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略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被引量:3
- 2004年
-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手法是我们研究欧洲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发展特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和声手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个性化的“主和弦”彻底打破了传统调性和声的功能,二是强调和发展了三全音音程在音乐中的作用。
- 王文
-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主和弦
- 《最后的乐园》——“主题乐思贯穿”手段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最后的乐园》将中国音韵风格与西洋管弦乐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既有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 又有鲜明的哲理性和史诗性特征。作品在回避传统功能调性思维, 运用非调性思维“主题乐思贯穿”的手段, 控制和把握全曲音乐发展的整体脉络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特别是作品中两个主题动机在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的运用中具有“主调调性”特征。作曲家期望运用非调性手段, 达到传统调性作用的思维和技法。
- 王文
- 略论20世纪音乐的调性观念与特征被引量:9
- 2004年
- 调性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作曲家与理论家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20世纪各种调性观念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几种主要的调性思维及特征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归纳。
- 王文
- 关键词:现代音乐调性观念曲式结构和声十二音体系
- 施尼特克《钢琴与弦乐五重奏》调性呈示手法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Alfred Garriyevich Sehnittke,1934-1998)是二十世纪中期俄罗斯新时期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是他经历了序列作曲和先锋派音乐比较理性的创作阶段以后,转向突出音乐的抒情性和质朴性,以及探索新的调性呈示手段的一部极其成功的作品。本文对他在这首作品中的“调性呈示与贯穿”手法作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为探索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严格的非调性阶段以后,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的审视的思维特征与技术的运用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证。
- 王文
- 关键词:主题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