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雄伟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洋中脊构造及地震调查现状被引量:4
- 2009年
- 介绍了洋中脊的全球分布和构造特征,对全球主要的、不同扩张速率的洋中脊进行了分类和列表描述;对洋中脊的构造特征,如地形特征、地壳厚度与扩张速率的关系及扩张轴下的岩浆房的特征、洋中脊与地幔柱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回顾了海底地震仪在洋中脊构造调查中的应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我国将用海底地震仪开展洋中脊构造调查的技术路线。
- 牛雄伟阮爱国李家彪丘学林
- 关键词:岩浆房海底地震仪洋中脊
- 海底地震仪长期观测揭示出南极洲普里兹湾岩石圈各向异性
- 南极洲板块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对其现今运动方向进行观测来研究深部动力学特征对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和历史重建有重要意义。用地震各向异性方法在南极洲板块开展的这类研究还较少,地震台站分布在南极点和沿岸的科学考察站附近...
- 牛雄伟高金耀阮爱国潘少军李家彪刘晨光
- 关键词:各向异性S波分裂海底地震仪
- 文献传递
- 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海底广角地震实验结果被引量:43
- 2011年
- 利用完整穿越南海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大陆边缘的海底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测线,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结构.该测线总长484km,共投放海底地震仪(OBS)14台,台站间距30km,组合枪阵激发总容量5160in3(1in3=16.3871cm3).结合同测线多道地震资料,通过OBS数据的精细处理和初始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正反演技术,获得了西北次海盆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地壳厚度从上陆坡的21km减薄至下陆坡的14km,在西北次海盆为7.7km;莫霍面埋深从上陆坡的21km上升到海盆中央的11km.西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地壳速度结构相似,都为大洋地壳,但不同的是层1(沉积层)增厚,层2减薄,该特点在东部次海盆尤其明显.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边缘构造形态和速度结构对称分布,存在共轭关系,其陆缘张裂机制属纯剪切模式.模型中的西北次海盆北侧陆缘下地壳没有发现高速层,这为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非火山型地壳性质提供了新的证据.西北次海盆海底扩张规模小、时间短,且层2可能经历了玄武岩岩浆的不对称溢流,这可能导致西北次海盆磁条带异常的模糊化.
- 吴振利李家彪阮爱国楼海丁巍伟牛雄伟李细兵
- 关键词:大洋地壳海底扩张
- 海底地震仪在洋中脊构造调查中的应用
- 1.洋中脊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洋中脊作为地球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巨型活动构造带,是海底扩张的发源地,也是岩浆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热液硫化物矿产和极端生物基因资源。洋中脊的调查和综合研究对地球演化历史的认
- 牛雄伟阮爱国吴振利李细兵
- 穿越南沙礼乐滩的海底地震仪广角地震试验被引量:54
- 2011年
- 本文对穿越礼乐滩东北部向西北方向延伸进入中央海盆长369 km的广角地震剖面OBS973-2进行了反演研究,以期了解南海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同时探讨南、北陆缘的共轭问题.结果表明OBS973-2剖面的速度模型中三个沉积层的速度分别为1.8~2.0 km/s、2.0~2.7 km/s和3.5~4.0 km/s;沿剖面沉积层总体上较薄或缺失.礼乐滩上地壳厚约9~10 km,速度为5.5~6.4 km/s,顶部存在小型火山;下地壳厚约11 km,速度为6.6~7.1 km/s.过渡区和海盆的上地壳厚约4~5 km,速度为5.9~6.1 km/s;下地壳厚约2~4 km,速度为6.6~6.9 km/s.从总体上看,海盆和过渡区的地壳厚度偏小,显示了拉伸减薄作用,速度分层显示陆壳比较典型,而洋壳和过渡壳的上地壳速度比标准洋壳偏高.莫霍面总体从陆坡向海盆方向较快速地抬升,在礼乐滩埋深约23 km,在海盆中的埋深8~12 km,海盆中的莫霍面顶部速度8.0 km/s,要明显小于礼乐滩下方的8.2 km/s.将OBS973-2剖面与北部陆缘的OBS2006-1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速度结构极为类似,讨论认为礼乐滩与中沙块体互为共轭.进而根据西北次海盆的宽度、礼乐滩与中沙块体的距离及前人提出的南海海盆的扩张时代,计算了扩张速率.
