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 文化廊道视角下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空间整体性构建研究被引量:11
- 2023年
- 当前,线性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研究中多聚焦于遗产单体和廊道线路等遗产要素,较少关注线性区域尺度下聚落体系整体及其与遗产本体之间的关联性,对沿线聚落与遗产本体相互联系并共同构成完整系统的内在规律有待深入挖掘。文章在理论层面探讨文化廊道体系的空间整体性构建机理,明确将关联聚落纳入到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开发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借鉴文化廊道的空间识别和关联模型,探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线性文化遗产空间整体性的构建。研究表明:①涵盖城乡聚落系统的文化廊道体系,有利于实现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完整性和主题文化延续性。②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对流经区域影响相对较广,聚落影响范围的区域占比为30.15%。运河与沿线聚落的整体关联值具有以遗产本体为中心向周围递减的趋势特征,并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在相同文化传播力假设条件下乡村聚落关联值相对优于城镇。该研究关注到文化廊道由内部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所决定的学术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可为京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范围的界定、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及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和决策依据。
- 王海英王海英陶犁黄逸凡
-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聚落线性文化遗产
- 宋人视词体为“郑卫之音”考述
- 本文首先对“郑卫之音”的原始含义进行梳理和界定,并把视词体为“郑卫之音”的宋人做了分类:一类是理学家;一类是词人群。同时分别以理学家和词人群中的代表人物为例来说明他们对这种词体观的认知历程;针对宋代词学史上一些重要的词学...
- 王海英
- 关键词:郑卫之音词体艳情词诗教乐教
- 文献传递
- 协调视角下京津冀地区交通与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交通是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桥梁,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旅游发展较不均衡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分析了2007—2019年区域内交通与旅游的演变特征及二者关联耦合,揭示了区域旅游一体化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交通可达性水平以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并由“京津”核心演变成以“京津廊保”为核心。②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网络化趋势发展,且具有显著的空间近邻规律;联系总量空间差异显著,但差异不断缩小。③交通网络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及区域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演变有较大影响,二者关联耦合作用逐渐增大;区域旅游一体化历经了核心集聚模式、核心边缘拓展模式和多中心辐射发展模式。④区域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一般,交通可达性对旅游发展作用未完全释放。提升中心城市两翼次区域的交通建设,加强政府主导与合作创新,增强中心城市的引导辐射和建立多元化旅游协作方式,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向动态均衡模式优化。
- 王海英王海英陶犁
- 关键词:可达性旅游经济联系京津冀区域
- 基于空间结构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廊道构建分析
- 2025年
- 当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虽取得长足发展,但沿边地区旅游发展路径模式相近、目的地形象趋同等态势日渐凸显。如何从空间布局上构建云南边境地区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旅游廊道概念内涵出发,结合云南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借助点-轴发展理论,使用熵权—TOPSIS方法和引力模型,定量分析构建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廊道。结果表明:(1)云南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点状、线状与面状并存的空间分布特征;(2)云南边境地区一级旅游廊道节点有5个,二级旅游廊道节点14个;一级旅游廊道轴线9组,二级旅游廊道轴线5组;(3)构建6条云南边境地区重要旅游廊道。通过重要旅游廊道的构建,以期能够作为引领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轴,助力实现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贯通、点线面相融,区域间联动发展。
- 李云涛白廷斌陶犁王海英
- 关键词: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