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卫博
- 作品数:35 被引量:2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争议与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肝门部胆管癌(hilary cholangiocarcinoma,HCCA)由Klatskin教授在1965年首次报道,因此又被称作Klatskin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来源于肝门部胆管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发病率较低,但是预后极差。病变主要集中于肝内二级胆管和胆囊管汇入肝总管之间的区域,占全部胆管恶性肿瘤的50%~70%[1]。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部位特殊,极易侵犯门静脉、肝动脉,同时容易造成周围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手术根治性切除难度较大。肿瘤切除后,往往出现多支二、三级胆管暴露,胆管整形困难、胆肠吻合棘手,而且术后也极易出现胆漏。
- 彭程高会杰贺兆斌高超高超牛卫博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清除肝移植
- 整合素αvβ6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介导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耐受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6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介导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耐受作用.方法 胃癌AGS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分4组处理.(1)对照组:向细胞悬液加入含5-氟尿嘧啶的培养基培养24 h.(2)10D5组:向细胞悬液内加入0.1 g/L鼠抗人αvβ6单克隆抗体10D5,培养6 h后换液加入含5-氟尿嘧啶的培养基培养24 h.(3)IgG2a组:加入10D5对照剂IgG2a后用5-氟尿嘧啶处理,余同10D5组.(4)PD98059组:向细胞悬液内加入含5-氟尿嘧啶和20 μmol/L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的培养基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对照组、10D5组、IgG2a组和PD98059组的抑制率分别为28.1%±2.7%、84.5%±1.6%、31.4%±5.2%和86.7%±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5,P〈0.05);凋亡率分别为6.6%±1.4%、30.6%±2.4%、8.1%±1.3%和36.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4,P〈0.05).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1,181.6,P〈0.05).结论 整合素αvβ6可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介导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产生耐受.
- 刘松张朝阳牛卫博王加勇彭程王健牛军
- 关键词:整合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5-氟尿嘧啶
- 小剂量FK506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小肠移植I/R损伤模型 ,FK5 0 6预处理方式为大鼠浅麻醉后按 0 .3mg·kg-1 剂量通过尾静脉注射 ,自然环境恢复 6h后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肠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移植肠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 .结果 :小肠移植I/R损伤造成小肠粘膜细胞凋亡增加 ,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可有效减少I/R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 ,荧光强度定量分析表明 ,同虚假手术组相比 ,I/R组各时相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0 .5 ,6 .0 ,2 4 .0h ,P<0 .0 1 ) ;FK5 0 6预处理组各时相点荧光强度与I/R组相比明显减少 (0 .5h ,P <0 .0 5 ;6 .0h ,P <0 .0 5 ;2 4 .0h ,P <0 .0 1 ) ;虚假手术组无HSP70表达 ,I/R组再灌注后 0 .5和 6 .0h未见HSP70表达 ,2 4 .0h可见有少量HSP70表达 ,FK5 0 6预处理组再灌注后 0 .5h即可见有少量HSP70表达 ,6 .0h时表达增多 ,再灌注后 2 4 .0h ,HSP70表达至高峰 .结论 :小剂量FK5 0 6预处理可有效减少I/R引起的细胞凋亡 ,减轻大鼠移植肠的缺血再灌注损害 ;
- 牛卫博王为忠季刚陈会生罗兰
- 关键词:细胞凋亡热休克蛋白
- NOTES新术式: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种全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3只巴马香猪和6只比格犬,利用自制带双通道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入内镜及器械,纵行切开甲状腺上方气管前壁软骨环。在内镜监视下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毕连续或间断缝合气管前壁。结果:3只猪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只狗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有实验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缺氧、窒息、气管梗阻及死亡。拔管后实验动物均自然苏醒,分别于2、4h后处死,观察气管切口缝合严密,无皮下气肿及血肿形成。结论:实验证实,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利用自然管腔(气管)作为甲状腺手术入路,保持了皮肤及颈前肌群的完整性,美观无疤痕,开拓了NOTES新领域。
- 牛军刘恩宇牛卫博彭程林鹏飞王舟王加勇赵传宗贺兆斌宋炜徐克森闫明樊薇寿楠海
- 关键词:NOTES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动物实验