- 阮爱国牛雄伟丘学林李家彪吴振利赵明辉卫小冬
- 苏门答腊海域海啸地震及地壳深部结构被引量:2
- 2014年
- 近10年来苏门答腊俯冲带大震频发,并引发灾难性海啸,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4年和2012年的两次大震所带来的科学问题在许多方面超出现有认识。国际上对苏门答腊地区已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应用了许多新方法并取得了许多新认识。解读苏门答腊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史对于认识俯冲型大地震的产生机理是必要的,对此类地震的发生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对于理解海啸产生的条件和防灾减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苏门答腊地区的地震活动和深部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近年关于该地区的世界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出若干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提出开展苏门答腊俯冲带地震3D层析成像的具体实施路线。
- 王新洋阮爱国吴振利牛雄伟潘少军
- 关键词:海啸地震深部构造地震层析成像
- 潮汕坳陷中生代沉积的折射波2D速度结构和密度被引量:22
- 2009年
- 2006年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东沙隆起和潮汕(潮南)坳陷完成了OBS2006-3剖面。在整条剖面速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D层析成像方法,对潮汕(潮南)坳陷区7个站位的中生界折射震相进行了精细的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坳陷内可分3个沉积层,前两层是新生代沉积,速度分别为2.2km/s和3.6km/s,厚度较小,不超过2km。中生代沉积地层的速度从顶部的4.4km/s向下逐渐增加到底部的5.4km/s,厚度较大,最厚处为8km左右。坳陷内速度是比较均匀地随深度增加的,成水平层状分布。重力反演表明,潮汕坳陷中生代沉积的平均密度为2.45g/cm3,地壳密度为2.86g/cm3,下地壳高速层密度为3.05g/cm3,莫霍面下面的上地幔密度为3.32g/cm3。
- 阮爱国牛雄伟吴振利吴招才薛彬
- 关键词:中生代沉积海底地震仪
- 海底地震仪(OBS)主动源转换横波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本文在介绍转换S波的产生、模式、处理和识别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切入点简述其具体应用.这些应用主要是基于1D/2D转换S波,用于揭示海底岩石类型、推断地壳性质、共轭陆缘问题、判定地幔蛇纹石化、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预测流体等.目前在南海已获得了大量的2D和3D的OBS转换S波数据,可将转换S波的研究逐步从2D发展到3D研究,同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共同分析.利用转换S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山下不同地层的岩性和判定上地幔低速的性质等.
-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卫小冬牛雄伟于志腾庞新明
- 关键词:转换横波地球物理
- 由反射和广角地震数据得到的冲绳海槽最南端的地质构造
- 2008年
- 在冲绳海槽进行的天然地震实验期间,用海底地震仪记录到了两条反射剖面的数据。这两条剖面上均用3台海底地震仪,长度都约为65km,位于冲绳海槽轴线的西南部。对这些反射地震数据的处理反映了沉积单元的最新改变。两条剖面的广角地震数据的正演模拟揭示出有1~2km厚的沉积层上覆在声学基底之上,其特征是地震波速在3.2km/s~3.5km/s之间。只有一个剖面可以模拟地壳厚度,并确定为10km左右,向着南部的琉球岛弧方向增厚。使用重力模拟对两条剖面都进行了附加的约束,特别是对剖面1的深部构造进行了约束。
- F.KlingelhoeferChao-Shing LeeJ.C.Sibuet牛雄伟
- 关键词:冲绳海槽广角地震地壳构造弧后盆地
- 南海西南次海盆海底地震仪(OBS)的三维探测
- <正>依托"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台湾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科学研究所合作,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南海西南次海盆成功实施了海底地震仪3D探测。科学...
- 刘宏扬阮爱国李家彪吴振利牛雄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