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型综合医院眼眶病专业门诊疾病谱分析及诊治经验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眼眶病专业门诊患者疾病谱变化和疾病分布特点,介绍眼眶门诊疾病的诊治流程和方法;明确眼眶病专业的工作重点和社会需求。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设计登记表,记录本治疗组门诊眼眶病患者性别、年龄、门诊诊断。眼眶病共分为七大类,统计分析七大类疾病的构成比、男女比例、发病年龄,以及优势病种的亚类和前三位常见疾病。介绍本院眼眶病专业门诊的诊治流程。结果:2021-04-01/12-31本治疗组门诊登记眼眶病患者共1059例。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相关眼病325例(30.7%),其他依次是眼眶肿瘤282例(26.6%)、眼眶外伤213例(20.1%)、眼眶炎症205例(19.4%),眼眶血管畸形、先天性和遗传性病和其他3类眼眶疾病共34例(3.2%)。病理诊断:眼眶肿瘤良性150例(72.8%),前三位分别是血管淋巴管瘤、眼眶囊肿和神经源性肿瘤;恶性56例(27.2%),前三位分别是眶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和横纹肌肉瘤。眼眶外伤最常见的是眼眶爆裂骨折,其次是视神经损伤、眼眶软组织挫伤。眼眶炎症中非感染性占89.8%,感染性占10.2%。结论:眼眶病疾病谱有所变化,常见和优势病种依次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肿瘤、眼眶外伤和眼眶炎症,共占96.8%,是眼眶病专业门诊医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应根据疾病谱变化合理配置眼眶病专业的医疗资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 李琰琰张珂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眼眶病门诊患者疾病谱统计分析
- 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葡萄膜黑色素瘤M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4a mimics和mimics阴性对照,分别记作miR-34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后miR-34a过表达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34a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M23细胞中共转染miR-34a mimics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过表达载体,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细胞增生、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T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34a mimics后的M23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升高。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34a转染组间细胞增生值、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00,P=0.003;F=20.345,P=0.002;F=15.717,P=0.004),其中miR-34a转染组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生值减小,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基因预测库及荧光素酶活性报告基因载体显示,MITF为miR-34a的靶基因。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MIT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06和0.36±0.04,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99±0.11和0.62±0.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0±0.07和0.63±0.08,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34a+MITF组细胞增生值(A570)、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0.35±0.02、(29.48±3.20)个和(41.87±5.82)个,明显高于miR-34a+Vector组的0.26±0.03、(18.53±1.47)个和(27.64±2.4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34a具有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
- 张珂朱豫王丽丽王婧
- 关键词:微小RNA葡萄膜黑色素瘤迁移MIR-34A
- 局部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局部应用对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治并接受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的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5~83岁,年龄中位数为5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变大部分切除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MALT淋巴瘤,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提示CD20+;经胸腹部CT、骨髓活检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等检查排除全身其他病灶。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结膜型患者行结膜下浸润注射;泪腺型和眼眶型患者通过眼球周围间隙行眼眶内多点注射。记录利妥昔单抗治疗剂量、药物起效时间、肿瘤消退情况;局部疼痛、肿胀等局部反应情况;发热、胃肠道反应、全血细胞计数等全身反应指标及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等淋巴瘤全身复发指标结果。结果8例患者中结膜型患者2例(其中双眼病变1例),泪腺型患者1例,眼眶型患者5例。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治疗次数2~7次,总剂量为45~280 mg。局部疼痛8例、局部红肿1例、发热2例、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乏力1例、心慌不适1例。所有患者经严密观察或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自行消退,均未给特殊处理。随访9~30个月,中位数为20个月,8例患者病变全部控制,均未见复发;MRI检查显示局部病变完全消失5例,遗留局部结膜和眼外肌增厚3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均未见异常。结论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可用于治疗全身无侵犯的局限性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式。
- 杨锦鹏庞旭张珂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眼肿瘤
- 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和晚期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
- 目的:观察眼眶爆裂性骨折(BOF)患者早期和晚期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掌握此种外伤的发展规律和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损伤较轻或不愿手术的BOF患者39例,详细记录早期(7天内)和晚期(4周后)临床表现和CT变...
