者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混合型。总体上来说,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处于不断转型中,社会的上层成员由于在社会结构处于优势位置,能够作出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但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社会下层成员则更多地受到社会结构地位的束缚。
- 王甫勤
- 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
- 社会学视野下的广告伦理被引量:8
- 2005年
- 现代广告不但传播企业商品的信息,还传播和建设着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广告伦理对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忽视广告伦理而导致的负面作用也是长远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广告伦理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对于广告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重视和加强。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伦理的特性、功能和原则以及功能缺失的表现、原因和后果,分析在社会转型期间如何进行广告伦理建设。
- 王甫勤
- 关键词:社会学广告伦理
- 社区异质性与中国民众村居委选举参与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村居委选举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往村居委选举研究集中于选举过程或个人层次的分析,忽略了社区自身特征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导致了社区异质性的增强,因而会对农村和城市基层民主实践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分析发现,社区异质性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民众参与村居委选举的积极性。但异质性对民众选举参与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力并不一致。在农村社区,教育异质性较为显著;而在城市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较为显著。社区异质性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委选举的影响超过对城市居民参与居委选举的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对城镇化背景下改善中国基层民主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王甫勤
- 关键词:城镇化社会资本政治参与
- 户口与迁移时间:上海城市迁移人口的阶层地位获得(1977—2014)被引量:2
- 2020年
- 在经典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户口和迁移时间变量,可以增强地位获得模型对于中国迁移人口地位获得的解释力。采用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和2015年"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两次重复截面调查的汇总数据,研究上海城市迁移人口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获得上海户口的迁移人口的职业阶层地位显著高于上海本地人口,以及其他未获得上海户口的迁移人口。另外,改革初期迁移比改革后期迁移到上海的人口职业阶层地位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获得上海户口同迁移时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对于改革初期迁沪人员而言,是否获得上海户口对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较近时间的迁沪人员来说,获得上海户口对提升阶层地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王甫勤
- 关键词:迁移人口
- 中国城乡居民风险意识与影响因素的统计考量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风险感知的"知识理论"、风险的社会扩大理论及社会制度结构对风险感知的束缚作用,分别建立相关的研究假设,试图寻找这些理论在中国经验中的证据。文章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民众对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尤其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最强烈的风险意识。
- 王甫勤
- 关键词:风险社会阶层地位
-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与健康不平等被引量:199
- 2012年
- 以往研究多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是人们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对其影响机制却缺乏理论解释和检验。而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关注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对人们健康水平的影响,但忽视了社会结构因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型塑作用。本研究根据健康生活方式模型将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水平的中间机制,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数据,分析中国民众健康不平等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同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一样,中国民众也存在明显的健康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其健康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其影响机制可以描述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拥有和维护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生活方式又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 王甫勤
- 关键词:健康不平等
- 调控改革心理的网络系统建设
- 2006年
-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状况,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阻碍改革发展的负面因素,我们称之为“负面的改革心理”(简称“改革心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方法对改革心理进行调控。该系统从改革的主体、执行者、受益者、间接承受者和直接承受者的角度析取了政府部门、社区单位、各类咨询机构、家庭亲朋等初级群体和个人五大要素在调控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整体优势。不同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各个不同要素在实践过程中,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措施。
- 傅济锋王甫勤
- 关键词:网络系统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