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军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太阳电池
  • 2篇染料敏化
  • 2篇染料敏化太阳...
  • 2篇敏化
  • 1篇电极
  • 1篇电阻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银电极
  • 1篇组件
  • 1篇接触电阻率
  • 1篇光电
  • 1篇比接触电阻
  • 1篇比接触电阻率

机构

  • 2篇温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作者

  • 2篇翁坚
  • 2篇姜年权
  • 2篇王利军
  • 2篇戴松元
  • 2篇黄阳
  • 2篇陈双宏
  • 1篇张昌能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负偏压作用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界面及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局部电压不匹配,其中部分电池可能较长时间工作在负偏压状态下,从而影响电池光电性能.借助拉曼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和入射单色光量子效率(IPCE)等测试手段,研究长期负偏压作用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在1000h负偏压作用下,电解质中阳离子(Li+)会向光阳极(TiO2电极)移动并嵌入TiO2薄膜中;长期负偏压作用还会致使TiO2/电解质界面阻抗增大和IPCE下降,导致电池开路电压升高和短路电流减小.通过加入苯并咪唑(BI)添加剂,经1000h负偏压后电池的拉曼光谱实验表明,BI能在一定程度阻碍Li+的嵌入,电池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不同负偏压下的老化实验进一步表明,通过加入添加剂能够使电池在长期负偏压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陈双宏翁坚王利军张昌能黄阳姜年权戴松元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组件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银电极性能的研究
2012年
通过对比适合要求的不同银浆料制作成的银电极,测试银电极的电阻率、界面的比接触电阻率等特性参数;并通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观察,对界面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掺F的SnO2导电玻璃为基底制作银电极,其最佳烧结温度范围在510~530℃。
王利军陈双宏黄阳翁坚戴松元姜年权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银电极比接触电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