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龙
- 作品数:93 被引量:93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总是”与“老是”比较研究补说被引量:3
- 2017年
- 频度副词"总是"和"老是"在句法与语篇分布方面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主观性评价""时范畴"和"否定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对二者在使用上的异同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从整体上来看,"老是"蕴涵"总是",一般凡是能用"老是"的,基本上也都可以用"总是"(极少数情况例外)。在"总是"和"老是"都可使用的情况下,"老是"具有突出强调负面评价的语用涵义,但"总是"则不是这样。另一方面,有些句子即使涉及负面评价,但因属于泛时表达等,通常必须用"总是",而不能用"老是"。具体的语言表达中,究竟是用"总是"还是用"老是",需要统筹兼顾。
- 王灿龙
- 关键词:频度副词句法分布主观性
- 重动句补议被引量:47
- 1999年
- 王灿龙
- 关键词:重动句动宾结构专有名词无标记补语
- 谈以“生”“死”为参照的几个时间词语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主要讨论与"生""死"相关的几个时间词语。人的"出生""死亡"这两个事件将时间流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以二者为参照的时间词语分别是"生前""生后""死前"和"死后"。逻辑上,"生后"所表示的时间应该与"死前"所表示的时间重合;"生前"表"出生之前","死后"表"死亡之后"。但实际情况是,"生前"表"在生之日",与理论上的推衍不一致。"死前"仅表死亡之前的邻近时间。"死后"不与"死前"对称,所表时间可短可长。"身后"是表"死亡之后"的另一个词。就现代汉语来说,只有"生前"和"身后"是词,"死前"和"死后"均为短语("生后"罕用)。本文重点探讨这些词语的生成理据及表义特点等,并重点比较"生前"和"死前"的诸多不同,结果显示这两个词不具有同义关系。
- 王灿龙
- 关键词:生前死后时间词语生成理据
- “束手”释诂
- 2024年
- 1.引言“束手”是个历史悠久的词语,西汉时期即有所见,后世一直沿用,例如:(1)刻腹绝肠,折颈颐,首身分离,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係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史记》卷七十八)。
- 王灿龙
- 关键词:西汉时期《史记》
- 汉语普通双名黏合语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征
- 2024年
- 现代汉语中两个表示人的名词可直接结合,形成黏合语。本文重点从核心成分、标记性、语义信息和主观性四个方面对这种黏合语作较为细致深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区分表人名词的下位类型,比如是否为专有名词,是否为亲属名词或职衔名词等。分析表明,双名黏合语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征跟名词的下位类型密切相关。文章最后通过英语黏合语的简单考察,进一步印证汉语普通双名黏合语的某方面特点。
- 王灿龙
- 关键词:补足语句法表现语义特征
- “前、后”的时间指向问题新探被引量:18
- 2016年
- 学界常用"时间在动"和"人在动"这两个隐喻模式分析"前、后"表"过去"和"将来"的用法,而至于"前、后"是如何跟"过去"和"将来"相关联等问题,则鲜有讨论,以致相关分析未能触及本质问题。本文通过对"前、后"由空间域到时间域投射情况的考察发现:"前"表过去、"后"表将来为无标记用法;"前"表将来、"后"表过去是有标记用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区分时间词语和时间表达方式的不同情况,对"前、后"时间词语表过去或表将来的用法做统一的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前、后"时间指向的问题关涉三个方面的因素:构式类型、表达视角和参照时间。
- 王灿龙
- “振聋发聩”辨被引量:1
- 1997年
- “振聋发聩”辨王灿龙“振聋发聩”(也作“发聩振聋”)作为规范成语早已为人们所认同,可是张教诚先生的《组词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由“振聋发聩”提出的问题》(载《汉字文化》1996年第4期,以下简称《问题》)一文对此提出了质疑。《问题》一文的主要观点可概...
- 王灿龙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儒林外史》《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书出版
- “预支”的语义及其相关问题——从一个实际用例谈起
- 2010年
- 2007年8月20日的《北京青年报》(A3版)在报道湖南省凤凰县“8·13”堤溪大桥垮塌事故时,有一篇报道的小标题是这样写的:
- 王灿龙
- 关键词:《北京青年报》语义垮塌事故小标题
-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35
- 2006年
- 照应的单向性原则是英汉两种语言共同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不同的是英语中有一些例外———有些违背单向性原则的句子可以成立。严格地说,这类句子实际上是照应系统中的有标记的句子,它们不代表主流。本文在考察了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单向性方面的一致与不同之后,重点分析和解释了以下两个问题:1)汉语中为什么不存在反单向性的句子;2)一般所谓反单向性的汉语句子实际上情况如何。
- 王灿龙
- 关键词:照应单向性
- 浅说“洗稿”
- 2020年
- 近年来,汉语的语言表达中出现一个新词,名之曰“洗稿”。例如:(1)当下,每天都有许多“洗稿”新把戏在自媒体行业上演。(《人民日报》2018-06-14)(2)四部门出手了!重点整治自媒体“洗稿”和图片市场(标题)(《呼和浩特日报》2019-04-28)(3)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防洗稿机制(标题)(《法制日报》2019-05-10)新词的产生是因为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新生事物和现象。
- 王灿龙
-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媒体行业《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