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大陆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将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75次6.5级以上地震分为52组,按华北-东北、西南、青藏块体、新疆不同构造区域,分别对其6.5级以上强震前4级、5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了全时空扫描,选取震前特征图像,按构造区域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像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其震前图像演化的共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强震前不同级别中等地震活动出现二个阶段异常图像转化具有普适性。5级地震图像后期在时间和空间上配套出现的4级地震的异常图像,可能是强震孕育过程中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一种标志。
- 王慧敏吕梅梅黎明晓张晓东
- 关键词:强震地震活动图像
- 中国大陆地震受固体潮调制的特征
- <正> 采用许忠淮研究的1976-1999年震源机制结果:共4881次地震事件(东亚)。根据973成果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I级活动地块的划分,分别统计了西域活动地块、青藏活动地块、滇缅活动地块、华北活动地块、东北亚活动地块...
- 黎明晓张晓东郭铁栓蒋淳王慧敏平建军
- 文献传递
-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江西南昌遥测台网和临时台网资料,借助于主地震相对定位法,对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分析了该序列的破裂过程。这次地震的余震震中呈线性分布,约沿北西37°,与美国哈佛大学给出的主震震源机制解中的N35°W节面和北西向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震中位于该断裂的东南端。这次地震破裂扩展过程主要发生在2005年11月30日19时前,其后平稳。主震发生在余震分布区的西北端部,似乎表明本次地震为单侧破裂,破裂向东南方向扩展。震后4小时内震源深度由浅到深变化,之后逐渐稳定在15 km左右。破裂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从主震到2005年11月26日16时22分0.8秒,破裂尺度为13.8 km,历时约7.54小时,平均破裂速度约为50.8 cm/s;第2个阶段是从2005年11月29日11时35分21.7秒到2005年11月30日19时57分58秒,破裂尺度为17.9 km,历时约32.4小时,平均破裂速度约为15.4 cm/s。整个破裂过程扩展了31.7 km,平均破裂速度约为22 cm/s,前一阶段速度明显高于后一阶段,破裂是减速的。
- 陈学忠吕坚王慧敏
- 关键词:九江地震
- 汶川8.0级地震序列活动的分段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在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跟踪研究中,发现汶川地震序列具有明显的空间分段活动特点。根据对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部分测震学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序列可能是由以绵竹为界,其西南段的汶川主-余震序列和绵竹北东段的北川-青川6级震群地震序列组成,汶川地震可能具有龙门山活动构造的继承性运动特点。
- 李志雄邵志刚赵翠萍李圣强王慧敏吕梅梅和平刘桂平崔子键
- 关键词:地震序列地震类型
- 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对1966年以来63次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全时空扫描的基础上,讨论了大陆不同构造区域、不同震源机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主要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节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显现出应力集中和减弱两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中期阶段)的活动图象以条带、空区和集中活跃为主;第二阶段(中短期)以持续平静为主.走滑和正断层机制震前显示出较好的特征图象;逆冲断层震前的活动图象与其它两种机制的图象不同,没有明显的特征图象,两个阶段都有平静现象出现.强震前中等地震条带走向与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走向一致性较好,但空区的一致性较差.
- 王慧敏黎明晓吕梅梅张晓东
- 关键词:震源机制强震地震活动图象
-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序列简介被引量:4
- 2008年
- 李纲郭铁栓王慧敏
- 关键词:地震序列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地震后余震
- 中国大陆第二弧型带对地震的控制作用
- <正> 在分析研究工作中的强震目录是利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强震目录,地震发生的精度为1、2类,水平位置误差小于2公里,深度误差小于5公里,震级误差小于0.2级。震源机制资料是利用许忠淮的1976-1999年的震源机...
- 张晓东黎明晓王慧敏郭铁栓蒋淳平建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