- OX34预防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抗CD2 mAb(OX34)在大鼠小肠移植(SBT)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两种近交系大鼠(SD,W istar)7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n=18)行虚拟手术,给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n=18)行同系小肠移植(iso-strain SBT),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C组(n=18)行不同品系小肠移植(aniso-strain SBT),术后处理同B组;D组(n=18)行不同品系小肠移植,术后除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外,同时给予OX34.各组于术后3,5,7 d取材.行病理学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手术后C组移植受体存活时间及外周血CD2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肠病理学检查均有从轻度至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D组部分受体于术后5,7d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A,B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发生.结论:OX34可有效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 季刚林艳王为忠管文贤牛卫博
- 关键词:小肠移植CD2急性排斥反应
-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移植肠的选择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中不同节段移植肠的病理学变化及移植肠存活率.方法:将近交系Wistar大鼠320只随机配对分为A,B,C,D4组.A组为对照组(n=80),行虚拟手术;B组(n=80)行异位全小肠移植;C组(n=80)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部位取中、远段小肠,长度15~50cm不等;D组(n=80)亦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部位取近段小肠,长度15~50cm不等;各组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每日观察移植肠造瘘口颜色及分泌物.并于术后1,7,14,30d于移植肠近端造口内注入麦芽糖溶液,各组随机抽取20只受体于术后7,14,30d统一自颈外静脉置管处采血1mL,测量注入麦芽糖前后血糖值并换算出血糖吸收值.移植鼠濒临死亡时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B组受体的病理学变化程度较C,D组明显,大鼠的存活率亦较低.B,C,D各组血糖吸收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移植肠的选择中,节段性较全小肠移植效果好;节段性移植肠的选择以取距屈氏韧带5cm、长度约15~20cm移植肠为宜.
- 季刚牛卫博董光龙王为忠
- 关键词:移植肠
- 整合素αvβ6与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方法:将100例结肠癌标本的肿瘤边缘部分及肿瘤中心部分制作成200点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不同部位的分布和表达差异。利用siR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对HT-29结肠癌细胞和SW480结肠癌细胞进行试验分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νβ6和钙黏蛋白Fat1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结肠癌中Ras蛋白活化的情况。结果:肿瘤侵袭边缘,整合素αvβ6呈现高表达,而钙黏蛋白Fat1低表达;瘤体中央,整合素αvβ6低表达,而钙黏蛋白Fat1高表达。流式细胞分析证实在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表达水平同样呈现负相关关系。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整合素αvβ6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Ras蛋白的活化水平。结论: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呈现负相关表达,αvβ6通过抑制Fat1功能促进Ras蛋白的活化。
- 彭程张琦牛卫博刘恩宇赵传宗贺兆斌王健林鹏飞杨广运牛军
- 关键词:结肠肿瘤整合素ΑVΒ6
- αvβ6-ERK直接通路在乌司他丁抑制结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αvβ6-ERK直接通路在乌司他丁(UTI)抑制结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ELISA检测血清MMP-9/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αvβ6表达;HT-29细胞按UTI不同浓度分组,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检测MMP-9/2水平,Wes tern Blot检测细胞αvβ6和ERK变化。结果 :UTI可降低结肠癌患者血清MMP-9/2水平及肿瘤组织αvβ6表达强度;UTI可抑制HT-29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2分泌水平,并显著下调αvβ6表达和ERK磷酸化水平。结论:UTI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的侵袭浸润,αvβ6-ERK直接通路介导的MMP-9/2分泌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奔刘恩宇牛卫博彭程王健牛军
- 关键词:结肠癌乌司他丁整合素ERK
- 小肠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被引量:1
- 2004年
-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性小肠功能障碍的理想方法,营养支持对移植肠功能的恢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植术前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纠正营养不良;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才能使小肠移植物具有良好功能。适当的营养干预策略能够提高小肠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优化生活质量。
- 牛卫博王为忠孟照华
- 关键词:小肠移植营养支持营养不良
- 整合素αvβ6调控结肠癌转移机制及β6靶向药物载体的研发应用
- 牛军彭程方汝亮牛卫博梁本甲邹雪青李泽群
- 该项目属于医学科学技术领域。肿瘤细胞的迁移运动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细胞迁移运动是一个复杂、精密而协调的过程,在相应信号分子的调控下,细胞形成侵袭边缘,从而诱导迁移运动。整合素αvβ6是发现的唯一仅存于恶性上皮性肿瘤...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肠癌药物治疗