- 王丽丽朱豫
- 51例睑板腺癌临床资料与院前诊治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睑板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院前诊治存在的问题。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睑板腺癌患者51例。方法回顾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信息、院前诊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指标临床资料、患病年龄、院前诊断和治疗经过,入院后情况和肿瘤的TNM分期。结果51例睑板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8±13.0)岁;上睑29例、下睑22例。病史时间6个月及以内15例(29.4%),6个月以上36例(70.6%)。院前诊断眼睑肿瘤39例、睑缘结膜炎6例、霰粒肿6例。院前治疗过程中40例曾至少1次、最多5次手术。31例曾做病理检查,睑板腺癌14例、其他眼睑肿瘤15例、皮脂腺增生和霰粒肿各1例。入院时眼睑复发肿瘤29例、病检恶性转来进一步处理15例、未做治疗7例。肿瘤TNM分期:T1期3例、T2期29例、T3期13例、T4期6例。结论本组睑板腺癌患者约70%未在发病6个月内得到适当治疗,临床和病理检查误诊率均较高,治疗多不规范,入院时多为复发和中晚期病例。目前中下级医院中睑板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待于提高。(眼科,2021,30:307-311)。
- 黄政钛张珂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睑板腺癌误诊误治
-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 ^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 ^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 庞旭杨锦鹏张珂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眼眶横纹肌肉瘤粒子植入并发症
- 爆裂性眼眶骨折早期和晚期临床及CT表现特征
- 2014年
- 目的 观察爆裂性眼眶骨折早期与晚期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通过检查记录和随访观察,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9例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的早期(受伤7d内)和晚期(受伤34 d左右)临床表现及CT征象.回顾性总结其致伤原因主要为拳击伤18例(46%),其次为车祸伤9例(23%).结果 39例患者早期视力下降13例(33%),眶周软组织淤血肿胀38例(97%),眼球凹陷≥2 mm有6例(15%),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17例(44%),眶下神经麻痹15例(38%).晚期视力下降4例(10%),无眶周软组织淤血,眼球凹陷≥2 mm 26例(67%),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5例(13%),眶下神经麻痹无好转2例(5%).CT早期表现;折断端清晰锐利35例(90%);眼外肌增粗36例(92%),移位31例(79%),边缘模糊不清33例(85%);鼻窦积液30例(77%),眶内积血积气5例(13%).CT晚期表现:骨折断端模糊柔和28例(72%);眼外肌肿胀36例(92%),移位改善31例(79%),边缘模糊不清2例(5%),无眶内积气积血.结论 爆裂性眼眶骨折早期具有眶周软组织淤血肿胀,骨折断端清晰锐利、眼外肌边缘模糊不清、鼻窦积液、眶内积血积气等特征;晚期具有眼球凹陷,骨折断端模糊不清、眼外肌边缘光滑等特征;掌握其特征对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及法医学鉴定、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眶骨折
- 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cpRNFL及黄斑区GCIPL厚度变化与视力损害和预后视力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N)患者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cpRNFL)及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变化与视力损害和预后视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组门诊和病房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TAO-CON患者94例146眼。根据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0.3~1.0)、中度(>0.1~0.3)和重度(无光感~0.1)视力损害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病程相近的TAO无CON患者19例28眼为TAO-NCON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9名(49眼)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检测所有受试者cpRNFL、黄斑区GCIPL及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ILM-RPE)厚度。随访规范治疗的TAO-CON患者,检测预后BCVA(logMAR)。比较各组患者cpRNFL、GCIPL及ILM-RPE厚度差异,分析预后BCVA与cpRNFL、GCIPL厚度的关系。结果轻、中、重度视力损害组以及TAO-NCON组患者的cpRNFL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cpRNFL厚度均高于轻度视力损害组和TAO-N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GCIPL厚度均显著低于轻度视力损害组、TAO-NCON组及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且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GCIPL厚度低于中度视力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ILM-RPE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视力损害组患者多能恢复较好视力,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视力恢复至0.5以上者在50%以上。TAO-CON患者预后BCVA(logMAR)与黄斑区GCIPL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8,P=0.008),与cpRNFL厚度无相关性(r=0.095,P=0.571)。结论TAO-CON患者视力损害越重,cpRNFL增厚越多、GCIPL变薄越明显;TAO-CON患者GCIPL厚度与预后视力密切相关。
- 许瑾王婧张珂王丽丽朱豫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