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20例,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角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比术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较术前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但内固定物取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采取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纠正其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角度,同时并发症较少。
- 丁骁鹏王伟汤同军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远期效果
- PFNA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探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PFNA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方法:选取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研究组临床治疗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后负重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的术后髋关节活动的恢复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王义国吕建国胡继坤王伟
- 关键词:锁定钢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N-9,10-蒽醌-2-甲酰基苯丙氨酸治疗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究N-9,10-蒽醌-2-甲酰基苯丙氨酸(NAY)对尿酸钠(MSU)所致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NAY低(20 mg·kg^(-1))、中(40 mg·kg^(-1))、高剂量组(80 mg·kg^(-1))、秋水仙碱组(0.8 mg·kg^(-1))和别嘌呤醇组(10 mg·kg^(-1)),通过关节腔内注射MSU晶体建立大鼠急性GA模型,各组灌胃给药5 d,给药第3天造模。将原代培养的大鼠腹部巨噬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NAY组、MCC950组和联合给药组。软尺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并计算大鼠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血清尿酸(UA)、肌酐(CRE)和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血清、关节滑膜和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检测各组关节滑膜和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发现,与模型组相比,NAY给药组在造模12、24和48 h均可不同程度改善GA大鼠踝关节肿胀度,且NAY各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GA大鼠血清UA、CRE和BUN水平,同时显著降低GA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及GA大鼠关节滑膜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而NAY能显著降低GA大鼠关节滑膜中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HE染色结果显示NAY可减轻GA模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改善细胞形态。细胞实验发现,NAY、MCC950和联合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MSU诱导大鼠巨噬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TNF-α和IL-1β的含量,并显著降低模型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但是联合给药组与MCC950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AY可在体内和体外有效预防MSU晶体诱导的GA,机制可能与其降尿酸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有关。
- 王伟高天舒汤同军贾昱晗裴乃琪钱有桥赵嘉鑫丁骁鹏葛昊张波李洪雷王星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尿酸钠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后遗症,椎体骨折与年龄的增长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直接相关。目前,许多治疗方案可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管理,然而,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的算法尚未开发。文章阐述了保守的疼痛管理通常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一线治疗,最常用的疼痛控制药物是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和阿片类镇痛剂,但其他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降钙素和抗抑郁药可能仍然使用。当患者持续疼痛或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进展时,应考虑椎体增强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和脊柱后凸成形术。目前需要开发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和成像技术,在获得最佳治疗模式之前,必须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 王伟汤同军丁骁鹏张波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管理手术治疗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20例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80~12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均未输血。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术后7~13周X线可见骨痂生长,平均8.9周;术后14~22周患者去拐行走,平均19.5周。膝关节功能评分按照Hohl功能评价,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本组无医源性骨折、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感染,无髓内钉断裂或锁钉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股骨干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王伟胡继坤罗荣郑威伟王义国
- 关键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住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32-71岁。左12例、右15例。手术时间:伤后3-7d,平均4.3d。分型(Rockwood分型)。Ⅲ型14例、Ⅳ型8例、Ⅴ型5例。肩关节功能根据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明显的肩关节疼痛。末次随访时,根据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差1例。结论利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无须二次取出,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胡继坤吕建国王伟杜晓春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 分体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体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到2011年9月,本院通过运用分体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28例髌骨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9~16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2周。功能评价:优2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采用分体组合式髌骨爪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够达到骨折的坚强固定、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 胡继坤王伟王义国郑威伟
- 关键词:骨折髌骨内固定
-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针矩阵贴片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以及负载该制剂的微针矩阵贴片,该中药制剂由秦艽60‑120重量份、荜拨60‑120重量份、西红花60‑120重量份、远志40‑80重量份、延胡索40‑80重量份、柴胡20‑6...
- 薛宁孙霞王伟端瑾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针矩阵贴片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制剂以及负载该制剂的微针矩阵贴片,该中药制剂由秦艽60‑120重量份、荜拨60‑120重量份、西红花60‑120重量份、远志40‑80重量份、延胡索40‑80重量份、柴胡20‑6...
- 薛宁孙霞王伟端瑾
- 文献传递
- “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 2021年
- 比较传统“L”型切口与“八”字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1月经随机分配接受经外侧“L”型切口(64例)或“八”字型切口(50例)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跟骨骨折114例(128足)的病历资料。其中男68例,女46例;左足48例,右足66例,双足7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40.5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及CT。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52足,Ⅲ型41足,Ⅳ型35足。术中恢复跟骨的长、宽、高,B?hlers角,Gissanes角,并记录切口愈合情况,依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X线片示,两组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s角和Gissanes角均显著提高,无显著差异。传统“L”型切口术后有7例伤口不愈合甚至皮肤坏死,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而“八”字型切口无伤口不愈合甚至皮肤坏死的情况发生。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八”字型切口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L”型切口。结论: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应用广泛,可以很好的恢复跟骨的解剖学参数,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式。而八”字型切口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在能较好的恢复跟骨的解剖学参数的情况下,还具有明确的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恢复患足功能,是一种微创、可靠、值得推广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式。
- 张波张光尧王伟孙太存
-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