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息肉
  • 4篇疗效
  • 4篇内镜
  • 4篇肠息肉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炎
  • 3篇切开
  • 3篇切开术
  • 3篇镜检
  • 3篇肌切开术
  • 3篇肠镜
  • 3篇大肠
  • 3篇大肠息肉
  • 2篇胆管
  • 2篇胆管引流
  • 2篇氧合
  • 2篇氧合酶
  • 2篇引流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16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6篇王海勇
  • 9篇求一秋
  • 6篇丁小云
  • 5篇严清和
  • 5篇俞杏平
  • 5篇章四杰
  • 4篇邢国平
  • 4篇叶惠江
  • 4篇王维红
  • 3篇王布江
  • 3篇郁敏敏
  • 3篇谢双林
  • 3篇俞杏萍
  • 2篇方夏英
  • 2篇金永镇
  • 2篇孙聪
  • 1篇邵利红
  • 1篇林韶波
  • 1篇王文英
  • 1篇蒋海忠

传媒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2005年浙...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宁波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42例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体会
2001年
王海勇求一秋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纤维结肠镜
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2002年
王海勇俞杏萍
关键词:莫沙比利反流性食管炎短期疗效观察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在急症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肌切开(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治疗急症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应用EST联合ENBD的急症胆胰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9例造影成功;3例失败,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进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EST联合ENBD治疗急症胆胰疾病有效,值得推广。
邢国平谢双林俞杏平王海勇严清和
关键词:引流术胆管疾病急症
262例大肠息肉内镜下诊治探讨被引量:3
1999年
王海勇求一秋叶惠江金永镇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推进式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的适应症、检查范围和临床价值。方法:对多项检查阴性、疑诊小肠病变的41例患者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采用双人操作法。结果:41例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成功完成检查者40例。一般内镜镜端可达到...
丁小云章四杰王海勇孙聪求一秋王维红严清和
关键词: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评价小肠镜检查
文献传递
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食管霉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500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霉菌性食管炎57例(0.27%)。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烧灼样感以及吞咽困难、恶心、泛酸等症状。内镜下可见食管表面散在或广泛的白色或乳白色的颗粒状、略隆起的病灶附着;斑片状的白色粉末状隆起,少数融合成片。病灶用水冲洗不脱落,毛刷刷掉后局部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57例中19例经抗霉菌,治愈16例,明显好转3例。结论霉菌性食管炎症状无特异性,内镜结合细胞刷或活检是其诊断的可靠方法,抗霉菌治疗效果较佳。
章四杰丁小云王海勇俞杏萍王布江王维红方夏英
关键词:食管炎真菌感染
262例大肠息肉内镜下诊断探讨
1997年
王海勇求一秋叶惠江金永镇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窥镜检
胃黏膜环氧合酶-2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相关黏膜损伤形成的关系
目的:观察H.pylori对胃黏膜上皮细胞COX-2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在H.pylori相关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石炭酸品红染色法检测胃黏膜H.pylori感染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COX-2...
丁小云俞杏平邢国平王海勇章四杰求一秋严清和
关键词:环氧合酶幽门螺杆菌黏膜损伤胃黏膜
文献传递
康复新液联合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与潘托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28例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康复新液10ml每日3次,潘托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63例,口服潘托拉唑40mg每日1次。治疗期间每周1次随防,记录症状转归情况。疗程结束后,胃镜复查评估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疼痛消失情况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U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和98.5%。对照组为82.5%和87.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潘托拉唑治疗PU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
叶惠江王海勇求一秋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康复新液潘托拉唑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评价
2005年
目的评价推进式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检查范围和临床价值. 方法对多项检查阴性、疑诊小肠病变的41例患者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采用双人操作法. 结果 41例中成功完成检查者40例.小肠镜前端可达到Treitz韧带下30~100cm,发现十二指肠、空肠病变12例(占29.3%),食管、胃病变8例.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疾病的检查手段.
丁小云章四杰王海勇孙聪求一秋王维红严清和
关键词:小肠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